看完,你就理解什么是数据的全量、增量、差异备份了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帐房先生。
他每天要记很多很多的账单。
老先生一生谨慎,为了保证账本的安全,
便找来三个徒弟帮忙来对账本做备份,
这样即使账本丢失了,
也可以用备份的账本继续使用。
三个徒弟各有所长,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做法:
大徒弟▼
性格宅心仁厚,成熟稳重。
他采用的方式是每天都把师父的账单重新抄录一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每天都是一份完整的账本,每一个备份的账本都可以直接使用,坏处则是每天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进行记录,并且需要很多纸、墨水以及存账本的柜子。
二徒弟▼
性格聪明伶俐,人小鬼大。
她觉得大师姐的方法太累太耗时,不如每天只抄录账本上新增的信息,这样她每天总是第一个抄完,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为店里节省了大量的纸张、墨水等成本。不过她最讨厌师父来检查账本了,因此她需要将每次纪录的数据拼凑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完成的账本。
三徒弟▼
性格心思缜密,粗中有细
她借鉴了两位师姐的办法,进行折中创新,具体是隔一段时间就把账本的所有信息重新抄一份,而在这段时间内则只纪录每天相比于“总账”变化的信息,比如周一抄一份总账,周二买菜一项花了100元,那么周三就把“买菜花了100元”纪录下来;周三买肉花了50元,周四就把周三的“买肉花了50元”和周二的“买菜一项花了100元”都记录下来。如果师父要查账的话,她把新纪录的数据和“总账”拼在一起,就是完整的账本了。这种方式在记账速度、纸墨使用量、账单查看等方面都是一种较为折中的方式。哦,对了,一个比较明显的不足就是解释起来需要打更多的字!
三个徒弟的三种方法各有千秋,后来为了便于记忆,账房先生给这三种方法起了名字,分别叫: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