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类活动的一些测试总结

   12月底有个运营活动的时间涉及到跨年的,作为一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测试人员我居然漏测了,这样的问题确实属于低级问题,边界类的验证本属于最基本的验证范围,虽然只是影响到页面的显示,但是错了就是错了。。。

    运营类的活动目的我总结为3类:拉新、拉资金、用户黏性(活跃度)。运营部门一般都会有月度、年度的运营指标,通过在自己的APP或系统里开展活动是完成指标的手段之一。这些活动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方式基本上有:用户做任务、用户通过本系统或第三方渠道分享活动等。从测试角度来看,要从活动开始前、活动中、活动结束后等环节去考虑场景,活动开始前可能会有一些引导类的、提前公告类的信息,另外还可能会有与本司业务相关类的广告展示,活动中就是具体的活动规则的实现了,活动结束后可不要单单以为结束就算了,因为结束后涉及到很多关键性的数据要进行计算,甚至会影响到用户的利益,还有就是活动结束后的用户状态、任务状态等。另外,活动中数据的模拟非常重要,不同的用户状态,时间、资金池的边界,比如资金池里仅剩一件奖品,可能会有两个用户同时完成了任务,怎么分配。还有就是比如一个用户当天、本月等能参加几次活动,第二天、跨月后参加活动是否正常。对活动规则一定要吃透,多去联想,把自己分别想象成不同的用户然后去进行对应的操作。

    活动中的用户分为正常用户和异常用户,正常用户广义的理解为按照规则去操作,异常用户广义的理解为薅羊毛的,想投机取巧的通过活动赢得奖励。

    定位问题方面,要学会自我定位,发现问题后通过抓包数据来观察是前端还是服务端的问题,若是前端问题,从设备、APP版本、OS等方面再次对比,是兼容性问题还是普遍性问题,然后有效的反馈给开发。mac下的抓包基本用的都是Charles,要学会看包数据,学会通过打断点的方式模拟数据。另外,现在ios10.x以上需要对应4.x以上版本的Charles。

     一个活动从表面看的话确实很简单,但是我们要从测试的角度去看问题,每个活动都有具体的规则,数据的模拟以及不同操作对应的结果,以及活动结束后数据的计算、验证都很重要,当然最基本的页面展示也要做细致的检查。时刻保持对bug的敏感性,不断提高对bug的敏感性。

     写的比较随意,后续会更新。

posted @ 2017-01-09 10:18  我只吃大碗  阅读(177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