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入门基础
1、数据结构:
JavaScript的数据结构包括:标识符、关键字、常量、变量等。
- 标识符:说白了,就是一个名字。在JavaScript中,变量和函数等都需要定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可以称为“标识符”。标识符特点:
(1)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下划线(_)或美元符号这3种其中之一,其后的字符可以是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美元符号;
(2)变量名不能包含空格、加号、减号等符号;
(3)标识符不能和JavaScript中用于其他目的的关键字同名;
- 关键字:JavaScript关键字是指在JavaScript语言中有特定含义,成为JavaScript语法中一部分的那些字。
- 常量:顾名思义就是指不能改变的量。常量的指从定义开始就是固定的,一直到程序结束。常量主要用于为程序提供固定和精确的值,包括数值和字符串,如数字、逻辑值真(true)、逻辑值假(false)等都是常量。
- 变量:就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是可以改变的。
2、数据类型:
JavaScript数据类型有2大分类:一是“基本数据类型”,二是“特殊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
|
特殊数据类型:
|
3、运算符:
JavaScript的运算符按运算符类型可以分为以下5种:
(1)算术运算符; (2)比较运算符; (3)赋值运算符; (4)逻辑运算符; (5)条件运算符; |
4、typeof运算符:
typeof运算符用于返回它的操作数当前所容纳的数据的类型,这对于判断一个变量是否已被定义特别有用。
例如:typeof(1)返回值是number,typeof("javascript")返回值是string。
5、表达式:
表达式是一个语句的集合,计算结果是个单一值。在JavaScript中,常见的表达式有4种:
(1)赋值表达式; (2)算术表达式; (3)布尔表达式; (4)字符串表达式; |
6、类型转换:
- 数值型转为字符型:在JavaScript中,将数值型数据(整型或浮点型)转换为字符串,都是使用toString()方法。
.toString()
- 字符型转为数值型:在JavaScript中,将字符串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有parseInt()和parseFloat()这2种方法。其中,parseInt()可以将字符串转换为整型数据;parseFloat()可以将字符串转换为浮点型数据。
parseInt()
//将字符串型转换为整型
parseFloat()
//将字符串型转换为浮点型
7、JavaScript基本语法:
- 执行顺序:JavaScript程序按照在HTML文档中出现的顺序逐行执行。如果需要在整个HTML文件中执行,最好将其放在HTML文件的标签中。某些代码,如函数体内的代码,不会被立即执行,只有当所在的函数被其他程序调用时,该代码才会被执行。
- 区分大小写:JavaScript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例如str和Str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变量。
- 分号和空格:在JavaScript中,语句的分号“;”是可有可无的。但是我们强烈要求大家在每一句语句后面加一个分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代码编写习惯。
8、JavaScript注释:
在编写JavaScript代码时,我们经常要在一些关键代码旁做一下注释,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
9、流程控制: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 跳转语句:JavaScript支持的跳转语句主要有2种: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的主要区别是:break是彻底结束循环,而continue是结束本次循环。在这一点跟其他编程语言(如C和Java)相同。
(1)break语句;
(2)continue语句;
- 循环结构:在JavaScript中,循环结构总有3种:
(1)while语句;
(2)do……while语句;
(3)for语句;
- 选择结构:在JavaScript中,选择结构共有5种:
(1)if语句;
(2)if……else语句;
(3)if……else if……语句;
(4)if语句的嵌套;
(5)switch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