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六大原则——依赖倒置原则(DIP)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DIP)的原始定义:
-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底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
- 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
- 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依赖倒置原则在Java语言中的表现是:
- 模块间的依赖通过抽象发生,实现类之间不发生直接的依赖关系,其依赖关系是通过接口或者抽象类产生的;
- 接口或抽象类不依赖于实现类;
- 实现类依赖接口或抽象类。
依赖倒置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求“面向接口编程”。
采用依赖倒置原则可以减少类间的耦合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并行开发引起的风险,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例如:
司机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Driver { public void driver(ICar car); }
司机实现类
public class Driver implements IDriver { public void driver(ICar car) { car.run(); } }
汽车接口
public class Benz implements ICar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奔驰汽车开始运行..."); } }
public class BMW implements ICar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宝马汽车开始运行..."); } }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Driver zhangSan = new Driver(); ICar benz = new Benz(); zhangSan.driver(benz); } }
抽象是对实现的约束,对依赖者而言,也是一种契约,不仅仅约束自己,还同时约束自己与外部的关系,其目的是保证所有的细节不脱离契约的范畴,确保约束双方按照既定的契约(抽象)共同发展,只要抽象这根基线在,细节就脱离不了这个圈圈,始终让你的对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依赖的三种写法
只要做到抽象依赖,即使是多层的依赖传递也无所谓惧!
- 构造函数传递依赖对象——构造函数注入
public class Driver implements IDriver { private ICar car; public Driver(ICar _car) { this.car = _car; } public void driver() { this.car.run(); } }
Setter方法传递依赖对象——Setter依赖注入
public class Driver implements IDriver { private ICar car; /** * @param car the car to set */ public void setCar(ICar car) { this.car = car; } public void driver() { this.car.run(); } }
接口声明依赖对象——接口注入
public class Driver implements IDriver { public void driver(ICar car) { car.run(); } }
本质:
依赖倒置原则的本质就是通过抽象(接口或者抽象类)使各个类或模型的实现彼此独立,不互相影响,实现模块间的松耦合。
规则:
- 每个类尽量都有接口或抽象类,或者抽象类和接口两者都具备;
- 变量的表面类型尽量是接口或者抽象类;
- 任何类都不应该从具体类派生;
- 尽量不要覆写基类的方法;
- 结合里氏替换原则使用。
接口负责定义public属性和方法,并且声明与其他对象的依赖关系,抽象类负责公共构造部分的实现,实现类准确的实现业务逻辑,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对父类进行细化。
依赖倒置与依赖正置
依赖正置就是类间的依赖是实实在在的实现类间的依赖,也就是面向实现编程,这也是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我要开奔驰车就依赖奔驰车,我要使用笔记本电脑就直接依赖笔记本电脑,而编写程序需要的是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抽象的结构就是有了抽象类和接口,然后我们根据系统设计的需要产生了抽象间的依赖,代替了人们传统思维中的事物间的依赖,“倒置”就是从这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