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man的使用

开始学习接口测试,听说postman是一个比较实用且简单的插件,因此,作为入门开始吧。

一、安装Postman

可从谷歌浏览器的应用商店中购买,但在中国需要FQ,不妨官网直接下载:https://www.getpostman.com/。

根据你的电脑版本下载对应的包,双击就能直接打开。注册登录即可使用。

二、前言:HTTP Request的组成简单介绍

作为一个初学者,先尝试阅读别人的博客来进行学习,博客上是这么介绍的:

安装好之后,我们先打开Postman,可以看到界面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右边是我们后头要讲的collection,左边是现在要讲的request builder。在request builder中,我们可以通过Postman快速的随意组装出我们希望的request。一般来说,所有的HTTP Request都分成4个部分,URL, method, headers和body。而Postman针对这几部分都有针对性的工具。

那么,Request的4个部分,到底是什么形式的呢?查阅资料(https://www.cnblogs.com/bukudekong/archive/2014/07/09/3834020.html)整理如下:

2.1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地址:用于描述一个网络上的资源,  基本格式如下

schema://host[:port#]/path/.../[?query-string][#anchor]

scheme               指定低层使用的协议(例如:http, https, ftp)

host                   HTTP服务器的IP地址或者域名

port#                 HTT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是80,这种情况下端口号可以省略。如果使用了别的端口,必须指明,例如 http://www.cnblogs.com:8080/

path                   访问资源的路径

query-string       发送给http服务器的数据

anchor-             锚

2.2 method :表示请求方法,比如"POST","GET"等共计15种请求方法

 

2.3 headers : 主要来存放cookie 信息,通常被分为4个部分:general  header, request header, response header, entity header。

以下图为例,除第一行外,剩下的就是http headers。

 

2.4 body:主要用来存放post的一些数据,比如username ="xxxx"&password="124"。

那么如何来得到一个网页的request信息,可以通过使用浏览器的F12调试工具来获取,比如谷歌浏览器中:F12打开调试工具--点击network--刷新界面,查看任意一个请求,可以看到详细的信息。

 了解完上述内容,顺带简单介绍一下F12调试工具的各个菜单吧,

- 1、 Elements:页面元素,这里能查看页面的所有元素。
 
- 2、Console:控制台,在调试程序的时候,如果出现bug问题,通常会在此进行展示,我们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解决。
 
- 3、 Sources:资源,这里是目前打开的界面所涉及的所有元素,包括图片、样式、js文件等。
 
- 4、Network: 查看页面请求加载的所有信息,包括css样式,图片还有一些http响应等。
       子菜单可筛选对应的文件: 比如想看ajax响应,可以点击子菜单XHR。
       下方包含请求事件,可分别点击这些事件,然后会看到有响应抬头(Headers)、预览(Preview)、响应(Response)等。
      在Preview(预览功能)中,控制台会把发送过来的json数据自动转换成javascript的对象格式,方便层层查看。

三、Postman的功能

后面为了偷懒,而且很多都是界面点击一下,就直接复制别人的博客了。

3.1 管理http请求

Postman程序窗口可以划分为3个区域,包括Sidebar、请求编辑区、请求响应区。在Sidebar部分包含“History”和“Collection”选项卡,Postman通过这两个选项卡管理http请求。

Postman窗口

请求历史

我们通过Postman发送的所有请求都会记录到History选项卡里面,在History选项卡里,点击任意一个请求,都可以再次发送该请求。

请求集合(Collection)

Postman的Collection功能,能够将请求分门别类的归集起来,使我们更方便管理请求。

一个测试工程可以作为一个Collection,测试工程的名字作为Collection的名字,比如,测试博客系统的后台API接口,我们可以新建一个Colletion叫做BLOG-API-TEST。这样当使用Postman测试多个项目时,通过Collection的名字就可以区分不同的项目了。

新建Collection

在Collection选项卡下面,点击“New Collec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Collection的名字和描述,点击“Create”就成功创建了一个新的Collection。

将请求添加到Collection

在请求编辑区域,有个“Save”按钮,点击它,就可以将本条请求添加到Collection中。这里有两个选择,可以将本条请求添加到已有的Collection,也可以新建一个Collection,将请求加入其中。

新建Folder

Postman支持在Collection底下创建Folder。可以将Colleciton下面的请求再分门别类放到不同的Folder下面。创建Folder的方法如下:

通过Collections(测试工程)-Folder(被测功能或模块)-Request(请求)三级关系,可以非常清晰的管理我们的请求。

导出Collection

对于创建好的Collection,可以将其导出为json格式的文件,给team中的其他小伙伴使用。方法就是点击上图中的Download。

导入Collcetion

通过点击Postman窗口上的Import按钮,可以保存在本地磁盘上的Colleciton文件导入到Postman中。

3.2 设置测试环境与全局变量

可直接通过切换环境来实现多个环境中的参数切换。常用功能:环境地址切换、全局变量使用

  1. 环境请求地址切换
      • 在"百度"下,新增”Cnblos随笔“文件夹
      • 开发环境地址 http://www.cnblogs.com/s380774061/p/4814756.html
        测试环境地址 http://www.cnblogs.com1/s380774061/p/4814756.html
    • 选择“Manage Environments--Add”,在页面中设置环境信息:Environment(开发)->key(URL)->Value(http://www.cnblogs.com),选择Submit
    • 再添加测试环境:Environment(测试)->key(URL)->Value(http://www.cnblogs.com1)
    • 在“Cnblogs随笔”文件夹内,添加请求“打开个人中心页面”:http://www.cnblogs.com/s380774061/p/4814756.html,修改“http://cnblogs.com/”为"{{URL}}"
    • 实操
      • 选择Environment中的“测试”,点击“send”发送请求。即执行测试环境的请求
      • 选择Environment中的“开发”,点击“send”发送请求。即执行开发环境的请求
  2. 全局变量使用
    • 选择“Manage Environments--Globals”
    • 在页面中输入key(user):value(s380774061),点击Submit
    • 修改“打开个人中心页面”中请求地址内"s380774061"为"{{user}}"

在测试“开发”、“测试”环境时,仅需要切换环境即可完成对此user的不同环境的测试。user可随意替换成别的user名

3.3 实例:建立登录接口测试

这里写到的是自己的实战过程,以项目中的登录请求为例,由于之前用jmeter录制过对应的脚本,获取对应的http请求信息。

 

将对应的信息填写至postman中并保存,由于要测试不同登录参数得到的结果,我们将值进行参数化,引入两个变量:

其中的{{host}}是一个环境变量,表示一个IP地址,根据3.2节中描述的设置即可,方便不同切换至不同的环境中。

这里只是调用2个变量,还需要对其进行定义,下图所示:

点击保存即可,同时,还需要一个csv文件来记录测试用例,下面随便写了几条,第一行对应于变量名:

 

3.4 执行测试

选择Postman主页中Runner,会弹出运行测试的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这里写图片描述
执行测试前,需要设置一些列的选项,具体的步骤如下:

1、选择Collection或者Folder

       如果要执行Collection中的所有测试用例,则点击对应的Collection,如果要执行Collection底下某个Folder中的测试用例,则点击对应的Folder。

2、选择测试环境(可选)

        可选的。如果对Collection设置了Environment,可以在对应的Envrionment中执行测试,如果Collection没有设置Environment,则不用设置该参数。

3、设置测试次数

       可选的。就是指定想让测试执行几遍。

4、设置延迟时间

       可选的。就是点击Start Test按钮后,多久开始执行测试。

5、导入测试数据

       可选的。导入CSV\JSON格式的测试数据。 

设置好选项之后,点击“Start Test”按钮,就可以开始测试了。

查看测试结果

点击statistic,可以查看测试结果 
这里写图片描述
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有多少个测试用例通过了,有多少个失败了,整个测试一共花了多长时间。还能查看每个测试用例具体的执行结果。

posted @ 2018-01-10 14:02  Young-Yang  阅读(362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