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冬瓜汤的萝卜

导航

深度工作随笔

 

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从事的职业活动,使个人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活动能够创造价值,提升技能,且无法复制.

深度工作对个人是非常有帮助的,是一种非常值得掌握的技能.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且有价值的.

达到深度工作的状态的准则:

工作要深入 +  拥抱无聊  + 远离社交媒体  + 摒弃浮浅.

 

什么事深度工作(Deep Work):是指在没有外部干扰下的,全力调动自己认知能力的一种职业行为.这种状态和行为是无法复制的.

与深度工作相对应的是浮浅工作(Shallow Work).浮浅工作是简单的,可以复制的,没有太多价值的工作.

深度工作的是当前社会需要掌握的一种核心技能,需要围绕深入工作构建自己的生活.

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及其有价值,一方面是:当前社会的发展让社会知识的淘汰率迅速增加,如果不提升工作效率和认知能力,那么会被淘汰.另一方面:是网络技术的使用,只有做出最有创造性和最优秀的产品才能获取到价值.不是最有的产品,用户将会很容易的选择最优秀的产品,而使得当前的产品变得没有价值.

 

在这个时代数字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显现,有三种人能够获取成功:

1.高级技术专家,能够让数字工具粘合起来提供价值.数字工具逐步替换掉简单的人能够从事的工作,而让这些数字工具进行工作的人将会越来越吃香

2.当前领域内的超级明星,由于数字工具让社会信息的沟通更加容易和顺畅,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3.掌握数字工具的资本将会越来越取得成功.劳动力收益将会越来越低.例如:Insgream网站,最终出售给Facebook的时候市值是10亿刀,但是只有13个人,对于早期入场的资本获取了极大的成功.

 

对于这个时代,如果想要成功,对于第三点拥有资本这个是很难取得.但是第一种成为高级技术专家和成为当前领域内的超级明星这两个方向成为可能.需要实现的目标是:

1.快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2.工作产出质量和速度达到精英级别.

深度工作能够快速帮助快速实现这两点:

1.通过深度工作来帮助掌握复杂的工具

> 让大脑想棱镜一样,汇聚专注之光,让灵魂完全投入到头脑主导之物上去,尽情吸收思想.

如何将普通人和专家区分开来的方式是刻意的练习.

可以的练习有两个条件:1.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想要掌握的技能或者思想上去,2.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到反馈,并根据反馈调账行为和方法.保证投入的高效产出.

能做到深度工作,就更容易的掌握复杂的工具和技能.这些是成功所必须的.

2.深度工作帮助我们的产出的速度和质量都是精英级别的

产出 = 专注度 * 时间.

我们专注度高的时间越长,产出就越高.

第二点是有一种注意力残留现象,两件事之间进行切换的时候,当切换到第二件的时候,脑海中此时还停留在第一件事情上.

深度工作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场景下,例如:企业的高管,销售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别人不断的产出.

 

## 深度工作是稀缺的.

深度工作是非常稀缺的,原因是当科技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被其他的事情打断,而无法持续的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例如:开放的办公环境,即时通讯的大规模使用,社交网络的流行让持续不受打扰的专注变得困难.

深度工作的价值往往很难度量,有的时候,我们无法确定花费在沟通上的时间上有多少是有价值的.

最小阻力原则,当人们无法确认一件事情的害处或者收益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会选择最方便的一种.对于消息如果使用集中处理,这个时候需要判断各种消息的优先级,会比较困难,但是立即就回复消息往往会比较简单.

忙碌代表生产力,很多时候 工作的价值并不容易度量,没有一个明确固定的标准例如科研人员的H-index,例如对于一些程序员打代码的工作往往不容易度量.这个时候只能看工作态度和工作时间了.

对于互联网的膜拜:对于新技术出现,往往会不加判断的加以使用,认为是好的.新技术容易形成技术垄断,让其他技术变得隐形.网络和社交媒体让人不那么持续专注.这个时候深度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添加到生活中来,这些新技术带来了一些优势,同时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被打扰而不容易专注.同时深度工作的价值一时间无法被判断,往往人们会选择更加方便的方式不断的去打断现有专注.也许深度学习工作短期来看对其他人并不友好,但是对于自己却有着极大的优势.我们更需要培养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并取得丰富的成果.

 

##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深度工作对于我们的意义除了能够帮助我们取得成功意外,还有格外的意义.将从神经学,心理学,哲学角度来阐述这些观点.

神经学:人根据自己注意到的东西来构筑自己的世界观.人在从事体力活动的时候,经过几乎达到极限的输出以后,身体会分泌内酚酞,而带来快感.而脑力工作也有类似的机制.我们需要专注复杂的有价值的事情,并投入全部注意力然后坚持去解决,从中获取到价值和快感.

心理学:当人们专注于一件困难且有价值的事情并达到极限的时候,往往会有非常好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心流状态.这里有几个条件:第一点:复杂且有价值的事情,不浮浅 ;第二点是:专注;第三点:达到极限.

哲学:笛卡尔认为人为的捏造出上帝来用天理解释因果的行为背叛了真理,从而提出了人权.人权观点剥夺了世间的次序和神圣感.

但是:我们对于精妙的技术--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认知上的 的追求带有神圣感.在任何项目工程中,都能体现出我们个性和匠心.即使是一个石匠也心怀大教堂.多年后大教堂虽然落后人,但是手艺和匠心依然得到尊重,感叹其鬼斧生工.

第二点是:培养精妙的手艺需要完成深度的工作,完成深度工作的过程中立足于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 深度工作的准则

### 工作要深入

#### 极限快乐机

有一个极限快乐机的模型,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深度工作.极限快乐机是一个长方形的房子,其中包括五件屋子,当中没有走廊,如果想要进入里面一间,必须先进入外面的一间.这五间房:分为为

第一间:陈列室,展示了这个快乐机所完成的深度工作的成果.

第二间:酒吧,能够充分讨论各种观点,充满了争辩和沉思,把控了所有想深入探究的想法

第三间:图书馆,所有的完成深度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材料都存放在其中

第四间:办公室,这里包括意见会议室以及各种小隔间,用来处理各种浮浅的工作.

第五间:深度空间,这里是一个隔音良好的空间 3m*2m的空间.在这里不会被打扰.

上面的极限快乐机就类似于我们的大脑思维,最外层是我们展示给外界的样子,然后依次向里是我们的各种思想,在里面是我们汲取的材料,再里面是两件工作间,分别用来处理工作(浮浅+深度)

 

人们往往会有打破深度状态的冲动,将注意力转移到浮浅工作中的冲动.(想从深度工作的小屋子里到浮浅工作空间里来溜达).而且我们常常会低估了这种冲动出现的频率和力量.

我们想要深度工作,就需要不断的抵抗这种不断出现的冲动.也许我们有很强的意志力,但是意志力就像一块肌肉一样,力量是有限的.

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程序和仪式,帮助我们进入到深度工作房间后,就不出来的机制.其中意志力只需要解决第一部分进入程序和仪式,后面意志力就可以取干其他的事情去了.这种程序和仪式就是习惯.

 

#### 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有大量的时间并能决定自己的时间.有的人并不能.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适用不同的深度哲学来适应对应的环境.

相对应的深度哲学主要有四种:

- 苦行僧哲学:将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在深度工作中,摒弃外部干扰.高那德.克努特:掌握某一领域的全部知识,并消化这些知识,以合适的形式转化这些知识,让没有做研究的人能够学习这些知识.

- 双峰哲学:将时间进行固定的分配中浮浅的工作和深度的工作.卡尔.荣格:为了越过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的禁锢,同时能够支持之间的工作.荣格将一段时间留在苏黎世郊外的山村里与世隔绝,每天专注的思考和著述.一段时间在苏黎世大学教学,交流和临床治疗.

- 节奏哲学:每天将固定的时间抽取出来做深度工作,其他的时间做日常浮浅的工作.这样能够有很高的产出.以为博士:一遍工作,每天早晨5:30-7:00做深度工作.加快了自己博士论文的撰写.有一种小技巧是每天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在日历上打一个红色叉,然后这些红色叉会连成一个链,为了不让这个链断开所以会不断的坚持.

- 新闻记者哲学:每天抽出空闲时间进入深度工作状态.沃尔特.艾沙克森.在撰写第一部小说<<聪明人.六个朋友以及他们创造的世界>>,他就每天使用空闲时间进行撰写.以前看到一个故事将唐家三少也是在高铁上进行撰写小说的故事.

对于普通人来说,节奏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是最可能实现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将自己长时间的完全与世隔离.但是有计划的深度工作相对容易实现一些.完全随机的切入到深度工作状态会很难.这需要对于自己的能力有很强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建立在过去取得的成绩之上.至少这些状态曾经到达过了.对于普通人以节奏哲学为基础,并不断锻炼新闻记者哲学的能力.

 

#### 习惯化

利用头脑创造价值的人往往不会轻易打破自己的习惯.需要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像会计一样执行.在工作中不依赖于灵感,而是时刻深度高效的产出,灵感将会作为锦上添花的出现.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找出一种方法能够容易的进入深度状态,同时能够坚持尽可能就的时间.(快速进入第五层房间的方式,同时能够在里面待得久一点).这里需要注意的事情是:

1.我们需要在什么地方工作,工作多长时间

2.我们开始工作以后,需要遵守哪些规则.例如不使用网络,没小时写出200字等

3.为深度状态下提供足够的支持.例如足够的营养.保持大脑的清醒等.

#### 要有大手笔

通过处于和当前不同的状态,激发自己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例如比尔盖茨 每年定期的"思考周",JK罗琳 搬进一家城堡附件的酒店完成哈利波特的死亡圣器的撰写.等等很多例子.

 

####  不要独自工作

在一些创新工作中,两人的创新往往能够激发更合的深度工作的状态,这被称为偶然创造力.

在很多伟大的工作中,会有公共区域的写作来帮助产生知识的碰撞,也有辐射区域的单独的不受打扰的深度工作.前者会触发偶然创造力,后者能够有更高的产出.

#### 像经商一样执行

在商业上,更具一个目标确定当前的战略是什么事比较容易的,但是我们需要完成的是:我们需要应该知道如何去做.what --> how 都很关键.

1.我们需要关注极端重要的事情上,攥紧拳头打人.如果什么目标都需要实现,那么什么目标都无法实现.能够带来切实利益且能够帮助我们带来稳定热情的目标.用激动人心的目标激励自己而保持专注,而不是时刻防备无效的目标.

2.关注引领性指标:指标分为两种,一种是滞后性指标,一种是引领性指标.滞后性指标是目标实现后改善了多少的指标.这个指标是看结果的.

引领性指标是衡量滞后性目标事情情况的指标.例如我们可以将持续深度工作时间作为引领性指标.同时我们需要用一个阶段性的滞后指标和引领性指标关联起来.

3.设置一个不可忽视的记分牌,将引领性指标记录下来,依赖可以让我们专注于指标,而来能够帮助我们强化动机.

4.定期问责回顾:

直面记分牌,一方面回顾上个周期内的记分牌完成情况,如果没有完成找出没有完成的原因,另一方面:找出下一个周期的积分指标情况,下一个周期应该完成更好的指标,以及原因.

####  图安逸

找出一些放松的途径人,让大脑和身体休息.从而重新充满电.

原因有三个:

1.安逸能够让自己的思维充满洞见;

2.安逸能够让我们身体和大脑在疲劳后重新充满电

3.安逸往往选择在晚上,这段时间的事情往往并不重要.

 

### 拥抱无聊

//todo

### 摒弃无效社交

//todo

### 拒绝浮浅

//todo

 

posted on 2022-08-27 14:29  爱喝冬瓜汤的萝卜  阅读(4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