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Set集合

Set接口

  • 没有索引
  • 底层是 hashMapimage-20230321123518943加载因子 默认是 0.75
  • 无序,哈希值
  • 元素不能重复

数据结构

本质就是 数组+链表

  • Node[] table = new Node[16]

    这是一个 Node节点 的数组,所以 节点 还可以挂载节点,就成为了 链表

    二者结合就是 HashMapHashSet

image-20230321124811055image-20230321124852807

遍历

所以不能使用 普通forimage-20230321122221532

hashSet

数组 + 链表线程不安全

结论

添加元素的时候,会计算元素的哈希值,同一个元素的哈希值一定相同,相同哈希值的元素不一定相同,根据 hash 值得到元素应该存放的 数组的索引值

链表长度大于8转换为红黑树

image-20230321130041807
底层原理

执行代码image-20230322221636111

  • table : 是HashMap中的存放 Node<K,V>[] 数组的属性值
  • threshold存放的 hashMap 扩容的阈值,临界点,计算方式 负载因子 * 当前的table长度
1.无参构造

实际创建的是 hashMap 结构image-20230321145502893

2.add 方法

**返回的是 null 才代表添加成功 **

image-20230321145637225
3. put 方法
image-20230321145803982

计算 hashkey 就是我们之前 add 那个元素,value 是一个空的Objectimage-20230321160121169

个人看法:Value 他是一个 不会改变的 null Object对象,只为了重写计算 hashCode,以及 equals 重写存在

  • **注意,hash 方法得出的不是单纯的 hashCode 的值,还有其他的运算 **

    如果 key为null,也就是添加的元素是 null,默认放到 Node数组 索引为 0 的位置image-20230321150032598

4. 出来,进入 putVal 方法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if 语句表示当前的 table 是 null 的话,或者大小为 0,就进行第一次 resize,也就是 扩容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 table 的索引位置没有元素,为 null
    //(1)根据key,得到 hash 去计算该 key 应该存放在在 table 表的哪一个索引位置,并且将这位置对象 赋值 给 p
    //(2)判断 p 是否为 null
    //若 p == null,表示这个 table 的位置还没有存放元素,就创建一个 Node(key=“java”,value=PRESENT)对象
    //这个对象就存放在这个 table数组 的索引空位置上,tab[i] = newNode(hash,key,value,null)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将添加的元素放到 table 中

    //table 的索引位置有元素,不为 null
    else {
        Node<K,V> e; K k; //辅助变量
        //如果当前索引位置对应的链表第一个元素(节点)和准备添加的 key 的 hash 值一样的
        //并且满足一下条件之一:
        //(1)准备添加的 key 和 p(当前 hash 计算出来的table位置)指向的 Node 节点的 key 是同一个对象
        //(2)p 指向的 Node 节点的 key (Node节点有 key 和 value 属性)的 equals 和 准备加入的 key 比较				   后相同,(注意:equals 方法取决我们是否重写,有我们定义比较的是是什么,比如 String 比较的内容)
        //那么就不能加入,赋值 辅助的 e Node 节点不为 null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判断 p 是不是一颗 红黑树
        //是,就调用 putTreeVal (比较复杂)方法,进行添加 key 元素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如果table对应的索引位置已经是一条链表了,就使用 for 循环进行 循环比较
        //(1)依次和链表每一个元素进行比较,相同的话,直接 break 退出
        //(2)不相同的话,则加入到链表的最后位置
        //  注意:吧元素添加到链表后,立即判断 链表的长度是否已经达到了 8 个节点,是的话,就调用 treeifyBin 方			 法,将当前的链表树化(转成红黑树)
        //	注意:转成红黑之前,也就是 treeifyBin 方法里面还有一个条件
        //			(1)需要满足 table 的数组的长度已经 大于或等于 64 了
        //		如果该条件不成立的话,先进行将 table 扩容,之前的链表节点会因为重新进行排序,就不会超过 8 了
        else {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p 下一个节点为 null,直接赋值 key 元素,直接添加成功的话,e 还是 null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添加完元素,立马判断 链表的长度,是否大于等于 7,因为从 0 开始计算的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树化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e 是 p 下一个节点
                //判断 准备添加的元素 key 是否和 链表中元素 相同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充当了辅助变量,为了 e 循环之后等于 p.next.next
                p = e;
            }
        }
        //(1)添加失败
        //(2)添加到了链表上
        //(3)添加了红黑树上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同一个 key,进行 value 的替换,hashMap 专属,set 没用
                e.value = value;  //value替换,只不过 set集合 value 都是 PRENSENT,对 hashMap 有用
            afterNodeAccess(e);
            //返回 旧值,表示添加失败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记录修改次数

    //size 每一次添加元素成功就进行 ++
    //如果 size 达到了 12 ,就行扩容 resize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该方法是空的,是给 hashSet 的子类进行实现的
    return null; //null,代表的是添加成功了
}

treeifyBin 方法

image-20230322221309641
5. 扩容方法 resize

扩容为 table 数组长度的 2 倍

// resize 调整大小意思
final Node<K,V>[] resize() {
    //table 是 HashMap 的属性,存放的是 Node<K,V>[]
    Node<K,V>[] oldTab = table;  //辅助变量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int newCap, newThr = 0;

    //table 不为 0,之后的 扩容 才会进入这里
    if (oldCap > 0) {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newCap 新的 table 长度赋值为 table.length * 2
        //原数组大小大于16时,临界值设置为原来的两倍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阈值(扩容临界点变为 之前的 2倍)
            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
    }

    //意味着老数组没有元素
    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newCap = oldThr; //初始容量设置为临界值
    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
        //说明是调用无参构造器创建的旧数组,并且第一次添加元素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指定 Node<K,V> 数组的大小,默认是 16
        // 加载因子 0.75 * 16 = 12 , 12 就是扩容机制的触发容量大小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保存扩容触发点,加载因子 0.75 是通过泊松分布计算而得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创建 16 容量的 Node<K,V>[] 数组 newTab
    table = newTab; //赋值 newTab 给 HashMap 的属性 Node<K,V>[]数组 table,记录作用


    //原数组不为空,说明是扩容操作,则涉及到元素转移操作
    //扩容之后,链表的节点的位置调动,复杂
    if (oldTab != null) {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如果当前位置元素不为空,那么需要转移该元素到新数组
            if ((e = oldTab[j]) != null) {
                //置空 oldTab[j],便于虚拟机回收
                oldTab[j] = null;
                //如果 e 的后结点为空,则计算 e 在 newTab 中的位置并置入
                if (e.next == null)
                    //如果这个oldTab[j]就一个元素,那么就直接放到newTab里面
                    // 把元素存储到新的数组中,存储到数组的哪个位置需要根据hash值和数组长度来进行取模
                    // 【hash值  %  数组长度】 = 【 hash值  & (数组长度-1)】
                    // 数组扩容后,所有元素都需要重新计算在新数组中的位置。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如果此时 e 已经转为红黑树结点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 // e 有后结点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next = e.next;

                        //重点难点!!!
                        //与运算 & 是 两个位都为1时,结果才为1
                        //(e.hash & oldCap) 得到的是 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是否需要移动
                        // 示例1:
                        // e.hash=10 0000 1010
                        // oldCap=16 0001 0000
                        //   &   =0  0000 0000       比较高位的第一位 0
                        //结论:元素位置在扩容后数组中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 示例2:
                        // e.hash=17 0001 0001
                        // oldCap=16 0001 0000
                        //   &   =1  0001 0000
                        //结论:元素位置在扩容后数组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新的下标位置是原下标位置+原数组长度

                        if ((e.hash & oldCap) == 0) {//扩容后不需要移动的链表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扩容后需要移动的链表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返回的是 newTab 辅助数组,避免把 table 修改了,不安全
    return newTab;
}
扩容机制结论

table 长度,threshold阈值(扩容临界点)都是 2 倍增长,也就是第一次 默认的 负载因子是 0.75,计算 默认的 table 长度 16,得到 默认的 临界点 12,之后都是进行的 翻倍 计算

  • 注意:

    size 是元素添加成功就进行加加,所以就是 元素添加的数量,达到了 临界点threshold 之后就进行扩容了 resize,而不是 元素在 table 数组上面添加了 临界点个元素才会进行的 ++

image-20230322222308227

问题

1. hashmap如果计算出来的索引基本都不一样,那么不是需要进行创建很大的数组进行存储第一个链表的元素,hashCode的重复率很高吗?
image-20230322225723846
2. size 为什么是每添加成功一个元素就进行++,不是元素添加了 table 的上才会 ++ 吗?
image-20230322231704061
3.为什么重写需要 hashCode、equals 一起?
image-20230323003745521

因为源码中判断 hashcode、equals 的条件是 &&(与),也就是两者都为 true 才行(两者都 true 就判断为相同元素,不添加)

  • 例子:(添加两个自定义的对象,属性都一样 new Dog(“掉毛”,18)

    因为重写了 hashcode,第一个 hash 条件确实是 true 了,但是第二个 equals 加入没有重写比较的是 地址,所以还是 false,就会添加成功,同理重写equals、不重写hashcode一样,直接 hash 出来的索引位置不一样,直接存进去

image-20230323003904216

重写hashCodeequals

使用Lombok插件注意了,他自动重写了hash方法

快捷键 Alt + Insert,选择 重写 hashCode、equals

image-20230322232801221image-20230322232807505

LinkedHashSet(了解)

数组 + 双向链表,其实和 HashSet 大体一样,只不过是多了双向(添加的元素的双向,而不是 table 数组上面的链表的双向),所以添加的元素变得有序了

原理图
  1. LinkedHashSet 加入的顺序和取出元素/数据的顺序是一样的
  2. LinkedHashSet 底层 维护的是一个 LinkedHashMap (是 HashMap 的子类)
  3. LinkedHashSet 底层结构(数组 table + 双向链表
  4. 添加一次时候,直接将 数组table 扩容到 16 ,存放的节点类型是 LinkedHashMap$Entry
  5. 数组是 HashMap$Node[] 存放的元素/数据是 LinkedHashMap$Entry 的类型
image-20230323001348024

跟一遍源码,弄清楚双向链表在哪加的,还有就是 entry

底层原理

执行代码

1. 无参构造
image-20230323093209154

创建的是 LinkedHashMapimage-20230323093205308

LinkedHashSet 的属性 head、tail初始化

image-20230323093938559image-20230323093952653

2. add 方法
  • 基本和 hashSet 一样的流程,只不过创建的 newNode 新元素的不太一样(LinkedHashMap 重写了)

    就是 多了一个 linkNodeLast 方法,将

image-20230323094905911image-20230323094900929

这个是  HashSet 创建新节点 Node(HashMap 的方法)image-20230323095335292

小知识
  • hashSet 的 table 数组、链表 都是 Node 节点对象组成的

  • linkedHashSet 的 table 数组是 Node 节点的数组,但是 链表是 Entry 对象构成的节点

    Entry 对象中包含了 after、before,也就是 next、prev,双向链表的指针,而且还包含了 Node 节点对象

    image-20230323002320203

treeSet

  • TreeSet的无参构造器本来就是按照字符串大小来排的
  • treeset无参构造就是无序的,你们输出的有序的是因为String或者Integer里实现了Compareto()
底层原理

代码逻辑image-20230327235748714

1.有参构造

因为默认比较器是 null,所以是无序的,但是如果存储的的是 String 对象,自带 Comparator,实现自然排序

image-20230327231900624image-20230327231932219

this() 方法image-20230327232006238

有参构造image-20230327232603075

CompareTo 方法
public int compareTo(String anotherString) {
 int len1 = value.length;
 int len2 = anotherString.value.length;
 int lim = Math.min(len1, len2);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k = 0;
 while (k < lim) {
     char c1 = v1[k];
     char c2 = v2[k];
     if (c1 != c2) {
         return c1 - c2;
     }
     k++;
 }
 return len1 - len2;
}
2.选择比较器

如果比较器为空(也就是我们没有自定义比较器),就使用我们比较的对象的类型的 比较器 Comparatorimage-20230327232337275

不为空,就使用 自定义的比较器,比如我们进行传参构造函数的时候就自定义的比较器

3. add 方法,添加元素
image-20230327232735480

put 方法,添加元素image-20230327233625919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Entry<K,V> t = root; //辅助变量
 if (t == null) {
     //避免 key 为 null
     compare(key, key); // type (and possibly null) check

     root = new Entry<>(key, value, null); //root 被赋值为 当前添加的元素Entry
     size = 1;
     modCount++;
     return null;
 }
 int cmp;
 Entry<K,V> parent;
 // split comparator and comparable paths
 Comparator<? super K> cpr = comparator;

 //比较器不为 null
 if (cpr != null) {
     do {
         parent = t;
         cmp = cpr.compare(key, t.key); //第一次比较为 0,因为比较的是同一个元素
         if (cmp < 0)
             t = t.left; //排序
         else if (cmp > 0)
             t = t.right; //排序
         else
             return t.setValue(value); //假如为 0 ,就说明两个是一样的(比较方式决定),直接返回,值替换,但是这里是 treeSet,value都是一个固定的值,不用管, treeMap 才需要管
     } while (t != null);
 }

 //没有比较器,获取 当前比较的对象的类型实现的比较器 Comparator,比如String实现的,默认是自然排序
 else {
     if (key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Comparable<? super K> k = (Comparable<? super K>) key;
     do {
         parent = t;
         cmp = k.compareTo(t.key);
         if (cmp < 0)
             t = t.left;
         else if (cmp > 0)
             t = t.right;
         else
             return t.setValue(value);
     } while (t != null);
 }

 Entry<K,V> e = new Entry<>(key, value, parent);
 if (cmp < 0)
     parent.left = e;
 else
     parent.right = e;
 fixAfterInsertion(e);
 size++;
 modCount++;
 return null;
}

Set集合的去重机制

image-20230331164052694
例题解析

重点在于 重写 了方法,如果是地址的话, p1 就会被删除 remove 了

解析:(全部添加成功)

  • 添加 p1 的时候,放的是 1001,AA,但是之后改成了 CC

    因为 hashcode 被重写了,所以计算出来的索引位置很大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 AA 的时候,索引是1,变成了 CC的时候,计算索引可能就是 3,那么就会 remove 失败,导致 P1 没有进行删除

    就是删除 p1 的时候,因为 p1 已经变成了 cc,所以remove计算应该是删除索引3的位置,而不是索引1的位置,所以导致 p1 没有删除成功,还是保留在了 索引1 的位置

  • p2 肯定是添加成功了

  • 因为新的 new 的 1001,cc 计算的索引位置是 3,但是 3 位置没有元素,所以会被添加

    虽然 索引 1 存放的也是 1001,cc,但是这个索引的位置 是通过 1001,AA 进行计算而得的

  • new 1001,AA,计算索引位置为 1,但是因为 p1 的name 已经改为了 CC,所以两者是不一样的,还是添加成功了

image

posted @ 2023-06-17 01:19  小小俊少  阅读(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