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NIO(io模型,三大组件,网络编程)

一、NIO

Java NIO(New I/O,新的输入输出)是 Java 1.4 引入的一套 I/O 库,相比传统的 IO(字节流和字符流),它主要用于处理高效的、非阻塞的 I/O 操作,特别是在需要处理大规模数据或高并发的场景中表现突出。Java NIO 提供了非阻塞模式、内存映射文件、缓冲区等一系列增强功能,适用于现代的高性能应用。

1. NIO 与传统 IO 的区别

在 Java 中,传统的 IO(字节流和字符流)是 阻塞 的,意味着每次读写操作都会阻塞当前线程,直到数据完全读取或写入。对于高并发场景,这种方式的效率较低。

1. BIO (Blocking I/O)

BIO 是 Java 的传统 I/O 模型,简称阻塞 I/O。

  • 特点
    • 同步阻塞:数据读写操作会阻塞当前线程,直到操作完成。例如,读取一个 Socket 的数据时,如果数据没有到达,线程会一直等待。
    • 线程与连接一对一:每个客户端连接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线程进行处理。如果有大量的并发连接,就需要创建大量线程,可能导致线程资源耗尽。
    • 适用场景:适合客户端连接数较少的场景,比如早期的 Web 应用。

2. NIO (New I/O)

NIO 是 Java 1.4 引入的非阻塞 I/O 模型,提供更高效的多路复用能力。

  • 特点
    • 同步非阻塞:线程不会因为读写操作被阻塞,数据准备好时才会被处理。线程可以同时管理多个通道(Channel)。
    • 单线程处理多连接:通过 Selector 实现多路复用,一个线程可以处理多个连接,提高了线程利用率。
    • 缓冲区(Buffer):NIO 使用缓冲区(Buffer)来读写数据,而不是直接操作流。缓冲区使得数据的读写更加高效。
    • 适用场景:适合高并发场景,比如聊天服务器、大型 Web 服务。

3. BIO 和 NIO

特性 BIO (Blocking I/O) NIO (New I/O)
编程模型 阻塞式编程 非阻塞式编程
线程模型 一个线程处理一个连接 一个线程可处理多个连接
性能 高并发时线程数可能爆炸,性能较低 高并发时性能更优,占用资源少
数据处理 以流(Stream)为单位处理数据 以块(Buffer)为单位处理数据
适用场景 连接数少,业务逻辑复杂 高并发、多连接场景

4. I/O 模型

I/O 模型描述了应用程序与内核之间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方式,尤其是网络通信场景中的数据收发。I/O 模型的选择直接影响程序的性能、复杂度和适用场景。

常见的 I/O 模型有以下五种:

  1. 阻塞 I/O (Blocking I/O)
  2. 非阻塞 I/O (Non-blocking I/O)
  3. I/O 多路复用 (I/O Multiplexing)
  4. 信号驱动 I/O (Signal-driven I/O)
  5. 异步 I/O (Asynchronous I/O)

1. I/O 操作的两大阶段

I/O 操作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1. 数据准备
    • 数据可能来自网络、磁盘或其他设备。
    • 数据准备完成后才能进行读取操作。
  2. 数据传输
    • 内核将准备好的数据拷贝到用户进程中。

每种 I/O 模型在这两个阶段处理方式不同,导致了行为的差异。

  • 阻塞 I/O (Blocking I/O)

    特点

    • 应用程序调用某个 I/O 操作(如 read()),会被阻塞,直到数据准备完成并拷贝到用户进程中。
    • 整个过程中,线程被挂起,无法执行其他任务。

    示意图

    应用程序 ---------> 调用 I/O ---------> 阻塞
                  数据准备中...
                  数据拷贝中...
    完成后返回。
    
  • 非阻塞 I/O (Non-blocking I/O)

    特点

    • 应用程序调用 I/O 操作时,如果数据尚未准备好,立即返回错误或空结果。
    • 应用程序需要反复尝试(轮询)以检测数据是否准备完成。

    示意图

    应用程序 ---------> 调用 I/O ---------> 立即返回
                  (数据未准备好,返回空)
                  (重复调用,直到数据准备完成)
    完成后继续。
    
  • I/O 多路复用 (I/O Multiplexing)

    特点

    • 使用一个线程通过 selectpoll 等系统调用,监听多个 I/O 通道的状态。
    • 当某个通道准备好时,应用程序再执行 I/O 操作。

    示意图

    应用程序 ---------> 调用 select/poll ---------> 阻塞
                  等待 I/O 状态变化
                  数据准备好,返回就绪通道
    执行 I/O 操作。
    
  • 信号驱动 I/O (Signal-driven I/O)

    特点

    • 应用程序通过注册信号处理程序,非阻塞地等待内核发出信号。
    • 当数据准备好时,内核发送信号通知应用程序处理。

    示意图

    应用程序 ---------> 注册信号处理 ---------> 返回
                  等待内核信号通知
    信号到达后,执行 I/O 操作。
    
  • 异步 I/O (Asynchronous I/O)

    特点

    • 应用程序发起 I/O 操作后立即返回,内核负责完成数据准备和传输。
    • 当操作完成时,内核通知应用程序。

    示意图

    应用程序 ---------> 发起异步 I/O ---------> 返回
                  内核处理数据准备和拷贝
                  操作完成后通知应用程序。
    

2. 模型对比

模型 阻塞阶段 非阻塞能力 是否高效
阻塞 I/O 数据准备、数据拷贝
非阻塞 I/O 较低(需轮询)
I/O 多路复用 等待数据准备 较高
信号驱动 I/O 等待数据准备 较高
异步 I/O 最高

下面了解一下 NIO 中的一些 低级api 。(NIO 中也包含一些高级抽象的api,比如 Files、Paths、Path等。)高级抽象 api 可参考链接文章 java 文件的操作(Path、Paths、Files)

2. NIO 的三大组件

  1. Channel(通道)
    NIO 中的数据流通过 Channel 进行读写,Channel 是一个双向的通信管道,既可以读取数据,也可以写入数据。与传统 IO 中的流不同,Channel 更加高效,支持直接的内存映射操作。可以往Buffer中读写数据。

    常见的 Channel 类型:

    • FileChannel:用于文件的读取和写入。会将数据缓存,不是立刻写入磁盘。可以调用force(true)方法将文件内容和元数文件的权限等信息立刻写入磁盘
    • SocketChannel: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
    • ServerSocketChannel:用于接受客户端连接的通道。
    • DatagramChannel:用于 UDP 网络通信。
  2. Buffer(缓冲区)
    在 NIO 中,数据的读写不是直接操作流,而是通过缓冲区(Buffer)。缓冲区实际上是一个容器,用于存储数据。

    常见的缓冲区类型:

    • ByteBuffer:字节缓冲区,用于存储字节数据。
    • CharBuffer:字符缓冲区,用于存储字符数据。
    • IntBufferFloatBufferLongBuffer 等:用于存储整数、浮点数、长整数等类型的数据。

    Buffer 的一些常用方法:

    • flip():将缓冲区从写模式切换到读模式。
    • clear():清空缓冲区,准备重用。
    • position():返回缓冲区当前的位置。
    • limit():设置缓冲区的限制,定义最大读取或写入的位置。
  3. Selector(选择器)
    选择器是 NIO 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用于实现非阻塞 I/O,允许一个线程同时管理多个 Channel。当一个或多个通道准备好进行读写时,Selector 可以通过检查这些通道的状态来决定应该处理哪些通道,避免每个通道都由一个线程处理,节省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Non-blocking I/O(非阻塞 I/O)
    NIO 提供了非阻塞 I/O 模式,允许线程在等待 I/O 操作完成时继续做其他工作。例如,SocketChannel 可以在没有数据时不会阻塞线程,而是立即返回,线程可以选择做其他事情或者轮询其他通道。

    通过 SelectorChannel 配合使用,Java 可以非常高效地处理大量并发连接。

3. Buffer

这里我们以 ByteBuffer 来举例

1. NIO 文件读写

读取一个文本文件,并输出里面的字符。Buffer 可读可写,因此有两种模式,读模式和写模式,需要手动切换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一个可读的 channel
       try (FileChannel fileChannel = new FileInputStream("test.txt").getChannel()) {
           // 创建一个buff,容量为10字节, 容量固定不可变。初始状态为 写 模式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
           while (true) {
               // 从管道中读取数据,向 buffer 中写入。(read是相对于管道的,从管道中读)
               int len = fileChannel.read(buffer);
               if (len == -1) {    // len是读取到的字节数, 如果没有去读到返回 -1
                   break;
               }

               buffer.flip();  // 切换成 读 模式
               while (buffer.hasRemaining()) {
                   System.out.println((char) buffer.get());
               }
               buffer.clear(); // 切换成 写 模式
               // buffer.compact(); // 切换成 写 模式
           }
       }
   }
}

下面我们对代码进行讲解:

  • flip()

    • 用于将 Buffer 从写模式切换到读模式。
      1. limit 被设置为当前的 position(即写入数据的数量)。
      2. position 被重置为 0,表示从头开始读。
  • clear()

    • 用于清空缓冲区,从读模式切换回写模式
      1. limit 被设置为缓冲区的 capacity。
      2. position 被重置为 0。
  • compact()

    • 用于将 Buffer 从读模式切换回写模式,同时保留未读完的数据。
      1. 将当前 positionlimit 之间的未读数据复制到缓冲区的起始位置。
      2. position 被设置为未读数据的末尾(即未读数据的长度)。
      3. limit 被设置为缓冲区的容量(capacity),为写入新数据做好准备。
  • 绘图的方式演示上面过程
    一开始没有读入时的 buff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读入4个字节后的 buff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用 flip 切换到 读模式 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 clear 切换到 写模式 时,如果之前的buffer中还存在未读取的数据,会清除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 compact 切换到 写模式 时,之前没有读取完的会被压缩到前面,position 从压缩后的位置开始写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allocateallocateDirect

    System.out.println(ByteBuffer.allocate(10).getClass());
    System.out.println(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getClass());
    // 输出 
    // class java.nio.HeapByteBuffer	// java堆内存,读写效率较低,受到GC的影响
    // class java.nio.DirectByteBuffer  // 操作系统的内存,读写效率高(少一次拷贝),不会受GC影响,分配的效率低
    

2. ByteBuffer 常用方法

1. 读写数据
  • get()

    • 从当前 position 读取一个字节,然后 position++
  • get(int index)

    • 从指定索引位置读取一个字节,不会影响 position
  • get(byte[] dst)

    • 从缓冲区读取字节数组到 dst 中,从当前 position 开始。
    • 示例
      byte[] dst = new byte[4];
      buffer.get(dst); // 读取数据到数组
      
  • put(byte b)

    • 将一个字节写入当前 position,然后 position++
  • put(byte[] src)

    • 将字节数组写入缓冲区,从当前 position 开始。
    • 示例
      byte[] data = {65, 66, 67};
      buffer.put(data);
      
  • put(int index, byte b)

    • 在指定索引位置写入字节,不会影响 position
    • 示例
      buffer.put(2, (byte) 70); // 在索引2处写入字节 'F'
      

2. 状态查询
  • capacity()

    • 返回缓冲区的总容量(固定)。
  • position()

    • 获取当前操作的位置。
  • limit()

    • 获取缓冲区的上限(写模式为容量,读模式为有效数据大小)。
  • remaining()

    • 返回 limit - position,即剩余可操作的字节数。
  • hasRemaining()

    • 检查是否还有剩余数据可以读取。

3. 数据操作
  • mark()reset()

    • mark() 标记当前 positionreset() 恢复到标记位置。
    • 示例
      buffer.mark();
      // 操作 buffer
      buffer.reset(); // 回到 mark 的位置
      
  • rewind()

    • position 重置为 0,通常用于重新读取缓冲区数据。
  • duplicate()

    • 创建一个与当前缓冲区共享数据的副本(位置、限制等独立)。
  • slice()

    • 创建一个共享数据的子缓冲区,从当前 positionlimit

3. 文件编程

1. 文件channel

FileChannel channel = new FileInputStream("test,txt").getChannel();
FileChannel channel = new RandomAccessFile("test.txt", "rw").getChannel();
FileChannel channel = new FileOutputStream("test.txt").getChannel();
  • "r":以只读模式打开文件。
  • "rw":以读写模式打开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创建一个新文件。
方式 用途
FileInputStream 只读文件
FileOutputStream 只写文件
RandomAccessFile 读写文件,支持随机访问

2. 字符串 和 ByteBuffer的转换

// 1 插入数据后依然是写模式
ByteBuffer buffer1 = ByteBuffer.allocate(10);
buffer1.put("hello".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buffer1);

 // 2 插入数据后会变为 读模式
 ByteBuffer buffer2;
 buffer2 = StandardCharsets.UTF_8.encode("world");
 System.out.println(buffer2);

 // 3 插入数据后会变为 读模式
 ByteBuffer buffer3;
 buffer3 = ByteBuffer.wrap("hello world".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buffer3);

ByteBuffer 转成 字符串

StandardCharsets.UTF_8.decode(buffer1);

3. 分散读取 和 集中写入

  • 分散读取

    ByteBuffer buffer1;
    ByteBuffer buffer2;
    ByteBuffer buffer3;
    try (FileChannel channel = new FileInputStream("test.txt").getChannel()) {
       // test.txt: helloworld123
       buffer1 = ByteBuffer.allocate(5);
       buffer2 = ByteBuffer.allocate(5);
       buffer3 = ByteBuffer.allocate(3);
    
       channel.read(new ByteBuffer[]{buffer1, buffer2, buffer3});
    }
       // buffer1: hello, buffer2:world, buffer3:123
    
  • 集中写入

    try (FileChannel channel = new FileOutputStream("test.txt").getChannel()) {
        ByteBuffer buffer1 = ByteBuffer.allocate(5);
        ByteBuffer buffer2 = ByteBuffer.allocate(5);
        ByteBuffer buffer3 = ByteBuffer.allocate(3);
    
        buffer1.put("hello".getBytes());
        buffer1.flip();
    
        buffer2 = ByteBuffer.wrap("world".getBytes());
        buffer3 = StandardCharsets.UTF_8.encode("hello world");
    
        channel.write(new ByteBuffer[]{buffer1, buffer2, buffer3});
    }
    

4. 粘包半包

粘包:指多条消息的数据被粘在一起,接收端在读取时不能正确区分消息的边界。
半包:指一条消息的数据被拆分到多个 TCP 数据包中,接收端读取时只能读取到部分数据。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36);
        buffer.put("hello\n".getBytes());
        buffer.put("world\nhel".getBytes());	// 粘包
        split(buffer);

        buffer.put("lo world\n".getBytes());	// 半包
        split(buffer);
    }

    public static void split(ByteBuffer buffer) {
        buffer.flip();
        for (int i = 0; i < buffer.limit();i ++) {
            if (buffer.get(i) == '\n') {	// get(i) 不会改变 position
                int len = i + 1 - buffer.position();
                ByteBuffer bf = ByteBuffer.allocate(len);
                for (int j = 0; j < len;j ++) {
                    bf.put(buffer.get());
                }
                bf.flip();
                System.out.println(StandardCharsets.UTF_8.decode(bf));
                // 最终输出了三次:hello\n  world\n  hello world\n
            }
        }
        buffer.compact();
    }
}

4. 网络编程

Java NIO(New I/O)是 Java 提供的一种高性能、非阻塞的 IO 模型,适用于开发高并发的网络应用程序。

4.1 网络Channel

  • SocketChannel:TCP 客户端通道。

    用于 TCP 客户端通信。它是一个可读可写的通道,可以连接到远程地址并与服务端进行通信。

  • 常用方法

    • open():打开一个新的 SocketChannel
    • connect(SocketAddress remote):连接到远程服务器。
    • finishConnect():完成非阻塞连接。
    • read(ByteBuffer dst):从通道中读取数据到缓冲区。
    • write(ByteBuffer src):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入通道。
  • ServerSocketChannel:TCP 服务端通道。

    用于创建 TCP 服务端,用于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它是一个面向连接的通道。

  • 常用方法

    • open():创建一个新的 ServerSocketChannel
    • bind(SocketAddress address):绑定到指定的地址和端口。
    • accept():接受一个客户端连接(可能会阻塞)。
    • configureBlocking(boolean block):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 register(Selector sel, int ops):注册到 Selector,监听事件。
  • DatagramChannel:UDP 通道。

    DatagramChannel 用于 UDP 网络编程。与 SocketChannel 和 ServerSocketChannel 不同,DatagramChannel 是无连接的通道。

  • 常用方法

    • open():创建一个新的 DatagramChannel
    • bind(SocketAddress address):绑定到本地地址和端口。
    • send(ByteBuffer src, SocketAddress target):发送数据到目标地址。
    • receive(ByteBuffer dst):接收数据到缓冲区。
    • connect(SocketAddress remote):连接到目标地址,简化数据发送和接收。
    • read(ByteBuffer dst)write(ByteBuffer src):用于连接模式的读写。
特性 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DatagramChannel
协议 TCP TCP UDP
连接 需要连接到服务器 监听并接受客户端连接 无需连接
阻塞模式 支持阻塞和非阻塞 支持阻塞和非阻塞 支持阻塞和非阻塞
适用场景 客户端通信 服务端监听 小型数据包传输
数据传输方式 流式传输 流式传输 数据报文传输

4.2 理解阻塞和非阻塞

下面代码为一单线程服务端demo代码,代码是阻塞模式。(当把 configureBlocking 注释关掉后是非阻塞模式。)

当为阻塞模式下,如果没有客户端发送连接 ssn.accept() 会一直阻塞在这里,当有一个客户端发送连接后,代码往下执行会在 channel.read(bf) 阻塞,直到连接的客户端发送消息,如果此时有新的客户端发送连接,是不能正常 accept 的,因为代码阻塞在了 channel.read(bf)。(除非用多线程)

这里如果把:ServerSocketChannel 设置成非阻塞,那么 ssn.accept() 就不会阻塞,而是执行接下来的代码,当客户端连接时 scSocketChannel,没有连接时是null
同样,如果把 SocketChannel 设置成非阻塞,那么 channel.read(bf) 就不会阻塞。

public class Servi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ByteBuffer bf = ByteBuffer.allocate(16);
        ServerSocketChannel ssn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 ssn.configureBlocking(false);
        ssn.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888));

        List<SocketChannel> scs = new ArrayList<>();
        while (true) {
            SocketChannel sc = ssn.accept();	// 阻塞
            // 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scs.add(sc);
            for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cs) {
                int len = channel.read(bf);		// 阻塞
                bf.flip();
                System.out.println(StandardCharsets.UTF_8.decode(bf));
                bf.compact();
            }
        }
    }
}

上面代码在非阻塞模式下会一直在 while 循环中执行,如果加上 System.out.println("hello");, 可以发现一直在输出 hello,显然这样非常浪费资源,而 Selector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4.3 Selector

Selector 是 Java NIO 实现非阻塞 IO 的关键,允许一个线程同时监控多个通道的事件(如读、写、连接等)。可以通过它检测通道是否有就绪的事件(如可读、可写等)当不存在就绪事件时阻塞代码,有事件时取消阻塞。(多路复用)

Selector 的核心方法:

  • select():阻塞直到至少有一个通道准备好。
  • selectNow():非阻塞地获取准备好的通道数量。
  • selectedKeys():返回当前已经准备就绪的事件的集合。它表示那些已经被 Selector 检测到的、注册了感兴趣事件并且触发了这些事件的通道(Channel)对应的 SelectionKey 对象。
  • register():将通道注册到 Selector。

4.4 SelectionKey

用于表示一个通道(Channel)和选择器(Selector)之间的注册关系,同时维护该关系的状态和事件。

  • OP_READ:通道可读。
  • OP_WRITE:通道可写。
  • OP_CONNECT:通道完成连接。
  • OP_ACCEPT:服务端通道准备接受连接。

常用方法:

  • 1. interestOps()

    interestOps() 方法返回一个整数值,表示当前 SelectionKey 关注的操作类型。通过此方法,可以检查或修改通道所关心的事件。

    常用操作常量
    • SelectionKey.OP_READ:关注读事件,表示通道可以读取数据。
    • SelectionKey.OP_WRITE:关注写事件,表示通道可以写入数据。
    • SelectionKey.OP_CONNECT:关注连接事件,表示客户端通道连接成功,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 SelectionKey.OP_ACCEPT:关注接受连接事件,表示服务器通道可以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示例
    int ops = key.interestOps();
    if ((ops & SelectionKey.OP_READ) == SelectionKey.OP_READ) {
        System.out.println("Channel is ready to read");
    }
    
  • 2. interestOps(int ops)

    此方法用于设置 SelectionKey 关注的操作事件。你可以修改通道所关心的事件,通常用于动态调整事件类型。

    // 修改 interestOps,关注 OP_READ 和 OP_WRITE 事件
    key.interestOps(SelectionKey.OP_READ | SelectionKey.OP_WRITE);
    

  • 3. readyOps()

    readyOps() 方法返回当前通道已经准备好的操作类型。与 interestOps() 不同,readyOps() 表示的是在 Selector 上已经就绪的事件。它是由 select()selectNow() 方法返回的结果。

    示例

    int readyOps = key.readyOps();
    if ((readyOps & SelectionKey.OP_READ) == SelectionKey.OP_READ) {
        System.out.println("Channel is ready to read data");
    }
    
  • 4. channel()

    channel() 方法返回与当前 SelectionKey 关联的通道(Channel)。通过此方法,你可以访问和操作注册到 Selector 的通道。

  • 5. cancel()

    取消当前通道(Channel)在 Selector 上的注册。取消后,该通道将不再由 Selector 监控。

  • 6. isAcceptable()

    当一个 ServerSocketChannel 注册到选择器中,监听 OP_ACCEPT 事件时,调用此方法以确定是否可以安全地接受一个新连接。

  • 7. isConnectable()

    在非阻塞模式下,当一个 SocketChannel 连接到远程服务器时,检查是否完成连接。

  • 8. isReadable()

    用于检查 SocketChannel 是否有数据可供读取。

  • 9. isWritable()

    在非阻塞模式下,用于检查是否可以向通道写入数据。

4.5 用Selector优化 4、1.2 非阻塞代码

这里我们优化之前代码,之前代码的问题是,当非阻塞时,while 循环中一直在执行,占用大量 cpu 等资源,这里我们用 selector 来管理之前的 ServerSocketChannelSocketChannel ,使他们只有在自身事件被触发时才会执行;同时我们优化了服务端应对客户端主动或被动断开的情况,具体流程才考下面代码

补充:客户端除了发送数据会触发read事件,正常、异常关闭也会触发read事件,所以下面代码中对关闭进行了处理

public class Servi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Channel ssn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sn.configureBlocking(false);   // 非阻塞
        ssn.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888));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 创建一个 selector
        // 将 ssn 注册到selector
        SelectionKey ssnKey = ssn.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 指定通道(Channel)感兴趣的事件类型的: accept

        while (true) {
            selector.select();  // 无事件时阻塞代码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ator = 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ator.next();
                iterator.remove();  // 删除我们当前要处理的 SelectionKey,
                if (key.isAcceptable()) {
                    ServerSocketChannel 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SocketChannel sc = channel.accept();    // 接受客户端连接
                    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 将连接到的客户端 SocketChannel 注册到selector
                    sc.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else if (key.isReadable()) {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SocketChannel sc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try {
                        int len = sc.read(buffer);
                        if (len < 0) {      // 当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时,会返回 -1,需要处理 key,不然会让selector的事件一直处于激活状态
                            key.cancel();
                        }
                    } catch (IOException e) {
                        key.cancel();   // 当客户端因为异常断开连接时,会导致服务端抛出 IO 异常,手动处理key
                    }
                    buffer.flip();
                    System.out.println(StandardCharsets.UTF_8.decode(buffer));
                    buffer.clear();
                }
            }
        }
    }
}

4.6 Selector优化3、4中的粘包和半包

上面代码中我们将 channle 注册到 selector 中时,只用到了两个参数,其实 register 也就第三个参数,第三个参数可以接受一个数组,作为 attachment 属性。

SocketChannel sc = channel.accept();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sc.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buffer);	// 注册

SelectionKey key = iterator.next();
ByteBuffer attachment = (ByteBuffer) key.attachment();	// 获取数组
key.attach(newBuffer);	// 可以通过 这个更新 attachment 属性

在之前解决粘包和半包中,我们通过让客户端在每段消息中添加特殊符号 \n。当没有遇到特殊符号时,我们用 compact 让字节往数组前面压缩,但是这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一段消息的长度超过我们 buffer 的长度时,就会导致这段消息丢失。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 buffer 容量不足时创建一个新的 buffer,把之前的 buffer 内容拷贝进来。我们在每个客户端注册金 selector 时给他们各自分配一个 buffer,在 position == limit 相同时(容量不足)进行扩容操作即可。这里必须用attachment属性,因为他可以确保每个channel都有一个buufer。

总结: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

特点 阻塞 I/O 非阻塞 I/O 多路复用 I/O
核心机制 每个 I/O 操作会阻塞线程,直到完成 非阻塞通道立即返回,无需等待 一个线程管理多个通道的状态
与线程的关系 一个线程管理一个通道 一个线程管理一个通道 一个线程管理多个通道(使用 Selector)
效率对比 每个连接占用一个线程,效率低 需要对每个通道轮询,效率较低 通过 Selector 集中管理,效率更高
应用场景 小型应用或低并发场景 小型 I/O 任务,低并发 高并发网络服务,如 HTTP、WebSocket

5. 多线程网络编程

这里我们写 一个用来接受连接的线程和2个处理读写的线程 的多线程demo来掌握nio中多线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最终效果如下,一个负责接受连接的线程,两个处理读写的线程,他们三个线程中都有一个 selector 来实现多路复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1

  • 接受连接的线程。

    代码中的 worker1.register(); 如果先于 sc.register(worker1.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执行,就会导致代码在 Worker run 方法的 selector.select(); 阻塞住,会导致下面的 sc.register(worker1.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代码不会执行成功。
    由于是多线程,这两个的执行顺序是不可控的。

    public class Servi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Channel ssc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ssc.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888));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ssc.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Worker worker1 = new Worker("worker1");
            
            while (true) {
                selector.select();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 = 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next();
                    iter.remove();
    
                    if (key.isAcceptable()) {
                        ServerSocketChannel 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SocketChannel sc = channel.accept();
                        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worker1.register();		// <---- 
                        sc.register(worker1.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
                    }
                }
            }
        }
    }
    
  • worker 代码

    public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Thread thread;
        public Selector selector;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static Boolean flag = true;
    
        Work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egister() throws IOException {
            if (flag) {
                flag = false;
                this.thread = new Thread(this, name);
                this.selector = Selector.open();
                this.thread.start();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try {
                    selector.select();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 = 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next();
                    iter.remove();
    
                    if (key.isReadable()) {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try {
                            int len = channel.read(buffer);
                            if (len < 0) {
                                key.cancel();
                                channel.close();
                            }
                            buffer.flip();
                            System.out.println(StandardCharsets.UTF_8.decode(buffer));
                            buffer.clear();
                        } catch (IOException e) {
                            key.cancel();
                        }
                    }
                }
            }
        }
    }
    

解决代码1问题

对于代码1中的问题,我们可以把注册到 selector 这个任务弄到 worker 线程中的 run 方法中,而不是在 建立连接的线程中执行,不同线程的执行顺序是不可控的,弄到同一线程就可控了

  • 接受连接的线程。

    package thread;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ava.nio.channels.*;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public class Servi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Channel ssc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ssc.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888));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ssc.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Worker worker1 = new Worker("worker1");
    //        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0);
            while (true) {
                selector.select();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 = 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next();
                    iter.remove();
    
                    if (key.isAcceptable()) {
                        ServerSocketChannel 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SocketChannel sc = channel.accept();
                        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worker1.register(sc);
                        // sc.register(worker1.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
            }
        }
    }
    
  • worker 代码

    package thread;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
    import java.nio.charset.StandardCharsets;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LinkedQueue;
    
    public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Thread thread;
        public Selector selector;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static Boolean flag = true;
    
        private ConcurrentLinkedQueue<Runnable> queue = new ConcurrentLinkedQueue<>();
    
        Work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egister(SocketChannel sc) throws IOException {
            if (flag) {
                flag = false;
                this.thread = new Thread(this, name);
                this.selector = Selector.open();
                this.thread.start();
            }
    
            queue.add(  // 添加到消息队列中,方便下面run方法中调用
                    () -> {
                        try {
                            sc.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catch (ClosedChannel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selector.wakeup();  // 唤醒 selector,使sc 成功注册到 selector 中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try {
                    selector.select();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Runnable poll = queue.poll();   // 从队头获取并移除第一个元素
                if (poll != null) {
                    poll.run();
                }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 = 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next();
                    iter.remove();
    
                    if (key.isReadable()) {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6);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try {
                            int len = channel.read(buffer);
                            if (len < 0) {
                                key.cancel();
                                channel.close();
                            }
                            buffer.flip();
                            System.out.println(StandardCharsets.UTF_8.decode(buffer));
                            buffer.clear();
                        } catch (IOException e) {
                            key.cancel();
                        }
                    }
                }
            }
        }
    }
    

6. 零拷贝

所谓的【零拷贝】,并不是真正无拷贝,而是在不会拷贝重复数据到jvm内存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java本身并不具备IO读写能力,因此read方法调用后,要从java程序的用户态切换至内核态,去调用操作系统(Kernel)的读能力,将数据读入内核缓冲区。这期间用户线程阻塞,操作系统使用DMA(DirectMemory Access)来实现文件读,其间也不会使用 cpu

    DMA 也可以理解为硬件单元,用来解放 cpu完成文件 I0

  2. 从内核态切换回用户态,将数据从内核缓冲区读入用户缓冲区(即bytebuf),这期间cpu 会参与拷贝,无法利用DMA

  3. 调用write方法,这时将数据从用户缓冲区(bytebuf)写入socket缓冲区,cpu会参与拷贝

  4. 接下来要向网卡写数据,这项能力java又不具备,因此又得从用户态切换至内核态,调用操作系统的写能力,使用DMA将socket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网卡,不会使用cpu

可以看到中间环节较多,java的IO实际不是物理设备级别的读写,而是缓存的复制,底层的真正读写是操作系统来完成的

  • 用户态与内核态的切换发生了3次,这个操作比较重量级
  • 数据拷贝了共4次

优化:
java中对应着两个channel调用transferTo/transferFrom方法拷贝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java调用transferTo方法后,要从java程序的用户态切换至内核态,使用DMA将数据读入内核缓冲区,会使用 cpu
  2. 只会将一些offset和length信息拷入socket缓冲区,几乎无消耗
  3. 使用DMA将内核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网卡,不会使用cpu
public class Servi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Channel ssc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sc.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888));
        s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ssc.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while (true) {
            selector.select();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 = 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next();
                iter.remove();

                if (key.isAcceptable()) {
                    ServerSocketChannel 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SocketChannel sc = channel.accept();
                    sc.configureBlocking(false);
                    FileChannel fileChannel = FileChannel.open(Paths.get("test.txt"));
                    int position = 0;
                    int size = (int) fileChannel.size();
                    while (position < size) {	// 不需要再将文件读入到 buffer, 通过 sc.write(buffer)
                        position += fileChannel.transferTo(position, size - position, sc);
                    }
                    System.out.println("send ok");
                }
            }
        }
    }
}
posted @ 2024-11-25 12:57  小程xy  阅读(12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