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7

作业的要求参见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8fall/homework/2101

(1)当初是如何作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

以前对计算机专业不是很了解,我开始产生转到计算机专业的想法是在大三结束后的暑假,当时决定考研,由于对本专业兴趣不大所以考虑跨考,一次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介绍如何用python把人的照片转化为梵高风格的画.当时觉得很酷,就关注了作者的专栏,发现通过编程可以做各种好玩的事,就有了转学计算机的想法.而且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实践的机会,不像其他专业可能要工作以后或者永远没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可以学完马上应用,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会很有成就感。也会让学习更有动力与乐趣,这坚定了我学习计算机的想法。虽然家里一直劝我不要转专业,但当时抱着大不了再来一年的想法就一意孤行的报了。

你认为过去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

在转专业之前只在大一接触过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在课上学习了基本的输入输出,循环以及一些基本的逻辑判断,课后老师会布置一些编程作业,当时计算机不是所学专业所以也没有什么期待,只是觉得编程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当时对c语言的工作原理很好奇,总体觉得,这是一门很有挑战,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课,与我现在的看法基本相同。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计算机是我喜欢的领域,虽然它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我能不断深入学习和了解计算机我就能解决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做很多有意思的事给朋友们看例如画画、抢票、计算,我还可以实现自己的很多想法,我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计算机目前不是我擅长的领域,我以前编程的时候会犯许多错误,现在对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也很少,我因考研对数据结构略有了解,对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基本毫无涉猎。

(2)考取研究生,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虽然我对c语言和Python的语法和格式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不过显然与能自己动手写程序的实际要求相差极远,我现在的能力乏善可陈,在我看来可能就是根据需求查阅资料进而努力达成目标。离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学生我还任重而道远。在专业知识上,我还需要补习大量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专业英语与数据库等知识。在技能,能力上,我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锻炼我的编程能力。

(3)每天都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学术研究、工程项目、社会实践 (?)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对材料中在职考研中大的前辈我感到由衷的佩服与羡慕,不过既然以及做出了现在的选择我便会努力沿着现在这条路走下去,对于以后的选择,我想无论是学术研究亦或是工程项目对我来说都非常有意义,但我现在还对真正的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缺少了解,我觉得现在选择对我来说还为之过早,就像材料里说的那样,自行车之所以走的很直,是因为它在时刻调整方向,虽然我可能会因此多走一点弯路,但也许那是前进的必经之路,我先在的选择是不断根据自己的需求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便顺从自己真正的想法做出选择。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与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劣势基础更加薄弱,我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我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更多,优势是我对计算机有足够的兴趣与热情而且我经历过失败,也明白自己基础的薄弱,与其他同学相比我会更有紧迫感。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

上课认真听讲,完成所有老师的课后任务,尽可能参加组内的讨论班,多向优秀的学长学习,每天花90分钟左右时间练习编程,在本学期内把自己的那本Python书上面的程序都实现一遍,多查资料,补习基础知识,学好英语。

(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

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

培养自己的编程能力,学会代码的调试方法,养成好的编程习惯,学会团队合作。我计划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每周会在本门课上花费1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3

通读《构建之法》,发布随笔1篇,要求列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要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字数不是直接的考核标准,但是要求长到能把观点表述清楚。

3.2软件工程vs画扇面中许多学生做项目时豪情万丈,做一个项目恨不得展现自己平生所学,再加上前沿技术,做一个轰动的创新,却往往都不能成功,我也如此认为。但以我的经验来看若想取得技术上的进步或一点小小的创新,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在实际完成项目时很可能因此无法完成任务或浪费太多时间,该如何掌握尺度呢。

4.3.2代码设计规范中的goto语句:只要有助于程序逻辑的清晰体现,什么方法都可以使用,包括goto。而搜狗百科里却说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一般不主张使用goto语句,以免造成程序流程的混乱,是理解和调试程序都产生困难。我的困惑是程序逻辑的清晰体现和程序流程的混乱分别指什么呢,结构化程序设计和代码设计有什么区别呢。

4.3.3文中提到当你觉得某事肯定如何时就可以用断言(Assert),如果你认为某事可能会发生,这时就要写代码来处理可能发生的错误情况。通过查资料我发现当需要在一个值为FALSE时中断操作的话可以使用断言。我想知道断言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是认定错误不会发生为何要使用断言多此一举,如果认定错误一定发生为何不直接修改,如果觉得错误可能发生为何不用第二种写代码的方法进行处理。

16.2快人一步中说到成功的企业·只比大众的平均值先走了一小步就是这一小步让大部分人看到了相对优势从而接受产品。若推出的时机太早则会导致失败。苹果引领了智能机的时代,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革新显然不只是快人一步,那么快人一步总是适用的吗,又该如何把控推出的时机呢。

16.2螳臂当车中说一两个同学逆历史潮流对大局影响不大,只会葬送自己,但后面又提到颠覆性技术会带来成功,就像日本和美中德等在汽车新能源上的选择都不同,如果失败是螳臂当车,如果成功就是16.2中的赢家通吃,做决定之前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种呢。

   

4

很多人有不为大家所知的本事,而这个能力可以超过周围90%的人。比如课堂中教师提到,如果表现得不像高度近视,如何伪装得不像脸盲,能做40个俯卧撑。当然,也可能是篮球、足球、钢琴、ACM、演讲。

请给出你超出朋侪的特殊技能,并告诉我们,你如何通过何种努力、花了多久获得这样的成就。

    上初中的时候喜欢去公园滑轮滑,慢慢的越来越熟练,技术在不停的进步。上了大学之后加入了轮滑社,体育课程也选的轮滑,有了更多的练习以及具体的指导,大学期间经常随社团去广场训练,在考试前期和朋友每晚去16号楼下练习正单脚过桩,一起排练动作。最终可以完成正单脚过桩30个,以及攀藤、crazy等动作。

5

我采访的的是17级的贾楠楠学姐,她做的项目是天空猎飞机大战。

  • 当时的项目有多少用户,给用户多少价值? 现在还有人用吗?

当时大概有20几人玩过,给用户的价值就是情怀与年少时的回忆吧,毕竟像飞机大战这种游戏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我初中时偶尔会和同学一起去游戏厅玩上一会雷霆战机三国群英传什么的(其实这是我本人的初中生活),现在应该已经没人用了,毕竟这只是一个怀旧游戏。

  • 这个项目能否给我们团队继续开发,源代码/文档还有么?

还有源代码,但是已经没什么可开发的空间了。不建议继续开发。自己重头开做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 项目开发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做项目之前一定要考虑好可行性的问题,不要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以免浪费太多时间无法完成项目。遇到不懂的地方多向技术好的同学请教。

  • 对学好软件工程有什么建议

首先要认真完成老师的任务,其次学好软件工程一定要注重实践,最好边学边做,多看一些技术方面的资料,学好数据结构和算法等课程。

6

你目前的代码量是多少?

我目前的代码量主要应该是大一那年与大四暑假时产生的,估算一下应该是400行左右。

你认为优秀的和一般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根据你的理想选择以下两问中的一个)为了有资格入职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需要多少代码量?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呢?

我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工作量不是很了解,以下估算可能会有很大出入。我听说有些学校要求学生一年一万行的代码量,我觉得一般的计算机学生进入互联网公司可能需要10000行左右,优秀的学生也许需要50000行

你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多少代码量?这些代码量分布在整个学期中,每周应完成多少代码量?

    我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3000行代码,每周应该是150行左右。

7

 

我为什么要认真听课

以前一直觉得上课只是为了简单的学习知识,而知识是可以靠自己课后补或者干脆不补的,所以总是我上课走神,至于到了大学期间更是极少听课,看完这篇博客我发现不听课的恶果早已展现出来,只是我没能把他们联系到一起,我在高中时曾经很讨厌物理老师的课,因为觉得物理老师的讲课水平很差,在从同学们那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我更是变本加厉,基本全靠自学。现在想来我的其他课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而大学期间不听课的后果是导致我学习和答英语题的能力飞速下降,自习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玩手机很难专心致志的做题,而做英语阅读的时候更是没法专心的读下去,之前总以为是阅读做的少了,现在看来原因并非如此简单。以前一直以为聚精会神是一种天赋,很羡慕那些学习时心无旁骛的同学,因为他们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可以培养的能力,以后我去课堂认真听课并不仅仅为了学习知识,更为了训练专注的能力。

我与老师之间是何种关系

回想我这十几年的学习生涯,老师的定位一直未变,可我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却一直在变,小学是保姆和幼儿,初中高中是狱长和犯人,到了大学我体验的则是餐馆与时刻的关系,不喜欢认真听讲,下课也懒得复习,只希望考试越好过越好。当我毕业时第一次来学校向学长问路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想在想来白白浪费四年时光。其实以前一直以为老师学生是园丁和花草的关系,学生就像没意识的花草一直等着老师无私奉献懒得自己吸取营养全靠园丁灌溉。看了博客才发先最好的师生关系确实应该是教练与学员。学员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而需要教练进行训练和监督。教练因为工作也会认真指导学员的训练,找出学员的错误。学员的成长离不开教练的监督与指导,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主动完成教练的任务。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员,能够在老师的课上得到应有的收获。

posted @ 2018-09-17 08:44  徐常实  阅读(222)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