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I作业06
一、表格
问题 | 答案 |
---|---|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II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19-1/homework/9885 |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 学习好C语言,熟练掌握编译代码的相关技巧,掌握C语言的精髓 |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 熟悉多分支结构、字符型数据类型和逻辑运算符 |
参考文献 | 百度百科,C语言程序设计 |
二、本周作业
1.PTA实验作业
1.1 题目名1 计算火车运行时间
题目内容:
本题要求根据火车的出发时间和达到时间,编写程序计算整个旅途所用的时间。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2个4位正整数,其间以空格分隔,分别表示火车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每个时间的格式为2位小时数(00-23)和2位分钟数(00-59),假设出发和到达在同一天内。
输出格式:
在一行输出该旅途所用的时间,格式为“hh:mm”,其中hh为2位小时数、mm为2位分钟数。
输入样例:
1201 1530
输出样例:
03:29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运用变量 了a,b,c,d;并且把这些变量都定义成了整型(int)
数据处理:采用了if-else语句,即如果分钟不够减则像前面的小时进行借一进行运算,否则就直接进行输出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1201 1530 | 03:29 | 验证题目所给数据 |
1359 1604 | 02:05 | 验证需要借位的数 |
2000 2019 | 00:19 | 验证同一小时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说明
1.编译错误:在编程最后一行增添上“return 0;”语句。
2.答案错误:把d=d+60与c=c-1进行位置互换。
3.答案错误:在else的语句中,输入c=c;d=d俩句语句
4.答案正确:。。。
1.2 题目2 奇偶分家
题目内容:
给定N个正整数,请统计奇数和偶数各有多少个?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N(≤1000);第2行给出N个非负整数,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先后输出奇数的个数、偶数的个数。中间以1个空格分隔。
输入样例:
9
88 74 101 26 15 0 34 22 77
输出样例:
3 6
1.2.1 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运用了变量 j,a,N,b,i;并且这些变量全部是整型变量。
数据处理:运用了for循环以及if-else语句,即如果能被二整除余数等于零则在偶数进行加一,否则就在奇数上加一。
1.2.2 实验代码截图
1.2.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9 88 74 101 26 15 0 34 22 77 | 3 6 | 验证题目所给数据 |
4 23 45 67 89 | 4 0 | 验证全是奇数情况 |
3 88 66 78 | 0 3 | 验证全是偶数情况 |
1.2.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说明
1.答案错误:在编程中增加if(N==0)语句和j==0;以及 a==0;语句。
2.答案错误:scanf("%d %d",&N,&b);语句改写成为scanf("%d",&N);以及scanf("%d",&b);语句;把 printf("%d ,%d",j,a);语句改成 printf("%d %d",j,a);语句。
3.答案正确:。。。。
2.代码互评
同学代码一:
自己代码一:
代码比较:
1.同学的代码是把小时和分钟运用了四个语句进行算出,而我只用了俩个语句即一个算小时一个算分钟。
2.同学在输出的时候运用了俩个printf语句即当需要借位时结果从第一个printf进行输出,而当不需要借位时则结果直接从第二个printf中进行输出;而我的则是在if-else中先进行判断最后通过一个printf进行结果的输出。
同学代码二:
自己代码二:
代码比较:
1.我们俩个所运用浮点型变量不一样,并且定义的变量也不一样,我定义了三个而他只定义了一个。。
2.在计算时间的时候我是先把骑车和走路的时间先分别算出来并记作t1和t2,然后在后续只需要比较t1和t2的大小就可以了;而同学的是把算时间和比较放在了一起了,这样就使得它的代码行比较少,也比较简洁。
3.学习总结
3.1 学习进度条
周/日期 | 这周所花的时间 | 代码行 | 学到的知识点简介 | 目前比较迷惑的问题 |
---|---|---|---|---|
第一周(9.19-3.27) | 四天 | 40 | Hello world编程和Markdown语法 | 对待大部分内容都不理解 |
第二周(9.25-10.4) | 四天 | 35 | 华氏度与摄氏度的转换 | 不理解数据类型 |
第三周(10.8-10.11) | 三天 | 90 | if-else语句、格式化输入语句 | 分不清整型变量和浮点型变量 |
第四周(10.15-10.17) | 三天 | 100 | 有关for循环体的运用 | 有时候不清楚循环体是什么 |
第五周(10.22-10.25) | 三天 | 130 | 使用自定义函数来编程和生成乘方表和阶乘表 | 不知道如何调试函数以及在哪里设置断点 |
第六周(10.30-11.2) | 四天 | 180 | 分支结构、字符型数据类型 | 对待字符型题目还是不能够准确理解 |
3.2 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
3.3 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
3.3.1 学习内容总结
3.3.2 学习体会
通过几周的学习让我对待这门课程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这几周中我们学习了for循环,scanf语句、if-else语句、数据类型以及自定义函数,学习了这些是我在写作业的时候更加的便利了。在最近的一周中我们学习了字符型数据也了解到了一些字符型常量的表达式,例如‘a’,'9'以及ASCⅡ字符集。但是目前为止我对待新学习的字符型变量在定义时用类型名char这一块还是不能理解什么意思,就像char op不明白它的具体用处。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之中我能够解答自己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