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节目创新编排的几个经验要点
1. 音乐结构、舞蹈创编、舞台效果成为古诗词综合表演的创编德重要元素。通过多学习欣赏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乐歌》,分析其表现手法及形式,仔细阅读《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及《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让学生小学生古诗词综合表演元素及表演形式的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使我了解到古诗词综合表演基本元素有音乐结构、舞蹈创编、舞台效果这三个大的方面,其中音乐结构又可以用多种风格和曲式结构,配器的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在我的论文《民族交响组歌《诗经五首》的音乐结构分析及配器的研究》中有详细的阐述。舞蹈创编是整个节目的新意所在,因此,在编排的整个过程中,舞蹈非常重要,不仅对于学生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于编舞者,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其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我的论文《古诗词综合表演《诗词联诵》编排要点攻略》中有体现。舞台效果是创编的“睛”,节目好不好看,最后都是要看效果,这其中,不仅对于演员的表情、演出服有要求,对于舞台灯光、背景、音响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想要创编出优秀的古诗文综合表演节目,以上所述均为必要条件。
2.古诗词表演的形式创编成为小学生古诗词综合表演创编构思的策略德重中之重。
一个好的古诗词综合表演创编节目,离不开巧妙地构思。那么,在构思中,首先确定的是演出形式,例如,我们是用歌表演的形式、还是用合唱的形式、还是用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呢?在我这一年的研究中,我发现,用歌表演+合唱+朗诵的形式是较多的,例如:《明日歌》、《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样一来,舞台效果较为丰富,给人以震撼的感觉。此外,用课本剧或者音乐剧的形式来表现,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通过综合的形式来表现,虽然对于创编者和演出者带来了难度,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表现形式,这种构思,让节目更为吸引人的眼球。
3、适合本校实际的古诗词综合表演特色资源开发研究
古诗词综合表演特色资源的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可以使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巨大的审美价值和潜在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营造浓郁书香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特色。
古诗词综合表演特色资源包括适合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材料的物质条件,即:各种社会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资源等。校内环境育人,校外实践成为学生古诗词表演的增强剂。校外实践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课外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信及自豪感有重要的意义。经过我们多番实践,徐州市新华书店礼堂,徐州市少工委会议室、铜山区清华中学礼堂都留下了学生们古诗词综合表演的身影。一说到茅村实验小学,就会提到他们的精彩节目:《诗词联诵》、《赋得古原草送别》、《踏雪寻梅》等。在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每一个参加演出的学生都感到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