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十三,十四章阅读笔记

(1)过程建模

DFD需求建模方法,也称为过程建模和功能建模方法,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广泛应用于各类软件及应用项目的开发中。DFD建模方法的核心是数据流,从应用系统的数据流着手以图形方式刻画和表示一个具体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流。DFD建模方法首先抽象出具体应用的主要业务流程,然后分析其输入,如其初始的数据有哪些,这些数据从哪里来,将流向何处,又经过了什么加工,加工后又变成了什么数据,这些数据流最终将得到什么结果。通过对系统业务流程的层层追踪和分析把要解决的问题清晰地展现及描述出来,为后续的设计、编码及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打下基础。

DFD方法由四种基本元素(模型对象)组成:数据流、处理、数据存储和外部项。

 

 

(2)数据建模

数据建模指的是对现实世界各类数据的抽象组织,确定数据库需管辖的范围、数据的组织形式等直至转化成现实的数据库。将经过系统分析后抽象出来的概念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后,在visioerwin等工具建立数据库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关系的过程·(实体一般是表)。

建模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包括:

确定数据及其相关过程(如实地销售人员需要查看在线产品目录并提交新客户订单)。

定义数据(如数据类型、大小和 默认值)。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使用业务规则和验证检查)。

定义操作过程(如安全检查和备份)。

选择数据存储技术(如关系、分层或索引存储技术)。

 

实际工作中,在概念建模阶段,主要做三件事:

1. 客户交流

2. 理解需求

3. 形成实体

这也是一个迭代,如果先有需求,尽量去理解需求,明白当前项目或者软件需要完成什么,不明白或者不确定的地方和客户及时交流,和客户double confirm过的需求,落实到实体(Package);但是好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先和客户交流,进而将交流结果落实到需求,之后进一步具体到实体;

 

(3)面向对象建模

1)建立域模型

1寻找类:在寻找类时有多种方法典型的是根据需求文档用“名词动词法”来寻找,找出备选类后再从中寻找出真正的类。(注意在用此方法时切记不要咬文嚼字专牛角尖在这里花费很长的时间)

2确定类之间的关联:这个过程是迭代的我们需要理清楚这些类之间的关系如关联、继承、聚合等然后通过UML记录下来。类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下子就能确定下来的是要慢慢完善的

3为类添加职责:这里就可以理解成为类添加所需要的属性和方法。

4域模型的详细度:这里不做太多要求可以写的很详细也可以写的简单写,可以把握好一个原则:只要能有利于团队更好的开发就是好模型。

2

3)要想做好需求分析光上面的用例是不够的还有写建模技术也要有如:协作图、顺序图和状态图

1协作图:是一种用以显示对象如何被协调在一起执行用例的图,用来识别协作完成给定业务的对象。

2顺序图:是一种用以显示用例对象之间消息顺序的图,他与协作图表达的信息是一样的知识显示的方式有差别。顺序图以图形化的方式强调消息的顺序,而非协作对象间的顺序。他和协作图统称为交互图。

3状态图:是一种用以显示对象在生命周期和转换期情况的图

 

posted on 2018-01-17 23:33  似水似墨  阅读(21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