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33):升职

  大功告成,刘备就开始论功行赏。由于张松和庞统都已不在人世,法正自然成了这次军事行动的第一功臣。于是,刘备封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也就是说,法正这时候是首都的市委书记兼市长了,这可是党政的一把手啊,确实地位崇高,要知道,他此前在刘璋手下只是担任一个代理军议校尉。

  尽管如此,但还是要说清楚,法正此时的地位和诸葛亮还是没法比的。诸葛亮的职务“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兵足食”。从诸葛亮这个职务来看,诸葛亮其时的权力相当大,他全面掌管处理刘备左将军府军政之事的重任,相当于刘备的总理(足兵足食)。

  首都的一把手和国务院总理,谁的官大,自然一目了然。

  虽然不能和诸葛亮比,但法正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得蜀之后全面用 人,各种人才都有了进升得用的机会,“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 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但诸葛亮显然意识到法正对他所形成的震慑和威胁了。他替刘备管日常行政事务;法正则担任最重要的地方官,负责地方各种事务。而对刘备的作用,则诸葛亮是股肱,法正是谋主,各有千秋。虽然两人具体管的事务都大大扩大,而从地位来言,诸葛亮是一如其旧,法正则大大提高。

  大家各得其所,而刘备唯独冷落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那个要FQ逃跑的许靖。大丈夫要打就打,要降就降,逃跑算什么本事?

  所以,刘备看不起许靖。就让他一边凉快去吧。

  这一点,刘备显然不如毛主席。毛主席主张的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打不过还硬撑着,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吗?

  法正又是怎么想的呢?

  刘璋投降前,许靖在那里当的是蜀郡太守。刘璋投降后,刘备以许靖叛主不忠而瞧不起他,不予任用。反倒是法正抢走了许靖的官位,刘备封他为蜀郡太守。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不知道法正此时做何感想?也许是觉得抢了人家的官位,有些不好意思;也许是觉得许靖还是能起到些作用,于是,他向刘备谏言,还是用许靖吧,毕竟这是个有话语权的时事评论家啊。

  法正的话是这么说的:“天下有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这意思是:许靖是拥有“虚誉”的知名人士,薄待他,有损新政权的形象。若对他加以礼遇,既可获得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又可招揽人心,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

  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和法正的意思保持一致,这在史书上的记载是不多见的,这就证明,刘备不用许靖确实不大合适。

  诸葛亮谏道:“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动宇内。”

  许靖此人的名气很大,又与魏国名士陈纪、袁涣、华歆、王朗亲善。诸葛亮本人也“皆为之拜”。

  于是,刘备采纳了诸葛亮和法正的意见。任用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刘备在东汉名义下的正式职衔只是左将军,故左将军长史即是刘备名义上的秘书长)。

  刘备为什么非要等到别人建议才任命许靖呢?难道仅仅是许靖逃跑觉得他对主子不忠吗?这恐怕说不通啊。

  要论对主子不忠,法正可是有过之而不及啊,在劝降刘璋的信笺里,连法正自己都承认了“获不忠之谤”。既然重用了法正,为什么不能用许靖呢?

  况且,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在政治和社会环境都不明朗的局面下,人家逃跑又有什么不行的呢?你刘备当初不也是在曹操手下担惊受怕,还得假装种菜才保住性命的嘛?最后还不是趁曹操疏忽之际,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吗?

  你可以跑,人家就不能跑吗?这显然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混帐逻辑。

  或者说,刘备本人对许靖并不了解,许靖的大半辈子都是颠沛流离,在动荡不安中度过的。

posted @ 2014-03-28 09:05  蚂蚁拉车  阅读(20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