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24):庆功

  而庞德公的影响也波及到了庞统。下面这个例子就可以管窥一二----
  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今天这个聚会,可是真让人高兴啊。
  庞统却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你这是侵略人家啊,不是干的什么好事啊。这有啥高兴的?
  刘备这时候也喝多了,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不但为自己找了一个典故当借口,还认为庞统出言不当,把他给轰出去了。
  于是庞统起身而退。但刘备冷静下来之后,马上后悔了,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军师呢?又让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下。
  庞统不看刘备,也不道歉,还是吧唧一口肉,滋溜一口酒。
  刘备又问庞统:“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刚才咱俩的对话,谁不对啊。庞统说:“君臣俱失。”----都不对啊。
  刘备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哈哈,道理大家都懂,青红皂白都能分清楚,只是,一到自己头上,就是说一套做一套了!
  不过,从这个小事可以看出来,法正和庞统还是有点区别的。法正这马仔当得更忠心,有什么让刘备不好意思干的勾当,他还能找些托辞,让刘备面子上过的去。虽然有些厚颜无耻。
  而庞统就不一样了,他是个直肠子,一不小心就把实话说起来了。
  看透不说透,才是好朋友。一个维护自己的面子,一个撕掉自己的遮羞布,你说刘备更喜欢谁呢?
  事实上,不仅庞统是这个脾气秉性,就连他儿子庞宏也这个德行。庞统死后,庞宏子承父业,当上了涪陵太守,也正是因为轻傲权贵而受到排挤,卒于任上。
  刘备当初假惺惺地说他和刘璋是兄弟,但刚拿下刘璋的涪城,第二天就大摆宴席庆功,这一下让这个披着羊皮的狼露出了本来面目。
  既然庞统不赞成刘备行“非仁者之兵”,先前为什么要帮刘备出谋划策打刘璋呢?由此看出庞统是一个受过传统忠义情节教育的儒士,他受正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不 能接受背信弃义兄弟相残的事情,但是他又不得不为在刘备政治集团里谋得一席之地,而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帮助刘备行“非仁者之兵”。
  从才能来看,法正和庞统应该是不相上下,因为此前他们为刘备出谋划策,都是异口同声,不约而同。但从两人的为人处事的原则看,庞统更单纯,更朴钝。法正则更能察言观色,了解刘备的心思。
  而从作用来看,法正和庞统则有些雷同。毕竟,诸葛亮已经占了一个位置,那是专门唱主旋律的,剩下那些不好说不好办的事情,还要有人干啊。法正和庞统就只能从事这些偷鸡摸狗助纣为虐的角色了。
  但从实际情况看,庞统虽然比法正小三岁,但毕竟名声在外,“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况且庞统比法正更早加入刘备集团,论功行赏他也是在法正之前。
  而随着刘备和刘璋一次又一次的交锋,法正的优势也越发明显了。他在刘璋手下蜗居了十余年啊,他对自己的第一任老板太了解了, 这一切,正好为第二任老板刘备所用。
  刘备的人马一路高歌猛进,涪城破,开始攻打雒城了。这时候,成都已经岌岌可危了!刘璋的部属郑度就献了一条坚壁清野的计策。
  郑度的建议是:“悬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尽驱巴西、梓潼民纳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 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擒耳”。
  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
  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用它来对付刘备显然是一个高招。毕竟,这是人家刘璋的地盘,刘璋如果就跟他耗着,不打,时间长了,刘备的军需物资都成问题,自然就自乱阵脚,到那时候,谁胜谁败就一目了然了

posted @ 2014-03-26 10:36  蚂蚁拉车  阅读(26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