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5):最满意的作品

  于是,范冉一次又一次谢绝了对方的盛情邀请。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法真就是陶渊明那样逃迹的隐士,他只想在山林中尽情高歌,不想和扰攘争夺勾心斗角的政治有任何关联。
  深隐故居,啸傲山林,来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不是挺好的生活吗?为什么要去与达官贵人交往,浪费光阴,徒费心机,察言观色,小心翼翼,最终还不知要落下个怎样的下场。

  不仅学问大,口碑好,法真还有一个慧眼识英雄,识荆棘于草莽的大能耐。

  法雄当年为南郡太守,有一年岁末,到了向朝廷举荐人才的时候了,可难坏了法雄。
  前面已经说过,法雄秉性耿直严厉,对手下的散吏要求十分苛刻,所有的人都是言听计从,奉命行事,很难有大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性情和才华。
  到了选拔人才的时候,法雄自己也为难,平时那些手下都谨小慎微,一模一样的就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虽然十步之内有芳草,但法雄还真没在意发掘他们的潜能。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在法雄看来,这些手下也就适合做些工兵的角色,好好干活还可以,但都不是创造性的人才。但事到如今,事情摆在这里,就是瘸子里面挑将军,也要找一个出来啊。
  法雄左思右想也拿不定主意。就在这个时候,法真从老家千里迢迢赶来,来看望父亲。
  法雄很喜欢这个天资聪慧生性淡泊的儿子。既然拿不定主意,干脆就来试试儿子的眼光。
  于是,法雄就让法真挨个儿见见这些散吏,从中选优举一位孝廉。
  法真接下了这个任务,却不肯面见那些人。因为要看到他们的本色和本质,就不能掺杂表演和作秀的成分,那样就不真实,也不准确了。
  法真觉得,在考场上看不出这些人的真面目,反倒会给他们提供一个粉饰的机会。于是,在父亲召集这些人开会的时候,他就不声不响换上下人的衣服,扒着衙门窗口偷看这些散吏的言行举止。
  三天后,法真带着他挑选出的候选人来见父亲了。
  法雄定睛一看,这个人竟然是平日里唯唯诺诺,最不起眼的胡广。
  尽管半信半疑,但法雄还是给足了儿子的面子,为胡广办了一个“察孝廉”的资格,送往京师。
  胡广果然没有辜负法真的眼光,一鸣惊人,他的试卷在皇上看过之后,被评为“天下第一”,不久便授职尚书郎。后又升任尚书仆射,参与国家决策。任职期间,“柔而不乱,文而有体,忠贞之性,忧公如家”,因此在朝野享有很高的声望。
  当时流传着一句话:“万事不理问件始(胡广字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胡广历事东汉的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为官三十多年,可谓六朝元老。他清廉正直,明辨是非,不畏权势,一心匡扶东汉的时局。
  在法氏父子的举荐下得以进入中央,胡广也属于法氏故吏,这份恩情在东汉是有父子君臣之义的。胡广也没有忘记这份知遇之恩。《全后汉文》中的《征士法高卿碑》,是流传下来的唯一一篇胡广为人所作的碑文,文中表示了他对法氏父子的感激之情。
  法真深隐山林,却又德行高洁,人们都把他尊称为“玄德”。这似乎就在冥冥之中注定了他的孙子后来和刘备的一段缘分。按照时间来推算,刘备出生的时候,法真已经61岁,早已名满天下。或许正是出于对法真的敬仰,刘备的字才取之为玄德。
  这也是后话,暂时不表。
  和前面两位比起来,法正的父亲法衍就要逊色不少了。尽管也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但他没有继承老爸的道路和处事原则。他觉得当一个隐士,太辛苦太清贫太寂寞了。
  法衍抵挡不了功名利禄和风花雪月的诱惑,重新走上仕途,但他的成绩和资质就比他的爷爷差了很多。
  虽然一直在官场上厮混,历任司徒椽、廷尉左监,但也仅此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法衍一生中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法正。
  葛优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有记者问他的父亲葛存壮:“你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葛存壮微微一笑:“不是别的,是我的儿子,葛优。”
  当时如果有人这样追问法衍“你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的话,或许法衍会像葛存壮那样笑答:“不是别的,是我的儿子,法正。”
posted @ 2014-03-19 18:36  蚂蚁拉车  阅读(27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