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ps说明:以下命令均以华为交换机为例 一、基于组的隔离 特点 :基于隔离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vlan的使用(可以使用任意VLAN) 优点 :配置方便, 传输业务无限制 。 缺点 :同一交换机不同隔离组间会存在干扰。 场景 :访问设备的同时向设备打流 测试场景举例 :测试时需要访问设备反复在设备中修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29 11:03 Peter·X 阅读(8915) 评论(0) 推荐(2) 编辑
摘要: 一、ebtables 是什么?   ebtables和iptables类似,都是Linux系统下网络数据包过滤的配置工具。 为什么叫 配置工具 呢?   是因为他们只制定规则,具体的实施者是内核!也就是说过滤功能是由内核底层提供支持的,这两个工具 只是负责制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28 15:23 Peter·X 阅读(24440)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 TCP拥塞算法详解 ps:详解TCP拥塞算法就是为了说明瓶颈所在。 先解释一下概念: 拥塞: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出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 拥塞窗口:以字节为单位,表示能通过的数据报的个数 TCP传统拥塞控制算法(参考TCP/IP详解一卷) 传统拥塞控制算法有四个阶段 慢开始 由小到大逐渐增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01 20:56 Peter·X 阅读(119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ping命令:因特网包探索器。本文主要通过路由器两端不同网段PC互ping来讲解三层转发流程。 例子:PC-A是如何 ping 通 PC-C 的,有几种情况? 说明:1、在条件1阶段PC-C不会刷新arp表,因为PC-C并没有收到ARP请求! 2、三层转发中如果PC-A 到 PC-C 必须设置静态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01 09:46 Peter·X 阅读(120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一、什么是TCP加速? TCP加速就是在高时延链路提高吞吐量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二、为什么需要对TCP进行加速? 1、传统的TCP拥塞控制算法并不适用于高时延、高误码的链路。 2、随着web元素的丰富,用户量的增加对交互时延和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3、对资源和合理配置,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的需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31 17:17 Peter·X 阅读(639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二、二层转发原理 2、VLAN转发原理及流程 说明:为了解决转发原理(一)中提到的802.1d存在的问题,就引入了VLAN技术(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技术。通过vlan划分广播域解决802.1d的问题。 特点:①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任意通信。 ②不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18 15:01 Peter·X 阅读(193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问题描述: 使用仪表同时打三条流,每条流有不同的DCSP,在经过Linux TC时会出现优先级调度的现象。(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 预期结果与实际有差异,三条流在同一TC队列中,队列内部按照原理应该自由竞争,而不是优先级调度。(自由竞争流量会有波动且不会导致其中一条无法传输) 问题调查: 1、使用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18 10:27 Peter·X 阅读(40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一、什么是二层转发? 二层转发就是基于MAC地址进行数据包转发。 详解: 1、二层指的就是网络七层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2、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叫 -- 帧 以太帧格式 前两个字段分别是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第3个字段是2字节的类型字段,用来标识上一层是什么协议(0x800:IP协议,0x08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03 11:28 Peter·X 阅读(1397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什么是RFC 2544?网络设备性能测试的一组指标,包括吞吐率、时延、丢包率、背靠背。 * * * 吞吐率(Throughput). 定义:被测设备在不丢包的情况下,所能转发的最大数据流量。通常使用每秒钟通过的最大的数据包数或者字节数来衡量。· 作用:反映被测试设备所能够处理(不丢失数据包) 的最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18 19:56 Peter·X 阅读(163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以前仅了解过VUE但没有真正上手过,现在因为工作需要准备再近几个月里系统的学习一下这款超火的前端框架,希望大佬们指教。 平时比较喜欢使用vscode ,就在网上查了下搭建指南,记录一下我的搭建过程 1、登录node官网下载 https://nodejs.org/en/ 2、安装node 后查看 no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09 18:12 Peter·X 阅读(610) 评论(0) 推荐(1)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