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 HTTP 协议

通过请求和响应的交换达成通信

HTTP 协议和 TCP/IP 协议族内的其他众多的协议相同,用于客户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请求

HTTP 协议规定,请求从客户端发出,最后服务器端响应该请求并返回。换句话说,肯定是先从客户端开始建立通信的,服务器端在没有接收到请求之前不会发送响应。

下面则是从客户端发送给某个 HTTP 服务器端的请求报文中的内容。

起始行开头的GET表示请求访问服务器的类型,称为方法(method)。

随后的字符串 /index.htm 指明了请求访问的资源对象,也叫做请求 URI(request-URI)。

最后的 HTTP/1.1,即 HTTP 的版本号,用来提示客户端使用的 HTTP 协议功能。

综合来看,这段请求内容的意思是:请求访问某台 HTTP 服务器上的 /index.htm 页面资源。

请求报文是由请求方法请求 URI协议版本可选的请求首部字段内容实体构成的。

响应

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会将请求内容的处理结果以响应的形式返回。

在起始行开头的 HTTP/1.1 表示服务器对应的 HTTP 版本。

紧挨着的 200 OK 表示请求的处理结果的状态码(status code)和原因短语(reason-phrase)。

下一行显示了创建响应的日期时间,是首部字段(header field)内的一个属性。

接着以一空行分隔,之后的内容称为资源实体的主体(entity body)。

响应报文基本上由协议版本状态码(表示请求成功或失败的数字代码)、用以解释状态码的原因短语可选的响应首部字段以及响应实体构成。

HTTP 是不保存状态的协议

HTTP 是一种不保存状态,即状态(stateless)协议

HTTP 协议自身不对请求和响应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保存。也就是说在 HTTP 这个级别,协议对于发送过的请求或响应都不做持久化处理。

使用 HTTP 协议,每当有新的请求发送时,就会有对应的新响应产生。

协议本身并不保留之前一切的请求或响应报文的信息。这是为了更快地处理大量事务,确保协议的可伸缩性,而特意把 HTTP 协议设计成如此简单的。

HTTP 虽然是无状态协议,但为了实现期望的保持状态功能,例如保持登录状态,引入了 Cookie 技术。有了 Cookie 再用 HTTP 协议通信,就可以管理状态了。

请求 URI 定位资源

HTTP 协议使用 URI 定位互联网上的资源。正是因为 URI 的特定功能,在互联网上任意位置的资源都能访问到

 

告知服务器意图的 HTTP 方法

GET获取资源

GET 方法用来请求访问已被 URI 识别的资源。指定的资源经服务器端解析后返回响应内容。也就是说,如果请求的资源是文本,那就保持原样返回;如果是像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那样的程序,则返回经过执行后的输出结果。

POST传输实体主体

POST 方法用来传输实体的主体。虽然用 GET 方法也可以传输实体的主体,但一般不用 GET 方法进行传输,而是用 POST 方法。虽说 POST 的功能与 GET 很相似,但 POST 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取响应的主体内容

PUT传输文件

PUT方法用来传输文件。就像 FTP 协议的文件上传一样,要求在请求报文的主体中包含文件内容,然后保存到请求 URI 指定的位置。

但是,鉴于 HTTP 的 PUT 方法自身不带验证机制,任何人都可以上传文件 , 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一般的 Web 网站不使用该方法。

HEAD获得报文首部

HEAD 方法和 GET 方法一样,只是不返回报文主体部分。用于确认URI 的有效性及资源更新的日期时间等

DELETE删除文件

DELETE 方法用来删除文件,是与 PUT 相反的方法。DELETE 方法按请求URI 删除指定的资源。

但是,HTTP的 DELETE 方法本身和 PUT 方法一样不带验证机制,所以一般的 Web 网站也不使用 DELETE 方法。

OPTIONS询问支持的方法

OPTIONS 方法用来查询针对请求 URI 指定的资源支持的方法

TRACE追踪路径

TRACE 方法是让 Web 服务器端将之前的请求通信环回给客户端的方法。发送请求时,在 Max-Forwards 首部字段中填入数值,每经过一个服务器端就将该数字减 1,当数值刚好减到 0 时,就停止继续传输,最后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端则返回状态码 200 OK 的响应。

客户端通过 TRACE 方法可以查询发送出去的请求是怎样被加工修改 / 篡改的。这是因为,请求想要连接到源目标服务器可能会通过代理中转,TRACE 方法就是用来确认连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操作。

 但是,TRACE 方法本来就不怎么常用,再加上它容易引发 XST(Cross-Site Tracing,跨站追踪)攻击,通常就更不会用到了。

 

CONNECT要求用隧道协议连接代理

CONNECT 方法要求在与代理服务器通信时建立隧道,实现用隧道协议进行 TCP 通信

主要使用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和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传输层安全)协议把通信内容加 密后经网络隧道传输。

持久连接节省通信量

HTTP 协议的初始版本中,每进行一次 HTTP 通信就要断开一次 TCP 连接。

使用浏览器浏览一个包含多张图片的 HTML页面时,在发送请求访问 HTML页面资源的同时,也会请求该 HTML页面里包含的其他资源。因此,每次的请求都会造成无谓的 TCP 连接建立和断开,增加通信量的开销。

持久连接(长连接)

为解决上述 TCP 连接的问题,HTTP/1.1 和一部分的 HTTP/1.0 想出了持久连接(HTTP keep-alive)的方法。

持久连接的特点是,只要任意一端没有明确提出断开连接,则保持 TCP 连接状态

持久连接的好处在于减少了 TCP 连接的重复建立和断开所造成的额外开销,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载。

另外,减少开销的那部分时间,使 HTTP 请求和响应能够更早地结束,这样 Web 页面的显示速度也就相应提高了。

在 HTTP/1.1 中,所有的连接默认都是持久连接,但在 HTTP/1.0 内并未标准化。

管线化

持久连接使得多数请求以管线化(pipelining)方式发送成为可能

从前发送请求后需等待并收到响应,才能发送下一个请求。管线化技术出现后,不用等待响应亦可直接发送下一个请求。

这样就能够做到同时并行发送多个请求,而不需要一个接一个地等待响应了。

使用 Cookie 的状态管理

Cookie 技术通过在请求和响应报文中写入 Cookie 信息来控制客户端的状态。

HTTP 是无状态协议,它不对之前发生过的请求和响应的状态进行管理。也就是说,无法根据之前的状态进行本次的请求处理。

无状态协议当然也有它的优点。由于不必保存状态,自然可减少服务器的 CPU 及内存资源的消耗。

假设要求登录认证的 Web 页面本身无法进行状态的管理(不记录已登录的状态),那么每次跳转新页面不是要再次登录,就是要在每次请求报文中附加参数来管理登录状态。

保留无状态协议这个特征的同时又要解决类似的矛盾问题,于是引入了 Cookie 技术。

Cookie 会根据从服务器端发送的响应报文内的一个叫做 Set-Cookie 的首部字段信息,通知客户端保存 Cookie。当下次客户端再往该服务器发送请求时,客户端会自动在请求报文中加入 Cookie 值后发送出去。

服务器端发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 Cookie 后,会去检查究竟是从哪一个客户端发来的连接请求,然后对比服务器上的记录,最后得到之前的状态信息。

posted @ 2022-01-26 21:19  邢韬  阅读(4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