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编程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虽然没有什么十足的长进,但是也开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即单纯机械的学习课本上的语句、关键词、算法,但是没有思想。在老师的推荐下开始阅读这本周爱民先生的《大道至简》,因为自己本身经验有限,学到的东西可能也比较浅显,但是自我感触很多。感觉自己相对以前对编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之后编程多了一些期待。

在第一章节作者用多个例子阐述“编程的精义”,先用愚公移山的例子来引出编程的精义——顺序、分支和循环,又提到每个人只要不删先天智障或是后天懒惰,都是可以学会写程序的。我觉得作者是想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都在运用着逻辑思维,在日常中也都要运用到顺序、分支和循环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到编程时,不过是对象和问题发生了变化。

让我感触最深的章节是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初看标题不禁哂笑,我觉对称得上是个懒人了,我也有造就方法的潜能呀。作者用愚公“碎石击壤”和李冰“积薪烧之”做对比,体现李冰“懒人自有妙法”,但实际这并不是懒,而是李冰作为团队领袖每日的观察思考实践得出的“聪明人的巧招”。人的精力终归是有极限的。任务的长度也是有长度周期的,提出新的方法,解决的僵尸影响做事成效的根本问题。愚公的方法可行,是因为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尽矣,低效率的本质无法改变。在我的日常编程中也常会有新奇的点子冒出,但是我总会选择用最基本,最无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将那些新奇,可能会更优质的解法省略遗忘,这是懒。我也总是在编程时,因为对齐、空格、书写格式需要修改等等事情大发牢骚,这也是懒。我已经有基础的懒特性了,如果我能进一步观察、思考,试着用实现新奇的点在,用新奇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是用时间矫正自己的编程习惯,甚至是自己自学做出自动整理代码的小程序(当然网上有现成的可以下载使用),我也可以成为李冰一样的懒人造就方法的案例了吧。懒人应该是不甘在机械的操作中浪费生命,而选择更好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勤快人也不应该就傻傻的对每一个同样的问题重复操作,提纲挈领,找到更好的方法,这是需要修炼的,也是我向往的。

至于之后的团队工作的章节,在这一年里尚没有在编程中遇到合作的任务,但是结合之前的调研活动,对于“团队分工和合作”我也是要学习的。个人能力最强的人,未必适合当团队的队长,管理人员即使在基层工作中出力甚微,也不能小觑。我曾经历过一次惨痛的团队工作的失败,我作为队长,最初先是把所有的工作揽在自己身上,没有给队员一点实际任务,而是简单的说给我打下手就行,之后我果然累到崩溃。再之后,我选择分配任务,但是我又不放心每个人是否真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开始干涉每个人的任务,导致任务进度缓慢,再之后我开始失去耐心,只做自己那份工作,对于工作分配、汇总、检查都毫不在意,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的任务超时,只能放弃。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有一点点的问题,更多的是队员的不知进取。从此看来,我还不适合做一名管理人员。分工一定要明确,而不是弹性。管理人员是做管理,而不是做伯乐。我和赞同,无比赞同!

这些之外,关于失败、关于思想和思考、关于编程和工程。阅读之后我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但确实因为个人经验不足,我的感觉还不是十分深刻,我会带着这些思考迎接新的学习,新的任务。相信之后再读,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