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学习笔记】【数学】数列
【数学】数列
数列
概念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数称为数列。例如:\(2,4,6,8,10…\)
其中,\(a_1\) 表示首项,\(a_n\) 表示第 \(n\) 项。
分类
- 递增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一项的数列。即 \(a_{n+1} > a_n,n \in \mathrm{N^*}\)。
- 递减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一项的数列。即 \(a_{n+1}<a_n,n\in \mathrm{N^*}\)。
- 常数列(常数数列):各项都相等的数列。
- 摆动数列:有些项大于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前一项的数列。
等差数列
概念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d\) 的数列。即:
其中 \(d\) 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等差中项
若 \(x,A,y\) 是等差数列,则 \(A\) 为 \(x\) 和 \(y\) 的等差中项(平均数),即 \(A = \dfrac{x+y}{2}\)。
公式
通项公式
变形:等差数列的项数 = \(\dfrac{末项 - 首项}{公差} +1\)。
前 \(n\) 项和
性质
性质一
适用范围:①题目中存在 \(a_m+a_n\) 的形式;②\(m+n\) 为偶数。
内容:
\(\{a_n\}\) 是等差数列,且 \(m,n,p,q \in \mathrm{N^*}\),则:
其中,左右两边必须保证项数一致。
推论:若 \(m=n\),则 \(2a_m = a_p + a_q\)。即下标之和的平均数为偶数时,对应项之和等于平均数对应项的二倍。
本质:相当于将两项变为一项,起到了「消元」的作用。
注意:\(2a_m = a_p + a_q\),不要丢掉 \(a_m\) 前面的系数 \(2\)。
性质二
适用范围:①等差数列的项数 \(n\) 是奇数;②同时出现 \(S_n\) 和 \(a_n\) 的问题。
内容:
在等差数列 \(\{a_n\}\) 中,若 \(n\) 为奇数,则 前 \(n\) 项和 \(=\) 项数 \(\times\) 中间项,即:
注意:不要丢掉 \(a_{\frac{n+1}{2}}\) 前的系数 \(n\)。
性质三
适用范围:①题目中只出现 \(S_k\)(即不出现 \(a_k\));②题目中给定的 \(S_k\) 中下标 \(k\) 存在倍数关系。
本质:将等差数列每 \(k\) 个数分成一组,则相邻两组的和之差形成的数列为等差数列。
内容:
若等差数列 \(\{a_n\}\) 的前 \(n\) 项和为 \(S_n\),则 \(S_k,S_{2k}-S_k,S_{3k}-S_{2k},\cdots(k \in \mathrm{N^*})\) 成等差数列, 公差为 \(k^2d\)。
注意:是相邻两组的和之差形成的数列为等差数列,而非相邻两组的和形成的数列。
从函数观点看等差数列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特殊之处在于 \(n \in \mathrm{N^*}\)。
通项
即当 \(d\ne 0\) 时,\(a_n\) 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其中 \(d\) 是它的一次项系数。
所以当题目给定 \(a_n = kn + b\) 时,\(d=k,a_1-d = b\)。
前 \(n\) 项和
即当 \(d\ne 0\) 时,\(S_n\) 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且不含常数项。
令 \(\dfrac{d}{2} = A,a_1 -\dfrac{d}{2} = B\)。所以若 \(S_n = An^2 + Bn \iff S_n\) 为等差数列 \(\{a_n\}\) 的前 \(n\) 项和,即所有的 \(S_n\) 都可以写成 \(An^2 + Bn\) 的形式,能写成 \(A_n^2+Bn\) 的 \(S_n\) 也一定是某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适用范围:若题目中只出现 \(S_n\),可设 \(S_n = An^2 + Bn\) 求解。
对于涉及到 \(S_n\) 的正负问题:
有
因为 \(n\in \mathrm{N^*}\),所以当 \(A_n + B >0\) 时,\(S_n > 0\);当 $A_n + B < 0 $ 时,\(S_n < 0\)。
例 1:设等差数列 \(\{a_n\}\) 的前 \(n\) 项和为 \(S_n\),若 \(S_6 > S_7 > S_5\),则满足 \(S_n S_{n+1} <0\) 的正整数 \(n\) 的值是多少。
设 \(S_n = An^2 + Bn = n(An + B)\)。则:
所以 \(S_{13} = 13(13A +B)<0,S_{12} = 12(12A + B)>0\),所以 \(S_{12} \cdot S_{13} <0\),所以符合条件的 \(n=12\)。
例 2:设等差数列 \(\{a_n\}\) 的前 \(n\) 项和为 \(S_n\),若 \(S_n = m,S_m = n\),且 \(n\ne m\),则 \(S_{m+n}\) 是多少。
设 \(S_n = An^2 + Bn\),则:
\((2) - (1)\) 得:
所以
解题方法
基本量法
将题目中所有的信息全部用 \(a_1\) 和 \(d\) 这两个基本量表示,一般利用以下两个公式:
性质法
根据每条性质的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性质求解问题。
等比数列
概念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等于同一个非零常数 \(q\) 的数列。即:
其中 \(q\) 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注意:等比数列中没有 \(0\)(分母不为 \(0\)),且公比 \(q\) 不为 \(0\)。
所以在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时,需要确认等比数列中是否可能出现 \(0\)。
隐藏条件:等比数列中所有的奇数项都是同号的,所有的偶数项也都是同号的。
这个性质在求等比中项的正负时会用到。例如:已知 \(a_1 = 1,a_9 = 16\),所以 \(a_5^2 = 16\)。由于 \(a_5\) 与 \(a_1\) 和 \(a_9\) 同号,所以 \(a_5 = 4\)。
等比中项
若 \(x,G,y\) 是等比数列,则 \(G\) 为 \(x\) 和 \(y\) 的等比中项,即 \(G^2 = xy\)。
公式
通项公式
前 \(n\) 项和
前 \(n\) 项积
对于涉及到积的最值问题:一般判断积的最值都只需要找到何时 \(a_n >1\) 或 \(a_n<1\),其中间的下标即为使得等比数列前 \(n\) 项积最大/最小的位置。
增减性
对于等比数列 \(\{a_n\}\) 的首项为 \(a_1\),公比为 \(q\)。
判断数列增减性的常见方法是判断 \(a_{n+1} - a_n\) 的符号,那么有:
有以下几种情况:
- 当 \(q=1\) 时,\(\{a_n\}\) 是常数列;
- 当 \(q<0\) 时,\(\{a_n\}\) 是摆动数列;
- 当 \(q > 0\) 且 \(q \ne 1\) 时:
- 当 \(a_1(q-1) >0\),即 \(a_1>0,q>1\) 或 \(a_1 <0,0<q<1\) 时,\(\{a_n\}\) 是递增序列;
- 当 \(a_1(q-1)<0\),即 \(a_1 >0,0<q<1\) 或 \(a_1 <0,q>1\) 时,\(\{a_n\}\) 是递减序列。
性质
性质一
适用范围:①题目中存在 \(a_m\cdot a_n\) 的形式;②\(m+n\) 为偶数。
内容:
\(\{a_n\}\) 是等差数列,且 \(m,n,p,q \in \mathrm{N^*}\),则:
其中,左右两边必须保证项数一致。
推论:若 \(m=n\),则 \(a_m^2 = a_p \cdot a_q\)。即下标之和的平均数为偶数时,对应项之积等于平均数对应项的平方。
本质:相当于将两项变为一项,起到了「消元」的作用。
注意:\(a_m^2 = a_p \cdot a_q\),不要丢掉 \(a_m\) 前面的系数 \(2\)。
性质二
适用范围:①题目中只出现 \(S_k\)(即不出现 \(a_k\));②题目中给定的 \(S_k\) 中下标 \(k\) 存在倍数关系。
本质:将等比数列每 \(k\) 个数分成一组,则相邻两组的和之差形成的数列为等比数列。
内容:
等比数列 \(\{a_n\}\) 的前 \(n\) 项和为 \(S_n\)。若 \(S_k,S_{2k}-S_k,S_{3k}-S_{2k},\cdots(k\in \mathrm{N^*})\) 其中没有 \(0\),则 \(S_k,S_{2k}-S_k,S_{3k}-S_{2k},\cdots(k\in \mathrm{N^*})\)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 \(q^k\)。
注意:是相邻两组的和之差形成的数列为等比数列,而非相邻两组的和形成的数列。
从函数观点看等比数列
通项
即当 \(q>1\) 且 \(q \ne 1\) 时,\(a_n\) 是一个指数函数。
前 \(n\) 项和
令 \(\dfrac{a_1}{q-1} = A\)。所以当 \(q\ne 1\) 时,若 \(S_n = Aq^n -A(A\ne 0) \iff S_n\) 为等比数列 \(\{a_n\}\) 的前 \(n\) 项和,即所有的 \(S_n\) 都可以写成 \(Aq^n -A(A\ne 0)\) 的形式,能写成 \(Aq^n -A(A\ne 0)\) 的 \(S_n\) 也一定是某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适用范围:若题目中只出现 \(S_n\),可设 \(S_n = Aq^n -A(A\ne 0)\) 求解。
注意:利用该式求解时,\(q\ne 1\)。
例:等比数列 \(\{a_n\}\) 的前 \(n\) 项和为 \(S_n\),若 \(S_3 = 2,S_6 = 18\),则 \(\dfrac{S_{10}}{S_{5}}\) 是多少。
根据 \(S_3 = 2,S_6 = 18\),得 \(q\ne 1\)。
设 \(S_n = Aq^n - A = A(q^n - 1)\),则:
且
\(\dfrac{(2)}{(1)}\) 得:
注意:计算时尽量能化简则化简后再计算。例如 \(\dfrac{A(q^{10} - 1)}{A(q^5 - 1)} = q^5 +1\)。
解题方法
基本量法
三种转化方式:
- 转化为 \(a_1\) 和 \(q\);
- 转化为已知的 \(a_i\) 和 \(q\)。
- 转化为下标最小的 \(a_i\)。
注意:等比数列中均转化为 \(a_1\) 和 \(q\) 计算量可能较大,所以有时候需要根据题目考虑选择另外两种转化方式。
解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 等比数列中将表达式中的 \(a_1\) 提出来是个较为常见的技巧。例如 \(a_1+a_2 = 12 \to a_1(1+q) = 12\)。
- 等比数列中告诉某两个与 \(a\) 有关的等式,可以考虑「先相除后约分」,即将两等式中的公因式提出来(例如 \(a_1\)),然后将两等式相除,再约分之后求解。
- 注意看题目问的是 \(a_n\) 还是 \(S_n\),不要弄混。
- 遇到「取整函数」,可考虑求出结果为整数的项的下标,然后求解。
等差等比拓展
题型一:等差(比)中项判定等差(比)数列
等差中项判定等差数列
若
则说明 \(\{a_n\}\) 是等差数列。
补充:等差中项的性质也可以写成 \(a_n + a_{n+2} = 2a_{n+1},n\in \mathrm{N^*}\),也能推出等差数列。
等比中项判定等比数列
若
则说明 \(\{a_n\}\) 是等比数列。
题型二:\(a_{m+n}\) 型数列
类型一
若数列 \(\{a_n\}\) 满足:
那么有:
即 \(\{a_n\}\) 是公差和首项相等的等差数列。
类型二
若数列 \(\{a_n\}\) 满足:
那么有:
即 \(\{a_n\}\) 是公比和首项相等的等比数列。
题型三:两个数列的项
问题:求解两个数列通过变化(公共项或一个数列减去另一个数列中的项)得到的新数列相关的问题。
求解思路:
- 若得到的新数列是特殊数列或存在明显规律的问题:直接求解。例如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也构成等差数列,并且其公差是两个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其手相可通过列举法得到;
- 若不存在明显规律:观察新数列中的项是由给定的两个数列的哪些项组成的,在根据已知的两个数列的性质求解问题。
数列增减性
判断方法
- 求出通项公式,将数列看成函数来判断:其增减性与函数相同;
- 利用数列增减性的定义,即求出 \(a_{n+1} - a_{n}\) 的正负:若 \(a_{n+1} - a_n >0\),则是递增数列;若 \(a_{n+1} - a_n < 0\),则是递减数列。
其中若题目未知通项公式,一般采用第二种方法求解。
注意:第二种方法求解增减性时,可能要判断数列中任意一项 \(a_n\) 与某个常数的大小关系,可考虑「基本不等式」。
应用
- 直接已知数列求数列增减性。注意:若要求的数列是分式,可考虑「分离常数」求解函数增减性。
- 已知数列求数列最值。注意:求解最大值时,最后一个 \(a_{n+1} > a_n\) 的 \(n\) 并不是使得 \(a_n\) 最大的 \(n\),使得 \(a_n\) 最大的 \(n\) 是 \(n+1\)。
- 已知数列的增减性求数列中某参数的取值范围。
根据递推公式求 \(a_n\)
求通项公式 \(a_n\) 的三种常见考法
- 已知 \(\{a_n\}\) 是等差或等比,求 \(a_n\):直接套公式。
- 已知 \(\{a_n\}\) 的递推公式,求 \(a_n\)。
- 已知 \(S_n\) 求 \(a_n\)。
累加法
适用范围:已知 \(a_{n+1} - a_n = f(n)\)。
注意:这里的 \(a_{n+1} - a_n\) 表示的是类似的形式,而不一定是 \(a_n\)。例如 \(\dfrac{1}{a_{n+1}} - \dfrac{1}{a_n}\) 也是可以的。
求解方法:
根据
对其求和得到:
注意:最后一定要验证 \(a_1\) 是否满足上式。
累乘法
适用范围:已知 \(\dfrac{a_{n+1}}{a_n} = f(n)\)。
求解方法:
根据
对其求积得到:
注意:最后一定要验证 \(a_1\) 是否满足上式。
构造法
构造类型已知
问题类型:一般第一问需证明某数列 \(\{b_n\}\) 是等差/等比数列(即已知构造数列),其中 \(b_n\) 与 \(a_n\) 有关,第二问需根据第一问求出 \(\{a_n\}\) 的通项公式。
注意:写 \(b_{n-1}\) 时,要把 \(b_n\) 与 \(a_n\) 的关系式中所有的 \(n\) 都换成 \(n-1\)。
求解步骤:
-
根据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出 \(\{b_n\}\) 是等差/等比数列。
- 确定目标:即确定要证明的式子为常数。尽量采用「设计谁就求与谁有关的式子」,例如题目的条件中若同时出现 \(a_n\) 和 \(a_{n+1}\) 就求与 \(a_n\) 和 \(a_{n+1}\) 有关的式子。
- 消元:消去式子中的 \(a_n\) 或 \(a_{n-1}\) 得到常数。消元时如果遇到分式可以考虑先通分,可能可以简化运算。
注意:等比数列除了证明 \(\dfrac{b_n}{b_{n-1}}\) 为常数之外,还应该证明 \(b_n \ne 0\);此时只需要证明首项 \(b_1\) 不等于 \(0\) 即可。
-
根据 \(b_n\) 为特殊数列,求出其通项公式,再根据 \(b_n\) 与 \(a_n\) 的关系得到 \(a_n\) 的通项公式。即:先求等差/等比,再求原数列。
注意:求 \(b_n\) 的通项公式时,代入的是 \(b_1\) 而不是 \(a_1\)。
构造类型未知
问题类型:未知需要构造的数列,求 \(\{a_n\}\) 的通项公式。
不动点法
适用范围:已知 \(a_{n+1} = pa_n + q\),其中 \(p,q\) 为常数,且 \(p \ne 1,q\ne 0\);即 \(a_{n+1}\) 是有关 \(a_n\) 的一次函数。
求解步骤:
令 \(x = px +q\),解出 \(x\),即 \(x = \dfrac{q}{1-p}\)。注意:这里是模仿形式,而非换元。
在 \(a_{n+1} = pa_n + q\) 的等号两边,同时减去 \(x\)。
即转化为
化简得到
从而得到构造数列 \(\{a_n -x\}\),验证 \(a_1\ne 0\),从而得到数列 \(\{a_n - x\}\) 是等比数列。
求出数列 \(\{a_n - x\}\) 的通项公式,转化得到 \(\{a_n\}\) 的通项公式。
注意:其中第一步不需要写在卷子上,第二步和第三步需要写在卷子上。
分子常数项为 \(0\) 的分式型数列
适用范围:已知 \(a_{n+1} = \dfrac{ a_n}{p a_n + 1}\),其中 \(p\) 为常数,且 \(p \ne 0\)。
求解步骤:
给 \(a_{n+1} = \dfrac{ a_n}{p a_n + 1}\) 整体取倒数,即:
对等号左边分式拆分,得:
从而构造出数列 \(\left\{\dfrac{1}{a_n}\right\}\) 为等差数列。
求出数列 \(\left\{\dfrac{1}{a_n}\right\}\) 的通项公式,转化得到 \(\{a_n\}\) 的通项公式即可。
拓展——与不动点法的结合
已知 \(a_{n+1} = \dfrac{k a_n}{p a_n + q}\),其中 \(k,p,q\) 为常数,且 \(k,p,q \ne 0\)。
同上述求解步骤可以得到:
\[\dfrac{1}{a_{n+1}} = \dfrac{pa_n + q}{k a_n} \Longrightarrow \dfrac{1}{a_{n+1}} = \dfrac{p}{k} - \dfrac{q}{ka_n} \]我们令 \(b_n = \dfrac{1}{a_n}\),则:
\[b_{n+1} = \dfrac{p}{k} - \dfrac{q}{k}b_n \]从而可以转化为「不动点法」求解出数列 \(\{b_n\}\) 的通项公式,再转化得到 \(\{a_n\}\) 的通项公式。
\(a_{n+1} = pa_n + q^n\) 型数列
适用范围:已知 \(a_{n+1} = pa_n + q^{n}\),其中 \(p,q\) 为常数,且 \(p \ne 1,q\ne 0\);
注意:
- 这里的 \(q^n\) 是一个形式,表示以常数为底,幂中含有 \(n\)。即幂不一定非得是 \(n\),例如 \(q^{n+1}\) 也可以用此方法求解。
- 此类型的数列不能用「不动点法」求解,因为利用不动点法最终得到的形如 \(a = kb\)(\(k\) 为常数,\(a,b\) 为含有 \(a_n\) 和 \(a_{n+1}\) 的多项式)中,\(a\) 和 \(b\) 应该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后两项,但事实上此类型的数列化简后得到的并非同一个数列的前后两项。
求解方法:
给 \(a_{n+1} = pa_n + q^n\)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q^n\),得到:
令 \(b_n = \dfrac{a_n}{q^n}\),则:
那么有:
从而可以转化为「不动点法」求解出数列 \(\{b_n\}\) 的通项公式,再转化得到 \(\{a_n\}\) 的通项公式。
注意:当 \(p = q\) 时,第一步转化过后就可以得到 \(\dfrac{a_{n+1}}{q^n} = \dfrac{a_n}{q^{n-1}} + 1\),从而令 \(b_n = \dfrac{a_n}{q^{n-1}}\),此时 \(\{b_n\}\) 直接可以看出是等差数列,当作等差数列求解。
\(a_{n+1} = pa_n + Xn + Y\) 型数列
适用范围:已知 \(a_{n+1} = pa_n + Xn + Y\),其中 \(p,X,Y\) 为常数,且 \(p \ne 1,X\ne 0\);
注意:此类型的数列不能通过上一类数列的方法求解,如果利用上一类数列的方法两边同时除以 \(n+1\),会得到 \(b_n = \dfrac{a_n}{Xn + Y}\),而等号左边会变成 \(\dfrac{a_{n+1}}{Xn + Y}\),无法变成 \(b_{n+1} = \dfrac{a_n}{Xn + Y +1}\) 的形式,因为 $Xn + Y +1 $ 和 \(X_n+Y\) 没有倍数关系。
思路:
构造数列 \(\{a_n + xn + y\}\),使得它是公比为 \(p\) 的等比数列。
所以
将 \(a_{n+1}\) 用 \(pa_n + Xn + Y\) 替换,即
那么
按照 \(n\) 整理得
该式对于任意 \(n \in \mathrm{N^*}\) 均成立,那么有
所以
所以需要给原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构造数列 \(\{a_n + xn + y\}\) 求解。
求解步骤:
给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dfrac{X}{p-1} n + \dfrac{X}{(p-1)^2} + \dfrac{X+Y}{p-1}\),得到
其中 \(x,y\) 的含义与上述思路中相同。
验证 \(a_1 +x + y \ne 0\),则可以得到数列 \(\{a_n + xn + y\}\) 是个公比为 \(p\) 的等比数列。
根据等比数列可以求得其通项公式,从而转化为 \(\{a_n\}\) 的通项公式。
注意:此类题目一般以证明题的形式出现,即证明 \(\{a_n + xn + y\}\) 为等比数列。
奇偶项数列
问题特征:数列奇数项和偶数项各有各的规律,一般需要分开来求。
已知邻项和
求解步骤:
-
首先将邻项和变成隔项差:即把 \(a_n + a_{n+1}\) 转化成 \(a_{n+2} - a_n\),分成奇数项和偶数项然后各自计算。
-
分开求奇偶项:注意 \(a_{2n-1}\) 是奇数项的第 \(n\) 项,\(a_{2n}\) 是偶数项的第 \(n\) 项。
-
求 \(a_n\):先求偶数项,再利用递推公式 \(a_n + a_{n+1}\) 求奇数项。
求偶数项 \(a_n\) (\(n\) 为偶数)的方法:
- 设 \(n = 2k\),则 \(a_n\) 为偶数项的第 \(k\) 项。
- 直接求 \(a_n\)(\(n\) 为偶数):偶数项的第 \(\dfrac{n}{2}\) 项。
注意:
- 偶数项的首项是 \(a_2\);
- 利用通项公式求解时,注意公式里的 \(n\) 是项数。
已知邻项积
求解步骤:
-
首先将邻项积变成隔项商:即把 \(a_n a_{n+1}\) 转化成 \(\dfrac{a_{n+2}}{a_n}\),分成奇数项和偶数项然后各自计算。
-
分开求奇偶项:注意 \(a_{2n-1}\) 是奇数项的第 \(n\) 项,\(a_{2n}\) 是偶数项的第 \(n\) 项。
-
求 \(a_n\):先求偶数项,再利用递推公式 \(a_n a_{n+1}\) 求奇数项。
求偶数项 \(a_n\) (\(n\) 为偶数)的方法:
- 设 \(n = 2k\),则 \(a_n\) 为偶数项的第 \(k\) 项。
- 直接求 \(a_n\)(\(n\) 为偶数):偶数项的第 \(\dfrac{n}{2}\) 项。
其他类型
也可以分开求奇偶项,然后求出偶数项的通项公式,再转化成奇数项的通项公式即可。
注意:利用偶数项通项公式计算奇数项通项公式时,尽量通过 \(a_{n+1}\) 求 \(a_n\),而不是通过 \(a_{n-1}\) 求 \(a_n\)。因为用 \(a_{n-1}\) 求得的结果不包含 \(a_1\),需要特判 \(a_1\)。
根据 \(S_n\) 求 \(a_n\)
通用公式:
题型一:已知 \(S_n\)
先分段,再检验:\(a_n\) 需分成 \(n=1\) 和 \(n \ge 2\) 两类分别计算,最后需要验证两类是否合并。
计算技巧:
当题目中出现了 \(a^n\) 和 \(a^{n-1}\) 可以互相转化:\(a^n = a\cdot a^{n-1}\)。
注意:若 \(a_1\) 可以合并到 \(n\ge 2\) 的情况中去,则 \(a_1 = S_1 - S_0\),即 \(S_0 = 0\)。所以可以通过计算 \(S_0\) 是否为 \(0\) 判断能否合并。若 \(S_0 = 0\),则可以合并;若 \(S_0 \ne 0\),则不能合并。
可以发现,等差和等比数列的 \(S_n\) 均满足 \(S_0 = 0\),所以等差和等比数列的 \(a_n\) 不需分段。
题型二:已知与 \(\{a_n\}\) 有关的其他数列 \(\{b_n\}\) 的 \(S_n\)
根据 \(\{b_n\}\) 的 \(S_n\) 求出 \(\{b_n\}\) 的通项公式,再根据两数列的关系转化得到 \(\{a_n\}\) 的通项公式。
题型三:已知 \(S_n\) 与 \(a_n\) 的关系
称题目中告诉的 \(S_n\) 与 \(a_n\) 的关系式为「有关 \(S_n\) 的关系式」。
方法一——消去 \(S_n\)
适用范围:\(n \ge 2\) 时,直接将有关 \(S_n\) 和 \(S_{n-1}\) 的两个关系式作差,用 \(a_n\) 消去 \(S_n\) 后简单变形即可求出 \(a_n\)。
求解:
仍然是先分段,再检验。
-
当 \(n=1\) 时,可直接将 \(S_n\) 与 \(a_n\) 关系式中 \(S_1\) 用 \(a_1\) 替换,解有关 \(a_1\) 的方程得到 \(a_1\)。
-
当 \(n \ge 2\) 时,可将有关 \(S_n\) 和 \(S_{n-1}\) 的两个关系式作差,再用 \(a_n\) 替换 \(S_n - S_{n-1}\) 消去 \(S_n\),化简得到一个 \(a_n\) 的递推公式,再根据递推公式求出通项公式。
-
检验 \(n=1\) 的情况是否可以包含进 \(n \ge 2\) 的情况里,若可以,则合并。
注意:
得到的 \(a_n\) 的递推公式需要注意 \(n \ge 2\) 不能忽略。当题目求得的是 \(a_{n+1}\) 与 \(a_n\) 的关系式时,例如得到 \(a_{n+1} = 2a_n\),得到的规律应该是「从第二项起,\(a_n\) 是等比数列」,而非「\(a_n\) 是等比数列」。
对于此类数列,得到的通项公式应该以 \(a_2\) 作为首项计算,最后再判断 \(a_1\) 是否可以合并进去。或者也可以直接判断 \(a_2\) 和 \(a_1\) 是否满足递推公式,若满足,可直接以 \(a_1\) 为首项计算通项公式。
对于第二步化简得到 \(a_n\) 的递推式的过程中,若遇到较为复杂,或次数较高的式子,优先考虑因式分解。
方法二——消去 \(a_n\)
适用范围:\(n \ge 2\) 时,直接难以作差或作差较为复杂。
求解:
可以考虑消去 \(a_n\),即将关系式中的 \(a_n\) 直接用 \(S_n - S_{n-1}\) 替换,变成只剩下 \(S_n\) 的关系式。
\(\{S_n\}\) 可以视为一个数列,有关 \(S_n\) 的关系式实际上可以看作 \(S_n\) 的递推公式,所以可以根据 \(S_n\) 的递推公式求出 \(S_n\) 的通项公式,再利用 \(S_n - S_{n-1}\) 或直接代入题目中告诉的关系式求 \(a_n\) 的通项公式。
题型四:已知 \(S_n\) 与 \(S_{n+1}\) 的关系(即关系式中只含 \(S_n\))
称题目中告诉的 \(S_n\) 与 \(S_{n+1}\) 的关系式为「有关 \(S_n\) 的关系式」。
方法一
仍然是先分段,再检验。
- 当 \(n = 1\) 时,在有关 \(S_1\) 的关系式中,将 \(S_1\) 和 \(S_2\) 用 \(a_1\) 和 \(a_1 + a_2\) 替换,根据 \(a_1\) 已知,可以求得 \(a_2\)。
- 当 \(n \ge 2\) 时,将有关 \(S_n\) 和 \(S_{n+1}\) 的关系式相减,再将 \(S_{n+1}-S_n\) 和 \(S_n - S_{n-1}\) 用 \(a_{n+1}\) 和 \(a_n\) 替换,得到有关 \(a_n\) 的递推式,再根据递推公式求出通项公式。
- 检验 \(n=1\) 的情况是否可以包含进 \(n \ge 2\) 的情况里,若可以,则合并。
注意:这里对于 \(n=1\) 的情况作用是求 \(a_2\),所以 \(n=1\) 不一定是用来求 \(a_1\) 的。
方法二
\(\{S_n\}\) 可以视为一个数列,题目中告诉的有关 \(S_n\) 的关系式实际上可以看作 \(S_n\) 的递推公式,所以可以根据 \(S_n\) 的递推公式求出 \(S_n\) 的通项公式,再求 \(a_n\) 的通项公式。
题型四:已知 \(T_n\) 和 \(a_n\) 的关系
其中 \(T_n\) 表示数列 \(\{a_n\}\) 的前 \(n\) 项积,求 \(T_n\)。
则:
求解:
仍然是先分段,再检验。
-
当 \(n=1\) 时,可直接将 \(T_n\) 与 \(a_n\) 关系式中 \(a_1\) 用 \(T_1\) 替换,解有关 \(T_1\) 的方程得到 \(T_1\)。
-
当 \(n \ge 2\) 时,可将 \(a_n\) 用 \(\dfrac{T_n}{T_{n-1}}\) 表示,代入到题目给定的关系式中,得到一个关于 \(T_n\) 的递推式,根据递推式可以求出 \(T_n\) 的通项公式。
-
检验 \(n=1\) 的情况是否可以包含进 \(n \ge 2\) 的情况里,若可以,则合并。
当然也可以求出 \(a_n\) 的通项公式。所以 \(a_n,S_n,T_n\) 的通项公式都是可求的。
数列求和
可以求和的数列
- 等差/等比数列 \(\to\) 公式法。
- 等差 \(\times\) 等比型数列 \(\to\) 错位相减法。
- 可以裂项的数列(分式型数列居多)\(\to\) 裂项相消法。
错位相减法
等差 \(\times\) 等比数列
若 \(\{a_n\}\) 是等差数列,\(\{b_n\}\) 是等比数列且 \(q \ne 1\),则 \(\{a_n \cdot b_n\}\) 为等差 $\times $ 等比数列。
即:
则 \(\{c_n\}\) 是等差 \(\times\) 等比数列。
若 \(q =1\),则 \(\{c_n\}\) 为等差数列。
错位相减法的步骤
首先写出 \(S_n\) 的表达式和 \(qS_n\) 的表达式(错位书写):
\((1) - (2)\) 得:
所以:
经过计算可得到 \(S_n\) 的表达式。
易错点及注意事项
- 书写 \(S_n\) 以及 \(qS_n\) 时注意保留指数形式,即保留 \(q^n\)。
- 两式作差时注意最后一项的符号,是减还是加。
- 对中间的等比数列求和时,注意项数:如果不包含第一项一般都是 \(n-1\) 项,如果包含则一般是 \(n\) 项。
- 求 \(S_n\) 时最后一定要除以前面的系数 \(1-q\)。
- 可以通过 \(S_1 = a_1\) 检验计算。
小结论:
任何一个等差 \(\times\) 等比型数列 \(a_n = (an + b)\cdot q^n(q \ne 1)\),其前 \(n\) 项和 \(S_n\) 一定可以写成一个 等差 \(\times\) 等比 \(+\) 常数 的形式,即 \(S_n = (An + B)\cdot q^n + C\)。
根据此可以通过 \(S_0,S_1,S_2\) 建立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出 \(A,B,C\),求得 \(S_n\)。
注意:
- 等差 \(\times\) 等比型数列的形式统一,所以其 \(S_0 = 0\)。
- 根据计算可得,对于所有的等差 \(\times\) 等比型数列,都有 \(C = -B\)。
- 考试时使用此方法,可仍用「错位相减法」的步骤书写,最后直接写出 \(S_n\) 的结果。
裂项相消法
定义:将一个数列的第 \(n\) 项 \(a_n\) 写成另外一个数列 \(\{b_n\}\) 中某两项的差(例如 \(b_n - b_{n+1}\))叫做裂项。
目的:在求和时将中间的项消去简化运算。
适用范围:题目给定形如 \(\dfrac{C}{A \times B}\) 的式子/数。
方法:
技巧:
- 有的时候裂项可以先提出前面的系数,例如 \(a_n = \dfrac{2}{3n(n+1)} = \dfrac{2}{3}\times \dfrac{1}{n(n+1)} = \dfrac{2}{3} (\dfrac{1}{n}- \dfrac{1}{n+1})\)。
- 若 \(\dfrac{1}{A}\) 和 \(\dfrac{1}{B}\) 是同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则整理消元时可以邻项相消。若并非相邻的两项,一般只能隔项相消。
- 隔项相消的一个不容易出错的方法是:将所有符号相同的项放在一起分成两类(或将所有的加法放在一起,减法放在一起),则加法和减法里公共的部分即可消去。
- 有时候将分母中两个式子 \(A\) 和 \(B\) 同时乘上 \(-1\) 计算更方便(见下方 例 1)。
- 有时可以考虑提出分母中某项的系数,并且可能上下可以同时约去某个多项式使得 \(\dfrac{C}{B-A}\) 成为常数(见下方 例 2)。
- 直接裂项无法处理的时候,可以考虑「先猜后证」。猜想时可观察原式分子的特点进行猜测,比如与 \(2^n\) 有关或带根号等(见下方例 3)。
- 对于分母上有带根的式子,可以考虑「分母有理化」后再处理计算。
例 1:
有时候将下方两个式子同时乘上 \(-1\) 计算更方便。
例 2:
有时可以考虑提出某项的系数,并且可能上下可以同时约去某个多项式使得 \(\dfrac{C}{B-A}\) 成为常数。
例 3:
直接拆分成 \(\dfrac{1}{n+1} - \dfrac{1}{n+2}\) 显然不成立,考虑「先猜后证」。
考虑拆得的两个分式分母仍然为 \(n+1\) 和 \(n+2\),由于原分式分子与 \(2^n\) 有关,可考虑拆分为与 \(2^n\) 有关的同一个数列的两项,则猜想 \(\dfrac{2^n}{n+1} - \dfrac{2^{n+1}}{n+2}\),验证:
发现为原分式的相反数。那么考虑微调,即:
注意先猜后证不应该写在考试卷子上。
注意:
- 需要判断 \(\dfrac{1}{A}\) 和 \(\dfrac{1}{B}\) 是否为同一个数列的某两项,只有他们在同一个数列中,裂项才是有效的裂项。
- 一般让 \(A < B\),因为这样得到的 \(\dfrac{1}{A} - \dfrac{1}{B}\) 是一个正数,不会出现负号,容易计算。
- 裂项后要检查其系数 \(\dfrac{C}{B-A}\) 是否为常数,只有它是常数,对于每一项都可以提出 \(\dfrac{C}{B-A}\),这样的裂项才是有效的裂项。
求和的常见考法
绝对值求和
问题模型:求某个数列 \(\{a_n\}\) 的绝对值数列 \(\{|a_n|\}\) 的 \(S_n\)。
求解:
- 判断正负:判断什么时候 \(a_n > 0\),什么时候 \(a_n <0\);
- 分段计算:从正负分解处分段计算 \(S_n\),最后再考虑是否能合并。
注意:对于第一步判断正负时,对于不容易判断正负的数列,可以先列举几项观察规律然后再证明,证明时可将证明对象拆分。比如我们要证明当 \(n \ge 3\) 时,\(b_n >0\),可以证明 \(b_3 >0\),且 \(n \ge 3\) 时单调递增。
分组求和
问题模型:将两个类型不同的数列合为一个数列(相加或相减),求其 \(S_n\)。
求解:将两个数列分开求和再合并。
奇偶项求和
正负交替型
问题特征:奇数项和偶数项一正一负排列的数列。
求解方法:
- 错位相减法:这样的数列一般是等差 \(\times\) 等比数列,可直接转化为错位相减法求解。
- 奇偶分离法(通用方法):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开,奇数项一起求,偶数项一起求。
- 并项求和法:将相邻两项相加求解,一般相加后有一些规律,例如相邻两项之和为定值等。最后再将相加后得到的每两项的和相加求解。
一般来说「并项求和法」运算较为简便,应优先考虑。若不能使用「并项求和法」,应考虑「奇偶分离法」求解。「错位相减法」一般相比其他两者计算量较大,不推荐使用。
奇偶分离型
问题特征: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是两个不同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
求解方法:
将奇数项和偶数项的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求和再相加。
注意:此类求和方法与前文提到的分组求和不同。
分组求和是将两个数列 \(\{a_n\}\) 和 \(\{b_n\}\) 相加之后得到一个新的数列 \(\{a_n + b_n\}\),其求和是 \(\{a_n\}\) 的所有项与 \(\{b_n\}\) 的所有项之和。
而这里的求和对象,是指奇数项是某个数列 \(\{a_n\}\) 的所有奇数项,偶数项也是另一个数列 \(\{b_n\}\) 的所有偶数项,其求和是 \(\{a_n\}\) 的所有奇数项与 \(\{b_n\}\) 的所有偶数项之和。
所以需要注意对 \(\{a_n\}\) 的奇数项求和不能当成直接对前 \(n\) 项求和来计算。若 \(\{a_n\}\) 是等差/等比数列,则需要注意新数列的公差(公比)。
其它类型的数列求和
遇到比较不常规的数列,可以考虑多列举几项数列中的项,观察规律再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