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非接触式IC的联系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3. 阅读器(Reader):读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射频识别应用占据的频段或频点在国际上有公认的划分,即位于ISM波段之中。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902~928MHz,2.45GHz,5.8GHz等。

       电子标签根据商家种类的不同能储存从512字节到4兆不等的数据。标签中储存的数据是由系统的应用和相应的标准决定的。例如,标签能够提供产品生产,运输,存储情况,也可以辨别机器,动物和个体的身份。这些类似于条形码中存储的信息。标签还可以连接到数据库,存储产品库存编号,当前位置,状态,售价,批号的信息。相应的,射频标签在读取数据时不用参照数据库可以直接确定代码的含义。

       电子标签依据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微波电子标签。依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信用卡标签、线形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圆形标签及特殊用途的异形标签等。

       非接触式IC卡是RFID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利用RFID的低频应(125KHZ~13.56MHZ)。通常是在门禁、考勤、电子计费、电子钱包、停车场收费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低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米。

       而RFID的产品还有中高频和超高频的。例如:433MHZ、915MHZ、2.45GHZ、5.8GHZ等,中高频产品的特点是读写距离远(增加到4~6米)、可多个标签同时读写等,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仓储管理、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安全管理等领域。

posted @ 2012-07-12 19:55  Dample  阅读(57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