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学习笔记贰

第四天

1.数值类型(部分):
布尔类型,整型,浮点型。
整型:python的整型结合了整型和长整型。所以python很方便进行大数运算。
浮点型:小数类型,python区分整型和浮点型根据小数点。有小数点是浮点型,没有小数点是整型。
布尔类型:表示真(True),假(False)。也是一种特殊的整形。True=1,False=0. (python中可以把True 和False当作1和0参与计算。但是实际上是不妥的。不要在实际应用中这样做。)

2.e记法(科学计数法):
用来表示特别大或者特别小的数。
eg:a=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5
print(a)
2.5e-27

eg:1.5e11
150000000000.0
15e10
150000000000.0

3.数据类型转换:
3.1. 转换为字符串:str()
3.2. 转换为整数:int()
3.3. 转换为浮点型:float()
3.1.1 字符串转换为整数的时候字符串必须是数字。无法完成 int('小甲鱼') 会报错。
eg: str(5.99) 的结果为'5.99';
str(5e19) 的结果为:'5e+19';
3.2.1 python处理浮点型转化为整数的时候是正数是向下取整的。对于负数则刚好相反 —— 是向上取整。
eg: int(5.99) 的结果为5 ;
3.2.2 四舍五入的简易写法:int(x+0.5)
“四舍五入”结果为:5,int(5.4+0.5) == 5
“四舍五入”结果为:6,int(5.6+0.5) == 6
3.3.1 转化浮点型的时候:
eg: float('520') 的结果为 520.0;
float(520) 的结果为: 520.0;

4.获取关于类型的信息
4.1 type()
eg: type('520') 的结果为 <class 'str'>
type(520) 的结果为 <class 'int'>
type(True) 的结果为 <class 'bool'>
type(5e15) 的结果为 <class 'float'> 注:e记法就是浮点型的一种。

4.2 isinstance()
isinstance('520',str) #两个参数,第一个为要判断类型的内容或者变量,第二个为要判断的类型。如果内容或者变量符合对应的类型则返回 True 反之返回 False。
4.3 对于 type() 和 isinstance() 建议使用 isinstance(),因为它的返回结果比较直接,另外 type() 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5.Python3 可以给变量命名中文名
Pyhton3 源码文件默认使用utf-8编码(支持中文)。

6.isdigit
Python中 isdigit() 方法检测字符串是否只由数字组成。
s 为字符串

s.isalnum()   所有字符都是数字或者字母,为真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s.isalpha()所有字符都是字母,为真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s.isdigit()所有字符都是数字,为真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s.islower()所有字符都是小写,为真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s.isupper()所有字符都是大写,为真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s.istitle()  所有单词都是首字母大写,为真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s.isspace()所有字符都是空白字符,为真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例如:
>>> s = 'I LOVE FISHC'
>>> s.isupper()
>>> True

7. 补充知识点
Python数据类型转换
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数据内置的类型进行转换,数据类型的转换,你只需要将数据类型作为函数名即可。
以下几个内置的函数可以执行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这些函数返回一个新的对象,表示转换的值。

函数                          描述
int(x [,base])              将x转换为一个整数
long(x[, base] )          将x转换为一个长整数
float(x)                       将x转换到一个浮点数
complex(real[, imag]) 创建一个复数
str(x)                          将对象 x 转换为字符串
repr(x)                        将对象 x 转换为表达式字符串
eval(str)                      用来计算在字符串中的有效Python表达式,并返回一个对象/td][/tr]
tuple(s)                       将序列 s 转换为一个元组
list(s)                          将序列 s 转换为一个列表
set(s)                         转换为可变集合
dict(d)                        创建一个字典。d 必须是一个序列(key, value)元组。
frozenset(s)               转换为不可变集合
chr(x)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字符
unichr(x)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Unicode字符
ord(x)                         将一个字符转换为它的整数值
hex(x)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十六进制字符串
oct(x)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八进制字符串

8.改进游戏

import random

times = 3
secret = random.randint(1,10)

print('------------------猜猜猜------------------')
guess = 0
print("不妨猜一下我现在心里想的是哪个数字:", end=" ")

while (guess != secret) and (times > 0):
    temp = input()
    
    if temp.isdigit():
        guess = int(temp)
        if guess == secret:
            print("我草,你是我心里的蛔虫吗?!")
            print("哼,猜中了也没有奖励!")
        else:
            if guess > secret:
                print("哥,大了大了~~~")
            else:
                print("嘿,小了,小了~~~")
            if times > 1:
                print("再试一次吧:", end='')
            else:
                print("机会用光咯T_T")
    else:
        print("抱歉,您的输入有误,请输入一个整数:", end='')

    times = times - 1 # 用户每输入一次,可用机会就-1

print("游戏结束,不玩啦^_^")

第五天

1.算数操作符:
+ - * / % ** //
加 减 乘 除 取余 幂运算 地板除


2. 加减乘除 地板除
eg:a = 5
a = a +3
a += 3
a = 11
b = 3
b -= 1
b = 2
a = b = c = d = 10
a += 1 a=11
b -= 3 b=7
c *= 10 c=100
d /= 8 d=1.25
地板除法:整数除以整数,默认返回一个整数类型。(向下取整)也就是丢掉多余的小数。

在python3除法已经是真正的除法了,/是直接的除法不再是地板除法。在python中 //执行的则是地板除法。

地板除法例子:
eg:

10//8 #结果是1
3.0//2 #结果是1.0

3. %求余:
eg:

5%2 #结果是1
11%2 #结果是1

4. **幂运算:
eg:

3**2 #结果是9
3**5 #结果是243

5.优先级问题:

所以先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里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eg:-3 * 2 + 5 / -2 -4 #结果是-12.5

比较操作符比逻辑操作符优先级高
eg:3 <4 and 4 < 5 #结果是True

- 被当做负号使用的时候是一元操作符(单目操作符)

幂运算操作符比其左侧的一元操作符优先级高,比其右侧的一元操作符优先级低。
eg: -3 ** 2 #结果是-9
-(3 ** 2) #上式解释为本式
3 ** -2 #结果是0.1111111111111111
3 ** (-2) #上式解释为本式

6.比较操作符:

7.逻辑操作符:

and:左侧右侧同时为真。(True)则结果为真(True)。
or :只需要左边或者右边两边任意一边为真(True)那么结果为真(True)。两边同时为假(False)时,结果才为假(False)。
not:操作符是一元操作符。只有一个操作数,做取反操作。
eg:not False #结果是True
not True #结果是False
not 0 #结果是True
not 4 #结果是False (非0的数默认为True)

在python还可以这样写:
eg:3 < 4 < 5 #结果是True

被解释为:3 < 4 and 4 < 5

逻辑操作符优先级 not > and >or 。

第六天

0.了不起的分支和循环
判断:该不该做某事。if else
循环:持续的做某事。while
1.
● —按照100分制,90分以上成绩为A,80到90为B,60到80为C,60以下为D,写一个程序,当用户输入分数,自动转换为ABCD的形式打印。
● 解题方案:
一method1.py
一method2.py
一method3.py

method1.py :

score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分数:'))
if 100 >= score >= 90:
print('A')
if 90 > score >= 80:
print('B')
if 80 > score >= 60:
print('C')
if 60 > score >= 0:
print('D')
if score < 0 or score > 100:
print('输入错误!')


method2.py:

score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分数:'))
if 100 >= score >= 90:
print('A')
if 90 > score >= 80:
print('B')
if 80 > score >= 60:
print('C')
if 60 > score >= 0:
print('D')
if score < 0 or score > 100:
print('输入错误!')

 

method3.py:

score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分数:'))
if 100 >= score >= 90:
print('A')
if 90 > score >= 80:
print('B')
if 80 > score >= 60:
print('C')
if 60 > score >= 0:
print('D')
if score < 0 or score > 100:
print('输入错误!')

 

比较 method1.py,method2.py,method3.py 的优劣势
逻辑上: method2.py==method3.py
elif == else if
体现了:python两大特性:简洁,可读性好

method1.py 把输入的值判断五次,事实上如果输入的是 98,输出 A,后面的完全可以不用再判断了。判断后面四次完全是在浪费 CPU 的时间。
method2.py , method3.py 的效率是 method1.py 的4倍。

2. Python可以有效避免“悬挂else”
● 什么叫“悬挂else”?
● 我们举个例子,初学C语言的朋友可能很容易被以下代码欺骗:

if ( hi > 2 )
if ( hi > 7 )
printf(“好棒!好棒!”);

else
printf(”切~”);

 

看起来下面的 else 应该是和 if ( hi > 2 ) 匹配。但是实际上 C 语言有就近匹配原则,下面的 else 应该和 if ( hi > 7 ) 相匹配。
而 python 没有悬挂 else 的问题。
python 强制规定必须要正确对齐缩进否则无法运行,python 让程序员决定 else 属于哪个 if。
通过限制选择,减少不确定性。

3. 条件表达式(三元操作符)

● 有了这个三元操作符的条件表达式,你可以使用一条语句来完成以下的条件判断和赋值操作:

x , y = 4 , 5
if x < y :
small = X
else:
small = y

 

● 例子可以改进为:

small = x if x < y else y

 

语法:x if 条件 else y

三元操作符(三目操作符)实际上是看这个操作符有几个操作数。
赋值号有两个操作数就是二元操作符。
减号只有一个操作符就是一元操作符。
三元操作符就是有三个操作数。
(818)python作者推崇简洁的编程理念,很长一段时间python没有三元操作符概念,他觉得三元操作符会使得程序结构变得非常复杂。
但是 python 社区小伙伴表达了极大的诉求,所以最后还是加上了。大概是2.5的时候加入的。

4. 断言(assert)
● assert 这个关键字我们称之为“断言”, 当这个关键字后边的条件为假的时候,程序自动崩溃并抛出AssertionError的异常。
举个例子:
>>> assert 3 > 4

●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 Ta 在程序中置入检查点,当需要确保程序中的某个条件一定为真才能让程序正常工作的话,assert关键字就非常有用了。
与其让错误的条件导致程序后面会出现莫名其妙的 bug 或者崩溃不如在错误条件出现的时候自爆并捕捉合理的处理。

第七天

0. while 循环
while 条件:
循环体

注:在条件为真的时候执行某一段指定的代码。直到条件为假。

1. for 循环
● 虽然说 Python 是由 C 语言编写而来的,但是 Ta 的 for 循环跟 C 语言的 for 循环不太一样,Python 的 for 循环显得更为智能和强大!

● 语法:
for 目标 in 表达式:
循环体

注:python 的 for 循环可以调用迭代器的 next() 方法,会自动的去捕获StopIteration()这个异常,并结束循环。
小甲鱼提到的以后会讲的:'列表',‘元组’。
标准数据类型:
在内存中存储的数据可以有多种类型。

例如,一个人的年龄可以用数字来存储,他的名字可以用字符来存储。

Python 定义了一些标准类型,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
Python有五个标准的数据类型:
● Numbers(数字)
● String(字符串)
● List(列表)
● Tuple(元组)
● Dictionary(字典)

2. 例子:
0.

favourite='FishC'
for i in favourite:
print(i,end=' ')

#结果:F i s h C

 

1.

member=['子鹿','小布丁','黑夜','迷途','怡静']
for each in member:
print(each,len(each))
#结果:子鹿 3
#小布丁 3
# 黑夜 2
# 迷途 2
# 怡静 2

3. range()
● 语法: range( [strat,] stop[, step=1] )
— 这个BIF有三个参数,其中用中括号括起来的两个表示这两个参数是可选的。
— step=1 表示第三个参数的值默认值是1。
— range这个 BIF 的作用是生成一个从 start 参数的值开始到 stop 参数的值结束的数字序列。

4. 例子:
1.

range(5)
#结果:range(0, 5)

 

2.

list(range(5))
#结果:[0, 1, 2, 3, 4]

 

3.

for i in range(5):
print(i)
#结果:0
#1
#2
#3
#4

 

4.

for i in range(2,9):
print(i)
#结果:2
#3
#4
#5
#6
#7
#8

 

5.

for i in range(1,10,2):
print(i)
#结果:1
#3
#5
#7
#9

 

6.

for num in range(10,20): # 迭代 10 到 20 之间的数字
for i in range(2,num): # 根据因子迭代
if num%i == 0: # 确定第一个因子
j=num/i # 计算第二个因子
print ('%d 等于 %d * %d' % (num,i,j))
break # 跳出当前循环
else: # 循环的 else 部分
print (num, '是一个质数')
#结果:10 等于 2 * 5
#11 是一个质数
#12 等于 2 * 6
#13 是一个质数
#14 等于 2 * 7
#15 等于 3 * 5
#16 等于 2 * 8
#17 是一个质数
#18 等于 2 * 9
#19 是一个质数

 

4. 补充知识点:字符串格式化
1.字符串

print ("His name is %s"%("Aviad"))
#结果 His name is Aviad

 

2.整数

print ("He is %d years old"%(25))
#结果 He is 25 years old

 

3.浮点数

print ("His height is %f m"%(1.83))
#结果 His height is 1.830000 m

 

4.浮点数(指定保留小数点位数)

print ("His height is %.2f m"%(1.83))
#结果 His height is 1.83 m

 

5.占位符宽度

print ("Name:%10s Age:%8d Height:%8.2f"%("Aviad",25,1.83))
#结果 Name: Aviad Age: 25 Height: 1.83

 

6.占位符宽度(左对齐)

print ("Name:%-10s Age:%-8d Height:%-8.2f"%("Aviad",25,1.83))
#结果 Name:Aviad Age:25 Height:1.83

 

7.指定占位符(只能用0当占位符?)

print ("Name:%-10s Age:%08d Height:%08.2f"%("Aviad",25,1.83))
#结果 Name:Aviad Age:00000025 Height:00001.83

 

8.科学计数法

format(0.0015,'.2e')
#结果 '1.50e-03'

 

9.词典来传递真实值

print ("I'm %(c)s. I have %(l)d yuan." % {'c':'hungry','l':22})
#结果 I'm hungry. I have 22 yuan.

 

格式符
格式符为真实值预留位置,并控制显示的格式。格式符可以包含有一个类型码,用以控制显示的类型,如下:

%s 字符串 (采用str()的显示)

%r 字符串 (采用repr()的显示)

%c 单个字符

%b 二进制整数

%d 十进制整数

%i 十进制整数

%o 八进制整数

%x 十六进制整数

%e 指数 (基底写为e)

%E 指数 (基底写为E)

%f 浮点数

%F 浮点数,与上相同

%g 指数(e)或浮点数 (根据显示长度)

%G 指数(E)或浮点数 (根据显示长度)

%% 字符"%"

可以用如下的方式,对格式进行进一步的控制:

%[(name)][flags][width].[precision]typecode

(name)为命名

flags可以有+,-,' '或0。+表示右对齐。-表示左对齐。' '为一个空格,表示在正数的左侧填充一个空格,从而与负数对齐。0表示使用0填充。

width表示显示宽度

precision表示小数点后精度

比如:

print("%+10x" % 10)
print("%04d" % 5)
print("%6.3f" % 2.3)

上面的width, precision为两个整数。我们可以利用*,来动态代入这两个量。比如:

print("%.*f" % (4, 1.2))
Python实际上用4来替换*。所以实际的模板为"%.4f"。

总结:
Python中内置的%操作符可用于格式化字符串操作,控制字符串的呈现格式。Python中还有其他的格式化字符串的方式,但%操作符的使用是最方便的。

5. 两个关键的语句:
1. break:终止当前循环。跳出循环体。
eg:

bingo = '子鹿是帅哥'
answer = input('请输入子鹿最想听的一句话:')

while True:
if answer == bingo:
break
answer = input('抱歉,错了,请重新输入(答案正确才能退出游戏):')

print('哎呦,帅哦~')
print('您真是子鹿肚子里的蛔虫啊^_^')

 

2. contiune:终止本轮循环并开始下一轮循环。
注:开始下一轮循环之前会判断循环条件,如果成立则开始下一轮循环。否则退出循环。
eg:

for i in range(10):
if i%2 !=0:
print(i)
continue
i+=2
print(i)
#结果:2
#1
#4
#3
#6
#5
#8
#7
#10
#9

 

posted on 2019-03-12 11:09  相看两相厌  阅读(327)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