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
从吴军老师的基因论谈起
吴军老师在《浪潮之巅》中对公司基因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我和李开复以及许多优秀的管理者探讨过为什么一些公司进入成熟期以后,很难在新领域获得成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在某个领域特别成功的大公司一定已经被优化得非常适应这个市场,它的文化、做事方式、商业模式、市场定位等等已经非常适应,甚至过分适应自己传统的市场。这使得该公司获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会渐渐地、深深地植入该公司,可以讲这是公司的基因”
而在余晟老师之前写的一篇博客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讨论,
“虽然不认为“企业基因论就是马后炮”,也很感谢吴军老师大力普及的“企业基因论”,因为它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提醒我们看到企业运行中影响深远而又难以察觉的潜在惯性,在深入新的领域时,不能想当然,要做好足够的准备”
《浪潮之巅》是一本出版了近8年的书,最近又发布了新版,再度掀起了一番讨论的浪潮,前不久吴军老师在CSDN的专访中也提到了这些问题,他说
“在2006年到2007年,基因论在我脑子里已经成形,对IT行业的危机感,也是在那时形成。因为当产品市场份额占到50%,就很难扩大市场份额。所以每当一个新产品占有很大市场份额时,我们就会产生危机感,就会不断想办法做新产品。 ”
吴军老师是我们钦佩的IT领域著名的科学家,他的《数据之美》《文明之光》和《浪潮之巅》等书都是非常优秀的著作,阅读他的书,不仅仅能够增长见识,也更能增加IT从业者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和对于未来的前瞻性,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前不久的618购物节期间,我把《浪潮之巅》第四版推荐给了许多身边的朋友,大家都说非常不错,都手不释卷、流连于文字间让人忘记了时间。
我一向认为,企业基因与创始人的基因息息相关,而创始人的基因又与他的成长经历,诸如家庭环境、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生涯颇有关联,同时又凝聚了他对于格局的把握和思维深度。
你的性格、你看过的书、经历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都融入了你的基因,然后在创业时,又与你的合伙人一起、共同发酵、磨合成为企业精神的一部分,并最终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创始人是什么样的人,公司或许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直到遇到RNA、发生逆转录,实现转基因,最终或变革或死亡。
《浪潮之巅》中描述了许多中不同的企业,例如,创造新时代的微软;苹果。除此之外,还有例如汽车产业、丰田家族的基因传承,从丰田到丰田英田的第三代。这些优秀企业家们创造的产业,延续了数十年,影响了数十年,毫不忌讳的说,企业家的影响力,某种意义上甚至大于一些政治家的影响力。
基因是一个如此重要的东西,如每个人都有基因一样,企业都有他的基因,如一家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很难跨界做互联网,反之也同样如此;一家能做好B端生意的公司,很难在C端把业务做好,反之同样如此。
每个企业都有他的基因,但是并非每家企业的基因都能让企业获得成功。成功的关键,如吴军老师所说,除了基因、还有机遇。如雷军能够从金山的ToB基因,成功的开创小米这样的优秀品牌,来源于他自身的积累、也得益于他对于风口的深刻领悟。
我的朋友Neil前不久跳槽去了一家公司,他吐槽说,原来他的工作是8106,现在变成了9117,更惨了。老板大概是学了雷军的,信仰劳模文化,老板的口头禅是:如果你不能加班,就不是我段某人的兄弟。。
加班文化,也像一种企业基因。信奉加班能解决一切问题、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员工的不够自律、不够勤奋,而员工则被迫靠熬工时来实现短时间的劳动生产力提升。
“他们以为能靠蛮力来弥补思维上的惰性,其结果就是折腾出一堆粗略无用的解决方案。”
然而,加班文化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主流文化Or企业基因。国外开发者从那些最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提升的方法中提取出极限编程这个宝贵的知识,而在国内,则始终相信,最能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加班,加班,加班。
好吧,艰苦奋斗、勤奋,确实是我们民族的基因。
我尤记得我的原公司,之前一直不记得企业文化是什么,后来我们公司老板说,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说那么多都不重要,大家只记得墙上一句话就可以了。
“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
这句话一直启迪了我,不管你怎么努力,如果方法不正确、目标不正确,不管你怎么努力,都会徒劳无功。就像写代码这件很简单的事情,努力写优雅整洁的代码,一定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不管公司是优是劣,一定期待开发者能写高质量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