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浪费着我寒冷的年华

DFI、DPI技术

废话:

因为xxoo的缘故接触到这个设备。但是就是单纯的去看并没有去研究它是个啥玩意。刚才无聊就百度科普了一波。

DFI以及DPI简单通俗以自己的理解来将就是网络带宽的一种检测技术。既然是检测技术也就是说其可以进行查看流量情况。那么最简单的企业应用也就是拿来看DDOS攻击情况之类的了。

介绍:


    DFI(Deep/Dynamic Flow Inspection,深度/动态流检测) 它与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进行应用层的载荷匹配不同,采用的是一种基于流量行为的应用识别技术,即不同的应用类型体现在会话连接或数据流上的状态各有不同。

DPI:

  • 深度包检测,增加了对应用层分析,识别各种应用
  • 对应用流中的数据报文内容进行探测,从而确定数据报文真正应用
  • 基于“特征字”的识别技术
  • 应用层网关识别技术
  • 行为模式识别技术

DFI:

  • 深度/动态流检测
  • 基于流量行为的识别技术,即不同的应用类型体现在会话连接或数据流上的状态不同

 

DFI与DPI的比较


    DFI与DPI两种技术的设计基本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业务识别,但是两者在实现的着眼点和技术细节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区别的。从两种技术的对比情况看,两者互有优势,也都有短处,DPI技术适用于需要精细和准确识别、精细管理的环境,而DFI技术适用于需要高效识别、粗放管理的环境。

  从处理速度来看: DFI处理速度相对快,而采用DPI技术由于要逐包进行拆包操作,并与后台数据库进行匹配对比,处理速度会慢些。由于采用DFI技术进行流量分析仅需将流量特征与后台流量模型比较即可,因此,与目前多数基于DPI的带宽管理系统的处理能力仅为线速1Gbit/s相比,基于DFI的系统可以达到线速10Gbit/s,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网络流量管理的需求。

  从维护成本来看: DFI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而基于DPI技术的带宽管理系统总是滞后新应用,需要紧跟新协议和新型应用的产生而不断升级后台应用数据库,否则就不能有效识别、管理新技术下的带宽,影响模式匹配效率; 而基于DFI技术的系统在管理维护上的工作量要少于DPI系统,因为同一类型的新应用与旧应用的流量特征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因此不需要频繁升级流量行为模型。

  从识别准确率来看: 两种技术各有所长。由于DPI采用逐包分析、模式匹配技术,因此,可以对流量中的具体应用类型和协议做到比较准确的识别; 而DFI仅对流量行为分析,因此只能对应用类型进行笼统分类,如对满足P2P流量模型的应用统一识别为P2P流量,对符合网络语音流量模型的类型统一归类为VoIP流量,但是无法判断该流量是否采用H.323或其他协议。如果数据包是经过加密传输的,采用DPI方式的流控技术则不能识别其具体应用,而DFI方式的流控技术不受影响,因为应用流的状态行为特征不会因加密而根本改变。

posted @ 2017-10-23 02:00  珍惜少年时  阅读(432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可我浪费着我寒冷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