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去重技术原理分析

数据去重又称重复数据删除,是指在一个数字文件集合中,找出重复的数据并将其删除,只保存唯一的数据单元。在删除的同时,要考虑数据重建,即虽然文件的部分内容被删除,但当需要时,仍然将完整的文件内容重建出来,这就需要保留文件与唯一数据单元之间的索引信息。
去重原理描述

应用数据去重技术的好处

  1. 节省存储空间。通过重复数据删除,可以大大降低需要的存储介质数量,进而降低成本。甚至可以使基于硬盘的存储系统成本低于磁带库,同时提供更好的性能。因此,支持数据去重技术的存储系统,特别适合用来做数据的备份。
  2. 提升写入性能。磁盘的写入性能是有限的,通常顺序写入在100MB/s左右,如果在写入数据的时候就进行数据去重,可以避免一部分的数据写入磁盘,从而提升写入性能。
  3. 节省网络带宽。如果在客户端进行数据去重,仅将新增的数据传输到存储系统,可以减少网络上的数据传输量,从而节省网络带宽。

数据去重的粒度

  1. 文件级别的数据去重。最粗粒度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一种,通过为文件整体计算一个hash值,对于相同的hash值的文件只存储一份。缺点是去重效果比较差。比较适合变动不太频繁的文件或者小文件。大家都用的百度云盘采用这个级别的数据去重,程序员都用的git也采用这个级别的数据去重。
  2. 固定分块的数据去重。将文件按照offset切分为固定大小的数据块,比如4MB,比如512KB,然后在数据块的级别做去重。这种方法实现简单,还可以用来实现断点续传和并发传输。缺点是去重效果还是比较差,难以应对在文件中间insert数据的情况。360云盘采用512KB的固定分块去重。
  3. 可变分块的数据去重。通过对数据的每一个滑动窗口计算rolling hash,并选取具有满足固定模式的hash值的窗口作为boundary,这样就实现了基于内容的数据分块。然后对数据分块计算hash值,在分块的级别上实现数据去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去重效果好,可以应对数据的各种变化情况。缺点是技术要复杂,包括高效的具有好的区分度的rolling hash,合适的分块大小的选取,性能和存储量之间的折衷等,可以展开写一篇长文了。著名的Data Domain的存储系统,就使用了这种去重方式。LBFS也是用这种方式的数据去重,并选用Rabin Fingerprint算法作为rolling hash。
  4. rsync。类unix系统上,大家常用来做备份的rsync,其实也应用了数据去重技术,它通过在服务器端固定分块,在客户端逐字节比较来实现去重。我不确定是否应该算是固定分块还是可变分块,所以单独列了出来。rsync的缺点,是必须有明确的历史版本才能实现去重,不能实现全局去重。rsync只能检测到重复数据,并不能减少存储量。要减少存储量还要使用delta encoding。通过是用类似rsync的算法,得到新增文件与其历史文件的变化值delta,可以不必立即重建这个新增文件并存储,而是只存储这个delta数据,在需要时候重建。进而减少数据存储量。最成功的网盘Dropbox使用这种方式实现数据去重。

数据去重技术的用途

  1. 备份系统。
  2. 网盘系统。
  3. HTTP页面加载速度提升。可以看看这个

数据去重与通常说的大家常用的数据压缩的区别,主要在于去重的粒度。数据压缩技术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以比较小的粒度查找重复数据,粒度一般为几个比特到几个字节。而重复数据删除是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查找大块的重复数据,一般重复数据块尺寸在1KB以上。
数据去重VS数据压缩

一个好的数据去重系统,尤其是基于内容的可变分块的数据去重系统,实现难度是比较大的。就目前来看,国内的存储系统厂商基本上还没看到好的产品出来。

相对于应用到备份系统上,如果将数据去重应用到云存储系统上,其实现难度会更拿到,因为云存储系统是一个online系统,不仅要关注系统的吞吐量,更要关注每一次请求的响应延时。贝尔实验室在今年刚刚发表了一篇论文SEARS来论证这种可能性。

reference

重复数据删除—维基百科

posted @ 2015-08-14 11:14  程序员赵鑫  阅读(866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