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
把原来一些关于软件工程,教学,和程序设计相关的博客搬过来。
[http://yishan.cc/blogs/xin/archive/2009/04/12/1058.aspx]
学校的期望
我在BBS 看到有人感慨说-
有家长让小孩在大学里专心学习,不要想别的。等到一毕业,就希望小孩马上能找到门当户对的对象,并有房结婚。如果没有的话,就每个星期打电话关怀。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是 “好好学,别闹事”。 出了校门,期望马上变为 “做创新型人才”。 可是他们循规蹈矩了4~6年,你期望他们出了校门就能创新?
学生的期望
很多学生对 ”微软的老师” 去开课都抱有很大期望,觉得可以学到很多实际的,业界的东西。 可是当我们真的要把实际的,业界的东西带给学生,他们是什么反应呢?
前不久我们去某软件学院开了“软件实现技术” 的课,对象是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 第一节课的时候,阶梯教室里坐满了,估计快到 100人。 我讲了老师的期望:
- 所有人都要写程序,第一节课就有课后作业。
同学写的软件一定要给用户使用,用户满意才是好软件,用户不满意,如果自己能认真总结,也可以得高分。
作业的分数会拉开距离,全对的同学得满分,错一个地方的同学, 得 1/2 的分,错两个地方,得 1/3的分,以此类推…
最终分数:20% 的人会得优秀,70% 的人在中间,10%的人会不及格。 每个人都必须努力,才能避免成为10%。 [看过杰克•韦尔奇的书的人都知道 GE 也是这一套]
第一节课布置的编程作业很简单, 但是要求用 3 种程序设计语言实现. 有同学问: 我只会一种,怎么办?
答:现学另两种语言,把作业完成。
第二节课的时候我们发现,只有 19 个人决定选课。 是同学们在一个星期内对 “实际的,业界的东西” 失去兴趣了?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其实很多学生对课程的真正期望是 - “好过”, 付出最少的努力,能过就行。
看到这19个同学,我心里其实挺高兴的 - 至少有胆量。我们的实习生,员工,以后的 “业界大牛” 从哪里找? 就从这 19 个人开始吧。 搞软件,不是比人多。
======
匿名人士 说:
我以为您提出的要求对学校教育而言并不合适,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技能,授予知识,所以只要掌握了该掌握的东西就应该给与相应的评价,这种最后10%就不合格的作法是企业用来最大化员工价值的作法,不适合学校教育。尽管中国教育是有问题,但是用企业的思路搞教育也是不合适的
关心 说:
gleery -
>这种最后10%就不合格的作法是企业用来最大化员工价值的作法,不适合学校教育。
为什么学生不能最大化学生价值呢? 如果学生不努力,那最后的10% 就是不及格。 我在清华的班级,最后所有来上课的学生都及格了。 但是一度有几个同学很有不及格的潜力。
>所以只要掌握了该掌握的东西就应该给与相应的评价,
建议很好,理论上我们可证,如果讲的东西是100%, 但是只掌握了60%, 就能得到 60 分。 但是实际上在软件工程这门课如何操作呢? 让学生写一个程序,如果 60% 的语句没有编译错误,就得 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