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人脸应用:人脸检测、人脸对比、五官检测、眨眼检测、活体检测、疲劳检测

人脸应用在计算机视觉体系中占很大一块,在深度学习火起来之前,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人脸应用就已经很成熟了,有很多商用应用场景。本文用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Demo来说明人脸应用中常见的技术概念,包含‘人脸检测’、‘人脸对比’、‘人脸表征检测(五官定位)’、‘眨眼检测’、‘活体检测’以及‘疲劳检测’。

 

人脸检测

严格来讲,人脸检测只包含对照片中的人脸进行定位,人脸检测只获取照片中人脸的矩形方框(Left、Top、Right、Bottom),再没有其他的内容。现如今网上大部分“人脸检测”概念模糊,包含的东西很多,比如除了刚才说的定位,还包括后面要说的人脸对比,这个严格上讲是错的。

 

人脸对比

当你使用人脸检测技术发现图片(视频帧)中包含一个人脸,那么如何判断该人脸是谁呢?这个就是我们常见的人脸授权应用,将一个人脸与数据库的其他人脸进行对比,看它与数据库中已有人脸哪个最相似。传统机器学习中,人脸对比过程需要先提取人脸特征编码,寻找一个特征向量来代替原有人脸RGB图片,再通过计算两个人脸特征向量距离来判断人脸是否相似(传统机器学习中的特征工程可以参考上一篇文章)。如果距离小于某值,则认为是同一个人脸,反之亦然。

 

上图显示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中人脸对比的过程,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提取合适的特征向量,该特征对原RGB人脸图片有一定代表性。基于深度学习的方式去做人脸对比就相对来说简单很多,可以直接是一个端到端的流程:

当然也有的做法是先通过神经网络提取人脸特征,然后再用传统机器学习的方式去训练类似SVM模型去做分类。

 

人脸表征检测(五官定位)

一般人脸应用使用前面说到的‘人脸检测’、‘人脸对比’两种技术就足够了,比如人脸打卡、人脸自动马赛克、人脸开锁等应用。但是更复杂的一些人脸应用只有人脸检测和对比是不够的,比如后面要说的活体检测、疲劳检测等场景。这些时候不仅要判断人脸的位置(矩形方框),还需要检测出人脸五官位置,比如眉毛形状、眼睛区域、鼻子位置、嘴巴位置等等,有了五官位置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做一些更复杂的应用了,比如实时判断视频中的人是否眨眼、是否闭眼、是否说话、是否低头抬头等等。下图为人脸表征检测得到的结果:

上图显示通过机器学习提取到一张人脸表征的68个点,分别为:

(1)左眉毛5个点

(2)右眉毛5个点

(3)左眼睛6个点

(4)右眼睛6个点

(5)鼻梁4个点

(6)鼻尖5个点

(7)上嘴唇/下嘴唇20个点

(8)下巴17个点

我们可以通过下标(python中可以使用切片)快速获取对应的坐标点,该坐标点代表脸部表征在原输入图片中的实际位置(像素单位)。

 

眨眼检测

对视频每帧做人脸表征检测,得到视频每帧画面中人脸五官的位置数据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眼区域(六个点组成一个闭合的椭圆形)的闭合程度来判断是否发生眨眼,那么如何衡量每个眼睛的闭合程度呢?根据前人研究:http://vision.fe.uni-lj.si/cvww2016/proceedings/papers/05.pdf可知,通过每只眼的6个点即可判断眼睛的闭合程度:

眼睛在打开到闭合时,下面这个表达式的值快速趋近于零:

上面表达式EAR(Eye Aspect Ratio)的值等于垂直方向两个线段长度之和除以水平方向线段长度*2,这个值在闭眼的瞬间可以趋近于零,在睁眼的瞬间,恢复到原来值。EAR的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我们只需要监控EAR的值是否快速波动并且趋近于零来判断是否闭眼,是否快速恢复来判断是否睁眼。如果闭眼和睁眼时间间隔很短(只占几个视频帧,每秒25帧算),那么就认定为眨眼。

 

活体检测

人脸应用中,为了防止人们使用照片等伪造人脸通过授权,一般都需要对画面中的人脸进行活体过滤,即判断当前视频画面中的人脸是否是真人,而不是照片等其他代替物。通过前面介绍的眨眼检测技术,我们可以实现一个非常简单的‘活体检测’算法,算法每隔一个随机时间段(比如几秒,时间不固定,防止人们录制视频来伪造)就要求视频画面中的人眨眼,如果画面中的人积极配合算法发出的指令,那么可以认为画面中是真人,否则可能就是伪造人脸。

需要说明的是,活体检测仅仅通过以上这种方式可能还不是足够安全,一般还可以结合其他活体检测技术,比如相机深度检测、脸部光线检测、以及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直接对人脸进行二分类(活体/非活体)。

 

疲劳检测

疲劳检测这个应用场景太大了,比如可以用于长途汽车司机疲劳监控告警、值班人员疲劳监控告警等。主要原理还是通过前面介绍的眨眼检测技术,将其稍微改进一下,我们就可以对闭眼进行检测,如果闭眼超过一段时间(比如1秒),那么就认为疲劳发生,发出告警。眨眼判断很简单,闭眼判断更简单,这些所有的判断逻辑全部基于人脸表征提取的数据:

 

 

需要明确的是,本文所有算法的准确性全部依赖于模型训练的好坏,人脸检测是否准确、人脸特征提取是否合适、人脸表征检测结果是否准确。机器学习就是这样,结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模型训练的好坏(特征提取的好坏)。比如本文这个demo中可以容易看到,人脸表征检测对戴眼镜的人脸效果不是很好,需要更多这方面的训练数据。有问题的朋友请留言,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分享原创CV/DL相关文章。

posted @ 2020-04-14 13:48  周见智  阅读(6179)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