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tringstream进行类型转换与字符串分割

C++标准库中的<sstream>提供了比ANSI C的<stdio.h>更高级的一些功能,即单纯性、类型安全和可扩展性。

如果你已习惯了<stdio.h>风格的转换,也许你首先会问:为什么要花额外的精力来学习基于<sstream>的类型转换呢?也许对下面一个简单的例子的回顾能够说服你。假设你想用sprintf()函数将一个变量从int类型转换到字符串类型。为了正确地完成这个任务,你必须确保证目标缓冲区有足够大空间以容纳转换完的字符串。此外,还必须使用正确的格式化符。如果使用了不正确的格式化符,会导致非预知的后果。下面是一个例子:

int n=10000;

chars[10];

sprintf(s,”%d”,n);     // s中的内容为“10000”
到目前为止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对上面代码的一个微小的改变就会使程序崩溃:
int n=10000;

char s[10];

sprintf(s,”%f”,n);    // 看!错误的格式化符

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员错误地使用了%f格式化符来替代了%d。因此,s在调用完sprintf()后包含了一个不确定的字符串。要是能自动推导出正确的类型,那不是更好吗?

进入stringstream
由于ns的类型在编译期就确定了,所以编译器拥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需要哪些转换。<sstream>库中声明的标准类就利用了这一点,自动选择所必需的转换。而且,转换结果保存在stringstream对象的内部缓冲中。你不必担心缓冲区溢出,因为这些对象会根据需要自动分配存储空间。

<sstream>库定义了三种类:istringstream、ostringstream和stringstream,分别用来进行流的输入、输出和输入输出操作。另外,每个类都有一个对应的宽字符集版本。简单起见,我主要以stringstream为中心,因为每个转换都要涉及到输入和输出操作。

注意,<sstream>使用string对象来代替字符数组。这样可以避免缓冲区溢出的危险。而且,传入参数和目标对象的类型被自动推导出来,即使使用了不正确的格式化符也没有危险。

string到int的转换

string result=”10000”;

int n=0;

stream<<result;

stream>>n;     //n等于10000

重复利用stringstream对象

如果你打算在多次转换中使用同一个stringstream对象,记住再每次转换前要使用clear()方法;

在多次转换中重复使用同一个stringstream(而不是每次都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对象最大的好处在于效率。stringstream对象的构造和析构函数通常是非常耗费CPU时间的。

.clear()是清空标志位 
.str() 是清内容

istringstream

  istringstream是由一个string对象构造而来,istringstream类从一个string对象读取字符。 
  (a)   istringstream istr; 
        istr.str("1 56.7",); 
    (b) 上述两个过程可以简单写成 istringstream istr("1 56.7");

ostringstream 是向一个string对象输出字符

    ostringstream ostr;

 a. 获得字符串 .str();

 b. 每次不同的使用时刻必须要清空 ss.str(""), iss.str(""), oss.str(""),暂时没有发现其它的清空方法

 


 

字符串的分割/Split函数的简单实现

stringstream的另一个用途是进行字符串的分割。在std::string中没有实现split函数(Java中的string实现了split函数,使得使用非常方便)。为此可以使用stringstream进行字符串的分割,如下所示:

    std::string str_temp = "hello   world   !";
    std::stringstream stream1(str_temp);
    while(stream1 >> str_temp){
        printf("%s\n",str_temp.c_str());
    }

 即可将字符串进行分割。上述的stringstream可以用istringstream代替。

部分内容节选自 http://www.cnblogs.com/yaozhongxiao/archive/2009/05/23/1487903.html


(完)

 

posted @ 2013-07-25 21:42  海角七号的Blog  阅读(549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