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说:你一个接口反反复复确认两三遍,你烦不烦?

你说 :你文档里面只有字段的正常场景,连长度类型都没标,我怎么写异常案例?

开发说:都跟你说了,不会异常,用户又不会传奇奇怪怪的数据。

你说:你确定吗?

开发说:我保证,线上日志数据我都筛过了,没有异常。

你说:那好。

……

三天过去了,接口上线直接挂掉了,因为用户传了一个乱码的字符。。。。

所以你说,测试的婆婆妈妈重不重要?很重要!如果因为面子上挂不住,经不住开发的不耐烦甚至冷嘲热讽,放弃了刨根问底的追问,极有可能导致重要的异常场景遗漏,而一旦出现场景遗漏,责任全在测试方,因为测试的职责就是这个。

所以你还会发现,测试一天的工作极其繁琐重复。需求文档过来了,你找业务去聊这个具体业务场景。案例写完了,案例评审会上你又要重复一遍实现逻辑,再三确认实现细节的正常和异常案例。站在开发得到角度来说,他会认为,我接口都开发完了,还有啥问题哦。可能你在重复一边他已经开始打瞌睡了,但是没关系,该说的还是要说。

案例评审完了,还要发邮件,将评审的案例和一些待确认的问题只会三方,作为存档。一直到这里,测试的婆婆妈妈才正式告一段落。接下来进入案例执行阶段,因为有了前面的评审和反复确认,所以执行阶段的案例准出标准就是:评审有确认,但是执行阶段未通过的案例,一律视为缺陷。

前期的婆婆妈妈,本质上是在为后期的执行节省时间,因为有时候会面临与开发的争端,比如缺陷不认可等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拿出之前的“婆婆妈妈”的成果,作为一锤定音的铁证。

归根结底,测试的婆婆妈妈是进行质量管控必要的手段,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争端的保证。

 

 posted on 2021-11-28 15:53  佩剑君子  阅读(2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