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软件工程 第一周 博客作业

自我介绍

  大家好,本篇博客为ASE课程的第一次作业。有些人觉得我是一个性格温和,做事有想法有条理的人。我喜欢和师兄师姐们交往,因为很多优秀的兄长们经验丰富,眼界开阔;也喜欢和不同类型的人交朋友,比如其他学科的、性格不同的,等等,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交友的多样性可以避免自己成为一个眼界狭隘的人。感觉最近两年有点颓,学业成绩退步了,也胖了不少哈哈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现状、经验和计划

我为什么选择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大一结束本想转去数学学院,但是以为要补很多课程就放弃了。留在信息学院的一个原因是经过一年的了解,感觉信息学院也挺好,如果转去学理科可能会感觉很无聊(天分也不够),因为大二加入多媒体实验室,所以在大三时选择电子信息工程系。想做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一个是因为目前这个领域很火,另一个原因是这方面的研究也比微波、通信等有意思些。

技能       课前评估     期望课后评估 提升手段
Programming Comprehension    2     5 多读代码,熟悉不同子领域主要方法
Programming Implementation 1 4 多写代码,每次写代码前先思考大体流程

Program: Performance

1   3 在平时写代码的过程中注意提高代码效率

Program: Communication

0 3 学习理论并实践,写一些涉及到并行处理的代码
Personal Softer Process:个人源码管理 1   4 多用github

 

阅读《你为何要来上课并认真参与》的心得:

  文中论述的观点我大致认同,即大学生应该认真听讲。但可能是我自己太菜了,我做不到每节课认真参与。如果让我能重过大学三年,我希望自己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有问题不会即时解决而不是拖到期末突击;提高自制力,拒绝各种诱惑。

  课程有用无用不是一个大学生能决定的,但教务处不应该以大学生缺少远见为理由,而不去认真考虑学生们的诉求。时代在变,学生的培养计划也需要调整,前些年通信很火,信息学院基本等同于都在学通信,有很多通信方面的课程,这些年人工智能大热,很多学校也都建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我来6系以后是打算从事AI方向的工作,但6系所有的同学都还是必修电磁场微波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门课程也肯定是有用的,要搞清楚对于自己,或者对于某一个专业,哪些课是重要的。

  我理解的文中第一点和第五点是一个意思,有重复论述的嫌疑。

我在大学体会到的是保姆/幼儿、路人甲/路人乙、以及健身教练/健身学员的关系。因为有不同的老师,很多的课程,所以师生关系也是多样的。我也很赞同师生之间应该是健身教练/健身学员这样的看法。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困难,如果自己对那门课感兴趣并且掌握的不错,我会自己思考很长一段时间,与同学老师交流,如果这门课的基础较差,遇到很难的题目可能就直接向同学请教了,即“恍然大悟”。

引用与抄袭

  我理解的抄袭剽窃是未经他人同意,盗用他人全部或部分成果来为自己谋利,如果想要借鉴别人的工作,应在自己的工作中引用他人已公开的成果,加以说明。

  对于未来的打算,先进一步深造,倘若读研期间感觉自己不适合搞科研,就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选择的人, 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沉心静气做好当下的事,在做出一个决策后,就要规划好未来一段时间应该如何利用,比如在读研的三年里如何提高自己做科研的能力,同时多听多看,不闭门造车。

课程计划

  这门课的计划,是想通过这门课提高自己编程的能力,编程包含了很多方面,希望都有提升,此外做一个有意义的项目。目前的代码量:C:2000行,Matlab: 1000行,Python: 4000行。对代码量没有太准确的概念,因为可能我的100行代码别人10行就实现了,而且如果是写很多无意义无思考的代码,感觉对人的提升也不是很大。本课程结束前希望能再写2000行代码,毕竟大部分时间是在debug....

博客阅读感想

  《野生程序员:优先招聘》(文科生转编程与他对大学教育的批判):

  确实不应该瞧不起北大青鸟出来的,因为他们有的人可能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在很多方面也更有经验和远见。

  博主的个人看法中,前三点在批评大学教育。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大学没好好利用,虚度了光阴,没吃着葡萄说葡萄酸。普遍来讲,我觉得大学生质量是有下降,但是一个主要原因是现在不少大学生自己荒废时间,平时的大把时间用来玩游戏、追星、看动漫。随着近几十年大学扩招,大学教育已经不只是那些自律性强、聪明刻苦的同学可以享受的了,大学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大学里存在的问题,社会也存在,比如学术造假频发,校园性侵丑闻,也是国民道德滑坡的体现,十年前很多人痛恨贪污腐败,现在很多人痛恨的是自己没有机会去腐败一把,这都是整个社会应该反思的事情,而不应一味的批评大学教育。

  博主的后几点看法,没有太多需要评价的。从整个博客内容来看,比较激进,没有理性思考问题,但是也许确实能鼓励那些非科班出身的编程人员。

提出问题

P170 ”软件时间的估计,实际是多个估计值的乘除法“。

  如果把一个软件项目拆分为几个子任务去完成,考虑可以并行开展的以及需要串行处理的,不应该是各个部分的加减法吗?

P345 创新和目前大众习惯,已有系统是否兼容。

  前面虽然举了Dvorak比QWERTY键盘更有效但最终失败的例子,但我认为,有时候即使新的想法与人们的习惯不同,也值得去尝试,比如电商的出现与兴起,电脑的普及,有的时候新事物也是可以去学的。

P348 另一个例子是索尼公司的”单放机“。

  这个例子用来说明要成为领域的专家才能创新是不是不太恰当,因为盛田昭夫更像是一个产品经理的角色,并且随身听本身的技术创新与盛田昭夫无关。

P352已有的销售团队往往不愿意推广颠覆性的新产品,因为市场没打开,利润率低。

  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是不是也要考虑长远,就像Amazon之前花大经历在云服务上,后来证明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P340 创新的迷思。

  关于创新,我还有个问题,是不是IT行业所有的成功的例子都算某种程度上的创新,如果我能够发现市场存在某种需求,开发出一个软件,就算没有技术的创新,但也可以称为模式上的创新?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所有行业,创新的最大动力来自于社会需求。

  

 

  

 

posted on 2018-10-17 22:08  USTCer_Z  阅读(11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