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配置】三、内核配置烧写之uImage生成

主    机:VMWare--Ubuntu-16.04.2-x64-100ask

开发板:Mini2440--256M NandFlash,     2M NorFlash,     64M SDRAM,     LCD-TD35;
              bootlorder:u-boot1.16,               Kernel:2.6.22.6;
编译器:arm-linux-gcc-3.4.5


 

版权声明: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https://blog.csdn.net/Ultraman_hs/article/details/52838989

 

注:本文是学习朱老师课程整理的笔记,基于linux2.6.35.7和九鼎X210BV3S开发板进行移植。

 

linux内核经过编译后会生成一个elf格式的可执行程序,叫vmlinux或vmlinuz,这个就是原始的未经任何处理加工的原版内核elf文件;嵌入式系统部署时烧录的一般不是这个vmlinuz/vmlinux,而是要用objcopy工具去制作成烧录镜像格式,经过制作加工成烧录镜像的文件就叫Image(这个制作烧录镜像主要目的就是缩减大小,节省磁盘)。原则上Image就可以直接被烧录到Flash上进行启动执行(类似于u-boot.bin),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实际上linux的作者们觉得Image还是太大了所以对Image进行了压缩,并且在image压缩后的文件的前端附加了一部分解压缩代码,构成了一个压缩格式的镜像就叫zImage。解压的时候,通过zImage镜像头部的解压缩代码进行自解压,然后执行解压出来的内核镜像。具体的实现流程如下:

 

uboot为了启动linux内核,还发明了一种内核格式叫uImage。uImage是由zImage加工得到的,uboot中有一个工具,可以将zImage加工生成uImage。注意:uImage不关linux内核的事,linux内核只管生成zImage即可,然后uboot中的mkimage工具再去由zImage加工生成uImage来给uboot启动。这个加工过程其实就是在zImage前面加上64字节的uImage的头信息即可。

注:如果直接在kernel底下去make uImage会提示mkimage command not found。解决方案是去uboot/tools目录下执行cp mkimage /usr/local/bin/,复制mkimage工具到系统目录下(即Ubuntu服务器的目录 /usr/local/bin/下),再去make uImage即可。

 

原则上uboot启动时应该给他uImage格式的内核镜像,但是实际上uboot中也可以支持zImage,是否支持就看是否定义了LINUX_ZIMAGE_MAGIC这个宏。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有些uboot是支持zImage启动的,有些则不支持。但是所有的uboot肯定都支持uImage启动。
posted @ 2018-11-23 15:15  大秦长剑  阅读(142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