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的一些想法
《世界观》的一些想法
最近终于是把这本《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啃完了,在枕边8个月左右了。
书是5星推荐的了。然后觉得还是要稍微整理写一点点东东表示一下。<( ̄▽ ̄)/
书中内容梳理一下
回忆几个月前的东东,有点难了。。。各种细节都忘记了 ε=(´ο`*)))唉
只能归纳一些我觉得,是重点内容的东东了 。。。
关于哲学
关于世界观的说法
关于世界观的简单定义:为一切相互联结、像拼图一样多的观点体系。
栗子:现代人通常认为的世界观:
地球是围绕太阳的,太阳也不是宇宙中心,宏观世界遵循牛顿经典力学,宇宙是灰常灰常大到没有边界的,光速是最快的等等。。。
对,就是这些许许多多的观点的集合,视为你的世界观。
【并且这里的观点,是相互有联结的,比如你不能简单的否定改变仅仅一个观点:比如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_╰)╭,因为这会与与之相关的其他观点产生冲突。】
世界观在历史以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个时期,世界观的变化甚至是完全颠覆的。
栗子: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公元前300-17世纪):地心说的,且宇宙是有目的的等等的核心观点。
之后经历了:哥白尼体系,开普勒体系(日心说),
再到我们现代的 牛顿世界观(17世纪早期):万有引力,经典力学等等
以及之后发现发展的 广义相对论、 量子理论都在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这里,千万不要认为历史上的世界观是错的。世界观是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的,是十分主观意识对世界的认知。
最多只能说一些世界观更符合对世界上各种现象的解释,对于是否更接近真实的世界,这个就不一定了,真实世界的定义都没有统一的呢,谁知道世界是不是电脑模拟的呢 罒ω罒
关于真实与现实的说法
对于如何看待世界的哲学思考。比较的哲学。【缸中之脑等】
对人们常说:这XXX是常识等等。得细品。并不是简单可以区分的。
首先,先来讨论一下真理这个东东。怎样才能说明一个观点是正确的呢?
目前来说有两种的说法:
- 真理符合论:决定一个观点的真假,取决于是否与现实符合 。
- 真理融贯论:决定一个观点的真假,取决于是否与其他观点连贯一致。
但是,这两个的定义有都有问题存在的。使得真实这个东东非常的哲学 (~ ̄▽ ̄)~
- 对于符合论:如何确定什么是现实是个大问题
- 问题是这样子的,你看到的世界,只是作为人能获取到的信息,十分的有限,比如我们眼睛的可见光谱,耳朵的听力评率,都有限制的。超过的部分无法识别到了 。这时候就不能保证,你看到的是世界的完整真实的样子了。
- 一种叫做“缸中之脑”的 假想 ,简要来说,就是把人的大脑连接在电脑上,计算机模拟世界的一切。这是作为大脑的人是无法分别感知到的是真实世界还是电脑模拟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 对于融贯论:如何定义需要连贯的观点是个大问题
- 个人融贯论:符合个人的世界观拼图即可为真理
- 【但是,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哦?】
- 团队融贯论:符合与群体观点集合的即可为真理
- 【群体观点有可能错,可能不一致,并且群体的边界无法确定?】
- 个人融贯论:符合个人的世界观拼图即可为真理
经常听到一句话:你这人怎么一点常识都没有。
如果常识 ≈ 所谓的真理 的话。
对每个人来说,常识都是不同的,你自以为正确的常识,在别人的世界观中可能压根不存在,或者不匹配。
如此的话,如何可以简单指责别人没有常识呢。。。。。因为这个常识的定义本身就是模糊的╮(╯_╰)╭
除此之外还要很多类似的:
- 你要怎样怎样。。。这都是为你好。。。【常见于父母教育孩子,这个“好”怎么个定义呢】
- 别人/大家都是。。。,你也要。。。
- 传统上老人认为 。。。。【常见于育儿,这个算群体观点了,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哦】
- 我来说句公道话 。。。 【罒ω罒】
- 我不要你觉得,要我觉得 。。 【这句话千万别说!!!!】
这些算是融贯论的说法了,非常的主观,那么拿来说他人就没什么意义了(ノ`Д)ノ
而,已可以确定的绝对真实,应该来说只有一个吧。就是笛卡尔《沉思录》中的观点:我思我存在。
一些关于如何判断观点正确与否的东东
归纳演绎推理,可证伪性 ,工具主义,现实主义;
这里的正确,是有条件的,而且不是永远的。也不是真理现实。指特定条件下的推论。
这部分内容比较的乱 ε=(´ο`*)))唉 我自己也有点晕
证明理论正确:
要证明一个理论是正确,则需要理论符合现有的数据,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结果也应该不变。并可以准确未来的结果。
然而,所有的理论的推论,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在地球上,在当前宇宙时空罒ω罒】,如此的话,就算证明了当前理论是正确的,也是有条件,如果改变条件,也就可能变成不正确的了。
证明理论错误:
当然就是没有符合现实数据或者没有预测到未来咯,但是这可能只是预设条件的错误呢。
栗子:水的沸点是97摄氏度。这个理论是错误的吧。但是如果条件是在高原呢?
结论就变成:无法证明理论完全条件下正确,也无法证明理论完全错误?
所以说,上帝是存在的,这理论无法证明是错误的 ╮(╯_╰)╭
为此,这里就存在了:看待理论的态度了。有两种:
- 工具主义:只是用来解释和预言 【例如牛顿力学中的重力】
- 现实主义:除了解释和预言,还反映真实的世界情况 【这个真实?反正是在不断接近吧】
作为科学理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可证伪性:表示对一个具体理论,当你觉得存在一种“这个理论也许不正确”的可能性时,你所持有的态度就是可证伪性。
【与之对立的是不可证伪性:就是认为理论完全正确,把所有不支持的观点都排除,作为错误/不可信的观点。】
好的,哲学的部分就这些了,接下来就是书中的第二部分,科学发展史。篇幅很大,但是我觉得只要知道是一直在发展的就好了。而且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以上各种哲学的命题也一直在变化的。。。。
关于科学
**首先特别说明,科学 并不是 真理 哦。**反之也不是哦。
科学是有时间检验并无限趋近真理的方法。是在探索过程中,一定条件下,按特定方法构造可以自圆其说的方法论和知识体系。
具体定义可参考: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026/13/47681665_869166070.shtml
历史以来的各种重要的理论/世界观
各个时期的世界观理论,是灰常合理的。
可以说那是在当时数据情况下的最优理论了。
即使是现在,让你来证明一些你认为是常识的观点,你也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列表归纳一下各种的理论吧,一些我觉得不重要的就会略过的:【都是天文学与物理学】
-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
- 宇宙结构:月亮,太阳,恒星,行星围绕球型地球这个宇宙中心运动。
- 概念观点:目的论和本质论主导,【到近代发展到机械论】
- 证明观点的证据与经验事实:
- 地球静止的依据:没有运动效果,没有持续动力,没有观察到恒星视差。。
- 地球之宇宙中心:符合世界观拼图
- 月亮,太阳,恒星,行星的运动,基本与观察到的情况吻合。(肉眼观察,当时是没有望远镜的)
- 哲学观点:
- 天空是完美的地方,上面的天体运动都是匀速,正圆的。
- 天体运动与宗教无关
- 托勒密体系
-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升级版
- 调整了天体模型中的各种运动模式,每个天体的运动是不同,但是类似的。
- 比如:有周转圆,偏心圆,等距点 等等。用来可以更准确预测天体运动。
- 哥白尼体系
- 16世纪,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心。
- 【也用到了各种的周转圆,偏心圆】也是灰常的复杂的,但是对于预测也很准确的了。
- 提供了更加准确的预测:行星逆行亮度变大等。
- 被作为工具主义看待,当时的现实主义还是托勒密体系。
- 第谷体系
- 16世纪下半叶,坚持地球为中心,保留哥白尼体系。【略】
- 开普勒体系
- 使用椭圆变速的天体运行轨道。
- 定律1:行星围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转,太阳为其中一个焦点
- 定律2:行星和太阳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这个好像现在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 17世纪中期这个体系被接受,得益于伽利略使用望远镜的观察。
- 伽利略的发现
- 17世纪初期开始使用了望远镜观察天文现象
- 太阳和月亮并不完美,土星环与以太天然为正球型矛盾 【之前体系】
- 宇宙圆周运动并非都围绕一个中心,根据观察木星的卫星
- 宇宙可能是无限大的
- 新科学与牛顿世界观
- 运动三大定律:惯性定律,F=ma ,反作用力。
- 万有引力。【这里牛顿是以工具主义看待的,而现在很多人是以现实主义看待,毕竟义务教育是这么教的】
- 机械论的宇宙 淘汰了 哥伦比亚的目的论宇宙 。
- 1700-1900之间都在不断发展
- 化学:定性研究 转向 定量
- 生物:打破有无生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观点
- 电磁理论: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组
- 一些待解决问题:黑体辐射,加热元素的光谱离散,反射性的东东 ,等等
好的,到这里为止,已经发展到了,跟我们普通人的世界观差不多了的。
9年义务教育也就教到了差不多这里的。
接下来是,新近的科学体系发展了,虽然很多人有所未闻,但也仅仅是听个名字吧。
这里面,已经有一些的认知,跟我们的常识有不同了的。
- 狭义相对论
- 绝对空间:空间不会因为运动发生变化
- 绝对时间:时间流逝在任何条件下相同
- 合理假设-光速恒定原则:真空中,光速的测量值总是相同
- 合理假设-相对性原则:两个彼此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室里的相同实验结果相同
- 推演得到:时间膨胀,长度收缩,同时性的相对性
- 广义相对论
- 广义协变性原理:任何参考系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 等效原理:加速度和重力产生的效果等同
- 爱因斯坦场方程
- 以工具主义看待重力理论
- 预言证实远离引力场的光线红移
- 预言证实强引力场时间流逝变慢且非对称
- 预言证实大质量物体导致时空曲率【行星运动:是直线的,时空曲率使得变圆了】
- 量子理论
- 波粒二象性
- 数学概述:波数学的变形
- 一个量子系统的状态对应一个波函数
- 对量子系统的测量对应某个特定波群组
- 测量时可以找到对应波函数成员并得到测量预测
- 做出的预言是概率性的
- 一些诠释
- 测量问题:测量导致状态坍缩,测量与分测量的界限
- 薛定谔猫,存在驳论
- 对量子测量上存在不同的诠释
- 标准诠释和哥本哈根诠释
- 测量钱的量子属性不存在
- 等等 有好多的争议 我也一头蒙的
- 多世界诠释:没有叠加状态,只是有很多平行宇宙。
- 量子理论定域性
- 定域性假设:发生在一个地点的事件不能对发生在另一地方的事件产生影响,除非存在某种联系或通信
- 超距作用的东东,但是信息依然不能超距传递
- 贝尔不等式
- 演化论
- 种群的连续代际中随时间的变化
- 没有目的的,无所谓高等低等
- 留下来的刚好适合生存和繁殖
- 19世纪至今的发展
- 达尔文-自然选择
- 物种起源
- 孟德尔遗传学
- 现代综合轮
- DNA对蛋白质的编码 。人类基金组计划的完成。
- 对道德伦理宗教的影响
- 人类不是演化有意为之的产物
- 上帝没有下期中扮演角色
- 利他主义的研究–【囚徒困境实验,最后通牒实验,信任博弈】
- 伦理学? (不懂是啥了 ╮(╯_╰)╭ )
- 种群的连续代际中随时间的变化
这里面,就已经很多我完全无法理解的东西了。。。。。。ε=(´ο`*)))唉
重要的东东
就是,对世界,科学,哲学保持怀疑,并跟进最新的研究,做好迎接这个新世纪新的理论。。。。
看了,历史以来科学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些理论一直在持续修正,扩展中,而且已经是在越来越接近世界的真实了,不考虑对真实的定义。【实现达到绝对真理是不可能的啦。】
而在最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接受各种的新的认知变化,是用工具主义来看待也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对牛顿力学的使用就是工具主义啦,虽然他在微观和光速场景下失效。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鼓励我们保持怀疑态度和进取精神,努力接近真实。
对于我们的世界观,也应该保持持续修正,扩展。尤其在如今这个变化瞬息万变的时代。
"愿你乘风破浪,不畏将来"
以上文章,不论对错,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2020-02-23 小杭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小-杭,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xiaohangblog/p/16296464.html
欢迎转载小杭的博客,记得关注点赞收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