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单的经济学的笔记

关于简单的经济学的东东

这本书我看了很久的了,从去年到现在,都跨年了。
在看的差不多结束的时候,慢慢觉得,这里面的一些的知识还是很值得大家了解一下的。

所以,整理些我觉得很有用、经典的东东,记录分享一下。

关于这本书

这本书-《哈佛极简经济学-如何理性思考感性选择? - 斯凯恩著》,还有个小标题:哈佛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关键名词,让你更聪明、更成熟地参与经济。

从这标题就可以就可以窥视整本书是以经济学各种名词作为关键进行的整理编排的。而然我觉的这本书很不错的地方在于,全书的虽然是介绍各种生涩的名词,但却不觉得无聊,都是用了各种有趣的故事,和贴近生活的栗子来解释的,灰常的通俗易懂。是很适合经济学小白来看的,比如我这样 (ΘーΘ*)

摘录:萨缪尔森: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不学经济学,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按照我觉得很值得了解的经济学名词来整理了。

经济学原理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可挽回的与不可挽回的

这两个名词可以说是,众人皆知的了。但重要性和与平常生活的相关性我觉得是非常大的。
首先,还是要先解释一下的。

机会成本也叫选择成本,指做一个选着后所丧失的不做这种选着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这个机会成本,可能很耳熟,但认真一想,觉得平常还真不怎么会去考虑这个东西的。
这里以我据地贴切的栗子吧,比如有1K的本钱,拿去支付宝买基金,在选着一只的时候,先丧失了其他可能获得大收益的基金选项了。【作为一民标准的韭菜基民,这种事情经常拍断大腿的 ╮(╯_╰)╭ 】

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付出且不可回收的陈本。如果绝对理性,则不该在决策的时候考虑此成本
这个最通俗的栗子就是:当你买了个电影票,看了一般之后,觉得不好看。这个时候来做决策,继续看还是退场去做别的事情。这里的电影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了。【这里可想而知,最理性的经济学选择就是退场,不考虑沉没成本】
想到一个更加常见的栗子:常说的“来都来了。。。”,“99%的砍一刀”等等,这些深有体会的吧。万恶的各种营销套路,就贼喜欢利用这种沉没成本给人的选着压力。

如果,你了解这所谓的沉没成本,并且能适当的在思考决策的时候受到次影响,那就是能然你减少很多被套路的可能。也能反应出拥有一种向前看的心态。

摘录: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人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搜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对我来说,这两个成本,其实考虑的情况并不多。机会成本,只在换工作的时候和买基金的时候可能是需要考虑的。
而沉没成本,其实我遇到的情况并不多的,毕竟我没有什么经营投资,并且打工人两点一线,啥子可能性都没了,除了买个彩票。【彩票的2块钱,那是直接就是作为沉没成本的,单纯概率是就不可能中奖,何况还不只看概率】

最后这里再说一个,生产经营中的沉没成本。通常来说,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成本的部分就越少。
*这里摘自微型读书的一则评论:从会计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出现的概率大约是:现金<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 *
我一个打工人,╮(╯_╰)╭ 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了,只能围观吃瓜 (~ ̄▽ ̄)~

【激励:人选择勤奋还是偷懒,取决于制度】

人们只有在被追赶和被督促中才能进步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承认人本性是利己的,所以人们在选择和做事情的时候,会考虑各种成本收益的。一旦有所改变,辣么最终的决定也将改变。这里的成本收益就是给予的激励,而激励的方式是有多种的:物质、精神、任务、数据、强化。

这里,对于公司来说出了物质【钱】以外的奖励,那都是随便给的,反正不需要成本。比如给你个奖状表扬一下等等的。这是老板们最喜欢的激励方式了 ╮(╯_╰)╭
然而,如果只有非物质的激励的话,对于现在的打工人来说,这些完全等效于没有激励。分分钟就给你提桶跑路了。

这里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当一个拥有较强自我激励并努力学习的人来说,在技术等全方面提升之后,就会重新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包括边际机会成本。这时候如果公司给予不了相应的“激励”,这人员就会找更高收益的岗位了,这是不可避免的。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生意不赚钱,为何也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这个可能以后,如果你副业打算开店的话,可以直接开始思考亏本的时候要不要继续了罒ω罒

固定成本:就是短期内固定不变的成本,又称为不变成本。像店租,设备等等 这些事无论生意好坏,成本都不变的
可变成本:就是短期内事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发生变动的成本,但没有产量时,就是无可变成本了。

案例的说明:卖炸鸡块,平均成本为3元。这里是算上店租了的。

所以短期继续经营的条件是为:
可变成本=总收益=价格
这个情况,也叫作停止营业点。就是此时是否营业都是相同的。营业的收益只够可变成本,而不弥补任何固定成本。
如果价格的设置,大于此节点,那就要营业的,因为只会有部分的收益进行弥补固定成本。而低于此节点的,那是绝对不能继续营业的,血亏的

这种情况是可以很好的解释,一些旅游城市的服务行业,在旅游淡季,即使生意清淡却依旧开门营业。
这个时候的任何收益,主要是用于弥补固定成本的【本身旅游行业的饭店酒店景点等就是固定成本占比大】,如果不营业,固定成本已经支出,并且设备折旧是一样的,所以不如继续开业,只要够支付可变成本就行了,所以依旧营业,并且价格会低。

【贴现率:利润的时间成本】

过去的钱、未来的钱 与现在的钱的说明
这个,其实很需要了解的,如果有存款,有投资等等的话。挺重要的感觉

例子是这样的:6年前投资100万搞一个工厂,今年关门了。每年收益20万,6年一共120万。请问赚了吗?

分析一下,因为有通货膨胀的存在,所以现在的1元钱 是要比 一年后的1元钱的购买力大一些些的。
所以,就有标题的“现值”和“贴现率”了。
而计算规则就是:假设名义利率为r,某一年的货币量为Mn,
货币的现值为M0, n代表第n年。贴现的公式如下:M0=Mn/(1+r)n

所以,在6年前,投资的当时,进行计算的话,会是这个样子。假定名义利率为5%时,各年收益的现值如下:
第一年(n=1):20/(1+5%)1=19.05(万元)
第二年(n=2):20/(1+5%)2=18.18(万元)
第三年(n=3):20/(1+5%)3=17.24(万元)
第四年(n=4):20/(1+5%)4=16.52(万元)
第五年(n=5):20/(1+5%)5=15.74(万元)
第六年(n=6):20/(1+5%)6=15.02(万元)
未来6年中总收益的现值为:19.05+18.18+17.24+16.52+15.74+15.02=101.75(万元)

然而,这里的利率只是计算5%的呢,想想,借贷的年利率可是12%-24%呢。
所以,在投资的时候就一定要计算上这个利率,通膨等等的。

补充:这里就说明一下,如果借款给别人的话,不收利息,那绝对是傻哦。
要知道,你现在的1元钱,和 1年后别人还你的1元钱 可是不同购买了的。更别说期间别的情况了。
【所以,作为债主的话,不收利息,那也要要求请一顿大餐的对吧 o( ̄︶ ̄)o 】

【复利-投资最大的魅力】

这个应该是,总所周知的东西了,但凡生活中遇到一些存款和借款的情况。
如果用I代表利息额,P代表本金,r代表利息率,n代表借贷时间,S代表本金和利息之和。
那么其计算公式为:I=P×r×nS=P×(1+r×n)
例如,某银行向某企业提供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10%的200万元货款,
则到期时该企业应付利息为:I=P×r×n=200×10%×5=100(万元)
本金和利息为:S=P×(1+r×n)=200×(1+10%×5)=300(万元)

复利计算的公式为:I=P×[(1+r)×n-1]S=P×(1+r)×n若前例中的条件不变,
按复利计算该企业到期时应付利息为:I=P×[(1+r)×n-1]=200×[(1+10%)×5-1]=122.102(万元)
S=P×(1+r)×n=200×(1+10%)×5=322.102(万元)

由此可见,和复利相对应的单利只根据本金算利,没有利滚利的过程,但这两种方式所带来的利益差别一般人却容易忽略。假如投入1万元,每一年收益率能达到28%,57年后复利所得为129亿元。可是,若是单利,28%的收益率,57年的时间,却只能带来区区16.96万元。这就是复利和单利的巨大差距。

这里,我看完之后的想法:
,虽然感叹复利好像可以多赚好多钱的样子。但是仔细一想,这个复利可是要求每一年的收益都不变的呢,想想,现在这个动荡的社会,投资什么,没有亏本就已经笑飞起来了。
并且,平常人会用到的也只有,买房贷款这个时候了,逼近穷人啊。这时候算复利什么的,那是银行想方设法挖你未来的钱的呢。
所以感觉,复利还是就想想就好,大资本才考虑的事情。我这手头的1W块钱,年息3%10年就多了3K,都不好说能不能赶得上通膨呢。而高年息的,那可就不可能辣么稳定的了。
对于普通人,有钱还是花掉吧【罒ω罒】 ,或者买个房【这个相对稳定】,毕竟鼓励消费啊,不然GDP哪里来呢。

【纳什均衡-不需要去找最短的队排】

这个理论的解释呢,我勉强看懂,要我说明一下,那是不能做到的了。╮(╯_╰)╭
就说结论吧,在各方理性博弈的情况下,均衡是最终的结果。

假设超市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性的预期——尽快地离开超市。
因此所有的队都会一样长,你用不着费劲地去找最短的队。
购物者只要看到旁边的队人少,就会很快排进较短的队中,如此一来较短的队也变长了,一直持续到两个队人数差不多。
相邻的两个队是这样,同理,所有的队都会变得人数差不多。
所以,还是就近选择最好。

把这个记下来,就是觉得这个例子有意思,我自己排队是会选边上一点的队伍,难道不会快一些吗 ?

博弈论

我是觉得这个,博弈论经济学很有意思,可能是博弈论本身有得思考。
这里就记一下思考的例子就好,毕竟好复杂,却有意思。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例子

甲、乙两个人一起携枪准备作案,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警方怀疑,这两个人可能还犯有其他重罪,但没有证据。于是分别进行审讯,为了分化瓦解对方,警方告诉他们,如果主动坦白,可以减轻处罚;顽抗到底,一旦同伙招供,你就要受到严惩
如果两人都不坦白,警察会以非法携带枪支罪将两人各判刑1年;
如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坦白者作为证人将不会被起诉,另一人将会被重判15年;
如果两人都招供,则两人都会因罪名各判10年。
最终,这两个劫匪的选择是什么呢。
聪明的两人都做出招供的选择,这对他们个人来说都是最佳的,即最符合他们个体理性的选择。【确不是理论上的最佳选择对吧】

这里,存在的最重要的因数,也是变数,就是信息不同步。

串谋例子

加利福尼亚州有两个互为敌手的商店——美西日用品商店和莱特廉价品商店。
他们正好紧挨着,两店的老板是死敌,他们一直进行着没完没了的价格战。
“出售爱尔兰亚麻床单,甚至连有鹰一般眼睛的贝蒂·瑞珀女士都不能找出任何疵点,不信请问她;而这床单的价格又低得可笑,只需6美元50美分”。
当一个店的橱窗里出现这样的手写告示时,每位顾客都会习惯地等另一家廉价品商店的回音。
果然,大约过了两小时,另一家商店的橱窗里出现了这样的告示:“瑞珀女士该配副近视眼镜了,我的床单质量一流,只需5美元95美分”。

价格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除了贴告示以外,两店的老板还经常站在店外尖声对骂,经常发展到拳脚相加,最后总有一方的老板在这场价格战中停止争斗,价格不再下降。
骂那个人是疯子,这就意味着那方胜利了。这时,围观的、路过的、还有附近每一个人都会拥入获胜的廉价品商店,将床单和其他物品抢购一空。
在这个地区,这两个店的争吵是最激烈的,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因此竟很有名声,住在附近的每个人都从他们的争斗中获益不少,买到了各式各样的“精美”商品。

突然有一天,一个店的老板死了,几天以后,另一个店的老板声称去外地办货,这两家商店都停业了。过了几个星期,两个商店分别来了新老板。他们各自对两个商店前任老板的财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天检查时,他们发现两店之间有条秘密通道,并且在两个商店的楼上两家老板住过的套房里发现了一扇连接两套房子的门。新老板很奇怪,后来一了解才知道,这两个死对头竟是兄弟俩。原来,所有的诅咒、谩骂、威胁以及一切相互间的人身攻击全是在演戏,每场价格战都是装出来的,不管谁战胜谁,最后还是把另一位的一切库存商品与自己的一起卖给顾客。真是绝妙的骗局。

猎鹿博弈

本身的例子

1904年夏天,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有一个制作糕点的小商贩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的外面出售他的薄饼。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生意却好得不得了,一会儿工夫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他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心胸宽广的糕饼商贩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它来盛放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大量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进入客商们的手中。令他们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客商们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其道,这就是现在的蛋卷冰淇淋。它的发明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有人这样假设,如果两个商铺不靠在一起,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吃上蛋卷冰淇淋也很难说。

雷鲍夫法则

雷鲍夫法则从语言沟通的角度,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建立合作与信任的规律。
当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脏脸博弈

博弈例子

三个学生的脸都是脏的,但是他们各自都看不到自己的脸。老师对他们说,你们中至少有一个人的脸是脏的,请脏脸的学生举手。三个学生对视一番后无人举手,随即又都举手表明自己的脸是脏的。这是为什么?
下面可以还原一下他们的判断过程:
(1)三个学生对视后,都看到了另外两个人的脸是脏的,满足“至少一个脏脸”的判断,因此无人举手。
(2)三个学生都没有举手,这意味着每个人的眼中都看到了至少一个脏脸。
但是,更重要的推断是,三个人中至少有两个脏脸。
很简单,如果只有一个脏脸,那么肯定有人在第一步的时候就举手了。
由于三个学生同样聪明,因此大家都得出了同样的推断。
这个关键的推断就是三个人之间产生的共同知识。
(3)既然“至少两个脏脸”,从任何一个人的角度而言,他已经看到了两个脏脸,他仍然可以不举手。
(4)三个人都还是不举手,意味着三个人看到的都是两个脏脸,即所有人都是脏脸。
因此,所有人都举手了。

共同知识作用

某人决定做一个体检,在经历抽血、B超等多方位检查后,发现有一项“屈光不正”需要去眼科诊疗。花了8元钱的挂号费后,根据指引去做光学检验,但仔细一看,原来就是配眼镜的地方。原来,“屈光不正”就是近视眼!“屈光不正”是医学工作者的共同知识,但一般人却并不清楚这样的知识,以至多花了冤枉钱。

共同知识说明

脏脸博弈强调共同知识,比如今天下雨,甲、乙两人都知道这个情况,但这并不是共同知识,真正的共同知识包括:甲明白乙知道今天下雨,乙也明白甲知道今天要下雨;并且甲要明白乙知道自己知道今天要下雨,乙也要明白甲知道自己知道今天会下雨。只有具备以上条件,甲、乙两人的公共知识才是“今天下雨”。
也就是说,双方对某一件事必须达到相互间的完全了解,才能说这一事物是两人的共识。

写在最后

嗯,这里终于记录完了。对于整本书来说,我这一点点的笔记真的好少。不过很多看看就好的了知识,我就不记录了。
而,关于博弈论的东西,估计我以后有机会还是回去研究一下的。
好像有一部动漫,叫做《端脑》的样子,用的就是脏脸博弈的东西。
就酱紫了,已经写不下去了 ╮(╯_╰)╭
2022-05-21 小杭


posted @ 2022-05-22 12:35  小-杭  阅读(2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