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东逝
江河东逝
泱泱千年,那人在变,那景在变、那事在变,那日月山河在变。几曲离殇,唯有江河涛涛,东逝依旧。站在江河之旁,聆听江河述说过往的故事。
然而每每听来总有那许多为人不解。
不解二十四孝,啮指痛心 、芦衣顺母 、亲尝汤药 、拾葚异器 、埋儿奉母……的孝。文人墨客,灯火阑珊下,单衣寒食寒窗苦读,为何?只为酬壮志而用所学平四海,徐庶更是如此,生逢乱世满腹才华,只求一明主工图霸业。他遇到了“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然不解其明识曹公这骗局,而仍去之的孝。如这般何其都的孝,为多少人而不解,有人说这是愚孝,而这份愚孝却为先人推崇千年,帝王尤为之。
明朝王阳明与弟子论孝,谈及“冬温夏凉”,门人问如何做才可做好“冬温夏凉”之孝,阳明先生论之孝发与心,心性所致“冬温夏凉”自然便做好,且不止与“冬温夏凉”之孝。我想这才是古人的“孝”吧。夫生与天地间,孝心也应坦坦荡荡取代。舜远古五帝之一,“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汉文帝仁孝知名天下问,以德孝治国,开文景之治……。真孝如斯,发与心不做作。
不解,那所谓的“义“。不解抗倭英雄胡宪宗投靠奸臣而眼睁睁看着忠臣被害,而在众人指责下取而代之,却无丝毫避讳和惭愧。这是为何?不解忠臣徐阶在老师夏言和一个又一个忠臣被害时的沉默,更不解他对严嵩的阿谀献媚。虽然结果告诉我们他们是正义的,而过程那?
相比于他们,在明朝的另外两位可谓正真的“义。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他用自己的行动将”义“进行到了什么最后一刻。这是“义”,也是他的遗书——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还有一人便是杨继盛,一个光耀史册的名字。他是”义“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用自己的生命为那个黑暗的时代点亮一盏璀璨的明灯。在被害前他赋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这是他们的“义”,生死无惧,慷慨赴义。而徐阶与胡宪总,无那悲壮的赴义,只有那世人的指责,在指责之中坚守他们的“义,有人言”生或许比死更难“,是呀,在世人的指责,昔人友人的唾弃下,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的”义“,这是为何我不解?
但试想如他们也是不惧权贵,选择慷慨赴义,那倭寇谁平?贪官谁除?如此好似了解了,了解了他们的”义“与痛,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孝“与“义“,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士们没读过现代西方的哲学,他们用中国古典哲学诠释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践行着” 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路。江河东逝,诉说着沧桑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