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证管理揭秘:Cookie-Session 与 JWT 方案的对决

概述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聊完了授权的过程,在服务器对客户端完成授权之后,服务器会给客户端颁发对应的凭证,客户端持有该凭证访问服务端,服务器便能知道你是谁,你有什么权限等信息。这一章我们具体聊聊常见的凭证管理技术有哪些。

在软件架构中,关于凭证如何存储和传递,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思路,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架构思路:

  1. 一种是把所有状态信息都放在服务器端 (Cookie-Session 方案)
  2. 一种是把所有状态将信息存储在客户端(JWT 方案)

在互联网早期,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明确的答案。大多数应用都采用了 “Cookie-Session” 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服务器上存储用户状态,来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和信息的传递。这种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主流。

然而,随着微服务和分布式系统的兴起,我们发现由于 CAP 的限制,服务器端存储状态信息的方式开始面临很多问题(微服务要求服务端本身是无状态,才能实现动态扩缩容)。这就迫使我们重新考虑被放弃的客户端状态存储方法。在这个背景下,JWT(JSON Web Token)的令牌的方案开始受到关注。JWT 是一种在客户端存储用户状态信息的方式,它允许用户在不同的服务器之间自由切换,而不需要重新登录。这种特性在分布式系统中非常有用。但是要明白,JWT 和 Cookie-Session 只是对授权信息存储的主体(客户端,服务端)不同,各有优势,合适场景不同,不存在谁比谁要先进的问题。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 Cookie-Session 和 JWT 两种方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总所周知,因为 HTTP 是无状态协议,所以 Cookie-Session 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解决 HTTP 协议无状态的问题,在 RFC 6265 中定义了 HTTP 的状态管理机制,增加 Set-Cookie 指令,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一组信息(标识)示例: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Set-Cookie: session_token=abc123; Expires=Wed, 09 Jun 2021 10:18:14 GMT; Path=/

客户端收到指令后在此后一段时间的 HTTP 请求中都发给服务端会话信息(在 Header 中携带 cookie 信息),以便服务器区分不同的客户端:

GET /profile HTTP/1.1
Host: www.example.com
Cookie: sessionid=xyzasdzxc123789456

客户端的 Cookies 里通常只存储一个无意义,不重复的字符串,通常命名是 sessionidjessionid ,服务端则根据该字符串作为 Key,和用户信息建立关联后存储在服务端的内存或者缓存中。再辅以一些超时自动清理的措施来管理会话。

它们的交互过程如下:

cookie-session

这种服务端的状态管理机制就是 Session,Cookie-Session 也是最传统,但今天依然广泛应用于大量系统中的,由服务端与客户端联动来完成的状态管理机制。

总结

cookie-session 的方案在存储授权信息具有以下优势:

  1. 安全性:由于状态信息都存储在服务端,cookie-session 方案在安全性上有天然的优势,能完全规避上下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的风险
  2. 灵活性:由于存储在服务端,服务端可以存储各种数据对象,而不仅仅是字符串
  3. 状态控制:服务端维护状态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修改,清除上下文信息,可以很轻松实现用户强制下线的功能。

Cookie-Session 在单体服务环境中是最合适的方案,但是因为服务端有状态,当需要水平扩展服务能力,要部署集群时就开始面临麻烦了。接下来的 JWT 令牌就是 Cookie-Session 在分布式环境的替代品,但是不能说 JWT 要比 Cookie-Session 更加先进,更不可能全面取代 Cookie-Session 机制。

JWT

当服务端有多台,并且不能存储状态的时候,客户端就要承担存储有状态(授权信息)的职责了。这就是 JWT 令牌的方案思路。

JWT(JSON Web Token)是一种定义在 RFC 7519 标准中的令牌格式,主要应用于现代分布式应用系统中,经常与 OAuth2 协议配合使用。在深入探讨 JWT 的结构之前,我们先来直观地了解一下它的基本形式。示例:

jwt-info

注意:JWT 令牌不加密,只使用 Base64URL 转码,所以 JWT 令牌里别放敏感信息,令牌只解决防篡改的问题,并不解决防泄漏的问题,JWT 令牌都可以在 JWT 官网(https://jwt.io)上进行解码。如图所示,JWT(JSON Web Token)由三部分组成:Header(头部)、Payload(负载)、Signature(签名)。这三部分之间使用点(.)分隔。

Header:Header 部分通常包含令牌的类型(通常是 JWT)和使用的加密算法,例如 HS256

{
  "alg": "HS256",
  "typ": "JWT"
}

Payload:Payload 部分包含所需的声明,这些声明可以包括用户信息或其他相关数据。例如,用户ID和过期时间:

{
  "sub": "1234567890",
  "name": "John Doe",
  "iat": 1516239022,
  "exp": 1516242622
}

负载部分,JWT 在 RFC 7519 中推荐(非强制约束)了七项声明名称(Claim Name),如有需要用到这些内容,建议字段名与官方的保持一致:

  • iss(Issuer):签发人。
  • exp(Expiration Time):令牌过期时间。
  • sub(Subject):主题。
  • aud (Audience):令牌受众。
  • nbf (Not Before):令牌生效时间。
  • iat (Issued At):令牌签发时间。
  • jti (JWT ID):令牌编号。

此外在 RFC 8225、RFC 8417、RFC 8485 等规范文档,以及 OpenID 等协议中,都定义有约定好公有含义的名称,可以参考 IANA JSON Web Token Registry

Signature:Signature 是使用 Header 中指定的算法和一个密钥对 Header 和 Payload 进行签名得到的。对前面两部分内容进行加密计算,以例子里使用的 JWT 默认的 HMAC SHA256 算法为例,将通过以下公式产生签名值:

HMACSHA256(base64UrlEncode(header) + "." + base64UrlEncode(payload) , secret)

签名的意义在于确保负载中的信息是可信的、没有被篡改的,也没有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任何信息。因为被签名的内容哪怕发生了一个字节的变动,也会导致整个签名发生显著变化。JWT 默认使用的 HMAC SHA256 算法是一种密钥哈希算法,适用于单体应用中,因为加密和验证都需要由同一授权服务完成。在多方或分布式应用中,通常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签名。这种情况下,授权服务使用私钥签名,并通过遵循 JSON Web Key 规范公开一个公钥。这个公钥用于验证签名,使其他服务能够独立验证 JWT 的真实性,无需直接与授权服务通信。

JWT 令牌的交互流程如下:

jwt-process

说明:如果是在分布式环境下,通常会有单独的认证服务器来负责颁发令牌。

发送令牌

按照 HTTP 协议的规范,客户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 HTTP 协议发送 JWT 令牌给服务端。最标准的方式是将 JWT 放在 HTTP 的 Authorization 头部中,通常与 Bearer 方案一起使用。这种方法简单且符合 RESTful API 的最佳实践:

GET /api/resource HTTP/1.1
Host: example.com
Authorization: Bearer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zdWIiOiIx......

总结

JWT 令牌是分布式系统下凭证载体的优秀解决方案,它优点众多:

  1. 解决了分布式系统下的状态信息的管理问题,让服务端无状态,实现动态扩缩容。
  2. 结构简单,轻量,凭证本身包含重要信息,服务端无需再查询数据库
  3. 通过密钥对和签名的方式,保证凭证信息的无法被篡改,保证了凭证的真实性

但是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cookie-session 的优点也 JWT 也缺点:

  1. 会话难以主动失效:服务端难以注销令牌,如果非要实现,就要把状态信息转移存储到 redis 中。
  2. 携带的信息有限:虽然 HTTP 没有限制 Header 中可存储的大小限制,但是 HTTP 服务端大多都有存储上限,例如 tomcat 限制 8kb,nginx 限制 4kb
  3. 客户端令牌泄露风险:客户端令牌存在哪里 ? Cookie ? localStrong ? Indexed ? 存在哪里都有泄露风险。只要拿到令牌就能冒认客户端身份
  4. 服务端无状态会导致很多常见的功能难以实现,例如:踢人下线,统计在线人数等等。。
posted @ 2024-04-25 13:58  肖卫卫讲编程  阅读(5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