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对象之类和实例
1.类的定义 定义是用过class关键字 class Student(object): pass class 后面紧接着是类名,即Student,类名通常是大写开头的单词, 紧接着是(object),表示该类是从哪个类继承下来的。如果没有合适 的继承类,就使用object类,这个是所有类最终都会继承的类。 定义好了Student类,就可以根据Student类创建出Student的实例, 创建实例是通过类名+()实现的 res = Student() print(res)#<__main__.Student object at 0x1035d35c0> print(Student)#<class '__main__.Student'> 可以看到,res指向的是一个Student实例,而Student本省则是一个类。 可以自由的给实例变量绑定属性,eg. 给res绑定一个name属性 res.name = 'Jake' print(res.name)#Jake 由于类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创建实例的时候,把一些我们 认为必须绑定的属性强制填写进去,通过定义一个特殊的__init__方法 在创建实例的时候,把name,age,sex等属性绑定上去。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sex 注:__init__是双下划线 注意: __init__方法第一个参数永远是,self。表示创建的实例本身, 因此,在__init__方法内部,就可以把各种属性绑定到self, 因此,self就指向创建的实例本身。 有了__init__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就不能传入空的参数了 必须传入与__init__方法匹配的参数,但self不需要传,Python 解释器自己会把实例变量传进去。 res = Student('Jake', 60, '男') print(res.age)#60 和普通方法相比,在类中定义的函数只有一点不同,就是第一个参数永远 都是self,并且调用时,不用传递参数。除此之外,与类的方法与普通方 法没有什么区别。 总结: __dict__ : 可查询类和对象中内容,并以字典形式返回。 1.类名+() ---->实例化一个对象 2.这个时候会自动执行__init__方法,并且将对象传给__init__的self参数 3.给对象封装相应的属性。 2.数据封装 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数据封装。 在上面的Student类中,每个实例都拥有各自的name,age,sex这些数据。 既然Student实例本身就拥有这些数据,要访问这些数据,就没有必要从 外面的函数去访问,可以直接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访问数据的函数, 这样,就把“数据”给封装起来了。这些封装数据的函数是和Student类本 身是关联起来的,我们称之为类的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sex def print_message(self): print('%s:%s:%s' % (self.name, self.age, self.sex)) res = Student('Jake', 60, '男') res.print_message()#Jake:60:男 这样一来,我们从外部看Student类,就只需要知道,创建实例需要给出name,age,sex 而如何打印,都是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的,这些数据和逻辑被“封装”起来了,调用很 容易,但却不用知道内部实现的细节。封装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给Student类增加新 的方法。 总结: 1.类是创建实例的模板,而实例则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对象,各个实例拥有的数据都是 互相独立的,互不影响。 2.方法就是与实例绑定的函数,和普通函数不同,方法可以直接返回实例的数据。 3.Python允许对实例变量绑定任何数据,也就是说,对于两个实例变量,虽然他们 都是同一类的不同实例,但拥有的变量名称都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