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前端圈有感,写在最迷惘的岁月。
从2011年7月毕业至今,近千个日夜,我同大多数码农一样,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乃至梦想,都有着近乎颠覆性的洗礼。我不是足够称职的前端,至今依然停留在三流层面上。确切地说,我鲜少像那些大牛们一样去关心各种国外的所谓高端技术,甚至很少用github。尽管我也在力图让我的工作变得完美。而事实是,当我觉得一切的工作都尽在掌握,我开始停下对技术追寻的脚步,我满脑子里想着的是,如何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倾注自己所有的思想。
技术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噩梦,而我正在这个圈子里逆来顺受。我一直纠结于自己的心态,试图将其端正。一些人也尝试着把我包装为大牛,但真实的情景是,我从来都是觉得我是个门外汉,真的是入不了市面。正因为如此,我渴求通过另外一种途径证明自己的存在。没错,所有人都渴望主宰世界,要么,去适应被主宰。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包括现在的我。记得早些时候,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你在前端领域的高度,取决于你自身的定位深度”,所以在两年前,我认为自己能有足够的战斗力在前端江湖占有一席之地。但今天,我绝对算不上是这个领域的一枚新锐,我并没有做到,并非是我没有去努力,而是二年多的工作体会扭转了我很多的思考,这里面涵盖了妥协、遗忘以及新的认知。我告诉自己,我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深陷在漫无边际的技术黑洞,而应该更多地投身在圈外的美丽星空,去找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有的,你必须清楚地明白你是为何而生,为何而战!当然,如果对技术的不断深入可以催发你无穷的满足感,那绝对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你应该成为业内的标杆集市,当然你会尝试把你的这种魄力融入你公司的产品,并质变为实际的存在价值。
准确地说,我对前端的真正感知,是从2012年5月投奔杭城开始的。当时我受先前一年的思维左右,以坎井之蛙的视觉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面对着曾经魂牵梦绕的某帝国,内心充满着惊喜与惶恐。最终我以新手的身份坐在了创业大厦7楼,感受着某公司人的橙色天空。我所在的小组是当时的sns前端组,直接leader是伯飞。正如你猜测的,这是一段艰辛的旅程。在那些元老级的技术大牛面前,我常常忘却了自身的存在。那种距离感,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很快,它衍生了我对这门职业的恐惧。紧随而来的是对自己适应能力和技术的质疑与否定,最终在一个月后,我同伯飞进行了一场谈话,我深刻感受到一股来自他身上的猛烈的失望,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我能坚持,而我依旧执意于我的抉择,尤其是在也要买(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已倒闭)的精神引导下。我终究是离开了,这是一场乌托邦式的破碎。然而经历了近10个月的职业激情后,也要买的倒塌让我误打误撞地重新回到了某帝国旗下,至今我都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庆幸,还是一种可笑。
在某些非正式的交流场合,我常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人们尽可能多的见解引导,尤其是面对那些对前端概念曲解的人们。“大前端江湖”快接近2000人了,有人建议我不应该参与到那些无意义的论战中,而应该树立自己的权威,多多整理技术性文章,让更多的人有理由相信这个交流媒介。没错,很多人喜欢被瞻望(穿插:九块九包邮),一年前的我也是。但现在我更渴望揭露我在技术领域的平凡与无知,我并不想给自己背负太多无形的标签。
我的生活至今一团糟,感情的失败、职业的茫然不断刺痛着心脏。这是一个时刻在对比中淘汰与被淘汰的世界,如果不能具备足够的防御力,就很容易掉落在痛苦的万丈深渊。幸运的是,我的防御+1
尽管如此,在这座燥热的都市,我对前景的迷惘在加速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前端,也许会成为我青春时代里一个最重要的符号之一。
原文:http://sentsin.com/web/27.html
——贤心 20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