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七)——装饰器模式
如果可以通过已经存在的类,额外添加一个功能生成一个新的类,这种类就是一个装饰器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对象功能来说,
装饰模式比生成子类实现更为灵活。装饰模式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Component(抽象构件):它是具体构件和抽象装饰类的共同父类,声明了在具体构件中实现的业务方法,它的引入可以使客户端以一致的方式处理
未被装饰的对象以及装饰之后的对象,实现客户端的透明操作。
ConcreteComponent(具体构件):它是抽象构件类的子类,用于定义具体的构件对象,实现了在抽象构件中声明的方法,装饰器可以给它增加额
外的职责(方法)。
Decorator(抽象装饰类):它也是抽象构件类的子类,用于给具体构件增加职责,但是具体职责在其子类中实现。它维护一个指向抽象构件对象的引
用,通过该引用可以调用装饰之前构件对象的方法,并通过其子类扩展该方法,
以达到装饰的目的。
ConcreteDecorator(具体装饰类):它是抽象装饰类的子类,负责向构件添加新的职责。每一个具体装饰类都定义了一些新的行为,它可以调用在
抽象装饰类中定义的方法,并可以增加新的方法用以扩充对象的行为。
优点:
(1) 对于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装饰模式比继承更加灵活性,不会导致类的个数
急剧增加。
(2) 可以通过一种动态的方式来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 从而实现不同的行为。
(3) 可以对一个对象进行多次装饰。
(4) 具体构件类与具体装饰类可以独立变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具体构
件类和具体装饰类,原有类库代码无须改变,符合“开闭原则”。
缺点:
(1) 使用装饰模式进行系统设计时将产生很多小对象,大量小对象的产生势必会
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影响程序的性能。
适用场景
(1) 动态、透明的方式给单个对象添加职责。
(2) 当不能采用继承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扩展或者采用继承不利于系统扩展
和维护时可以使用装饰模式。
装饰器模式关注于在一个对象上动态的添加方法,然而代理模式关注于控制对
对象的访问。换句话 说,用代理模式,代理类(proxy class)可以对它的客
户隐藏一个对象的具体信息。因此,当使用代理模式的时候,我们常常在一个
代理类中创建一个对象的实例。并且,当我们使用装饰器模 式的时候,我们通
常的做法是将原始对象作为一个参数传给装饰者的构造器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抽象层 class Phone { public: virtual void show() = 0; }; // 实现层 class Huawei :public Phone { public: virtual void show() { cout << "掏出了华为手机" << endl; } }; // 抽象的装饰器,必须包含抽象的构件 class Decorator:public Phone { public: Decorator(Phone* phone):m_phone(phone) {} virtual void show() = 0; protected: Phone * m_phone; }; // 具体的装饰器 class Mo :public Decorator { public: Mo(Phone* phone):Decorator(phone) {} virtual void show() { this->m_phone->show(); cout << "贴膜" << endl; } }; class Tao :public Decorator { public: Tao(Phone* phone) :Decorator(phone) {} virtual void show() { this->m_phone->show(); cout << "手机壳" << endl; } }; int main() { Phone* my_phone = new Huawei; my_phone->show(); cout << "---------------------" << endl; Decorator* mo = new Mo(my_phone); mo->show(); cout << "---------------------" << endl; Decorator* tao = new Tao(mo); tao->show(); system("pause");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