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屋效应——不要拒绝,你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
这一现象与“登门槛效应”似乎有点异曲同工,这一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就有这样的例子:学校的一名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把班主任急坏了,没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地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这名学生之前所犯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就相当于“拆屋”,是班主任没办法接受,也是不希望再发生的一种结果,学生之前犯的错误就相当于“开天窗”,虽然原来难以接受,但相对于离家出走就显得可以接受,实际上这就是拆屋效应,只不过好像学生用得比老师要好。
心理实验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很多困难,容易在人的心理上被放大。而且,当领导分配下来特别难以完成得任务时,他可能已经利用了“拆屋效应”,他要求貌似很高,其实心理期望值并不高,这样的任务才是责任风险很小的任务。
不要习惯性地说“我不行”,不要在事情的起步阶段就武断猜测结局,全力投入解决问题,那么 就会有超出想象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