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组织好代码段,让人对它“一见钟情”

本文内容是极客时间课程——代码精进之路中代码规范篇的学习笔记。

 

1.代码文件头部结构
(1)版权和许可声明;
(2)命名空间(package);
(3)外部依赖(import);
 
 
2.对于公共类,需要使用@since标签,标明从哪一个版本开始定义了这个类
 
 
3.类的内部代码结构
类的结构,推荐的编码顺序依次为:
-1.类的属性;
-2.构造方法;
-3.工厂方法;
-4.其他方法;
 
 
4.对于一个公开类的公开方法,文档注释的包含一下10项内容
(1)方法的简短介绍;
(2)方法的详细介绍(可选项);
(3)规范的注意事项(使用apiNote标签,可选项);
(4)实现方法的要求(使用implSpec标签,可选项);
(5)实现的注意事项(使用implNote标签,可选项);
(6)方法参数的描述;
(7)返回值的描述;
(8)抛出异常的描述:需要注意的是,抛出异常的描述部分,不仅要描述检查型异常,还要描述运行时异常;
(9)参考接口索引(可选项);
(10)创始版本(可选项);
 
 
如果方法的创始版本和它的所属类的创始版本一致,方法的创始版本描述可以省略。要不然,一定要加入方法初始版本标签。
 
 
5.按顺序使用限定词
限定词的推荐使用顺序:
(1)public/private/protected(访问控制限定词,限制访问权限)
(2)abstract(抽象类或者抽象方法,具体实现由子类完成)
(3)static(静态类、方法或者类属性)
(4)final(定义不能被修改的类、方法或者类属性)
(5)transient(定义不能被序列化的类属性)
(6)volatile(定义使用主内存的变量)
(7)default(声明缺省的方法)
(8)synchronized(声明同步的方法)
(9)native(声明本地的方法,也就是java以外的语言实现的方法)
(10)strictfp(声明使用精确浮点运算)
 
 
6.使用空行分割代码块
我们可以使用空行分割如下的代码块:
(1)版权和许可声明代码块;
(2)命名空间代码块;
(3)外部依赖代码块;
(4)类的代码块;
(5)类的属性与方法之间;
(6)类的方法之间;
(7)方法实现的信息块之间;
 
 

(10)创始版本(可选项);

posted @ 2021-01-12 17:44  徐浩进  阅读(8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