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
简介
安装
Linux思想:一切都是文件
/ | Linux根目录,一般只存放目录,不存放文件 |
/bin | 命令文件目录,也称为二进制目录 |
/sbin | 放置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可执行命令 |
/boot | 存放系统的内核文件和引导装载程序文件 |
/dev | 设备(device)文件目录 |
/etc | 系统配置文件目录 |
/root | 系统管理员root的宿主目录 |
/home | 系统默认的用户宿主目录 |
/lib | 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目录 |
/lost+found | 当系统意外崩溃或机器意外关机,产生的一些文件碎片放在这里 |
/mnt | 主要用来临时挂载文件系统 |
/opt | 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 |
/proc | 此目录的数据都在内存中,如系统核心、外部设备、网络状态 |
/tmp | 一般用户或正在运行的程序临时存放文件的目录 |
/srv | 服务启动之后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 |
/usr |
应用程序存放目录 /usr/bin:存放应用程序 /usr/share:存放共享数据 /usr/lib:存放程序运行的函数库文件 /usr/local:存放软件升级包 /usr/share/doc:系统说明文件存放目录 /usr/share/man:程序说明文件存放目录 |
/var |
放置系统执行过程中经常变化的文件 /var/log:日志文件 /var/log/message:所有的登录文件存放目录 /var/spool/mail:邮件存放目录 /var/run:程序或服务启动后产生的文件 |
Linux命令
网络
ifconfig (-a) | 显示可用(所有)网络设备 |
ifconfig eth0 down | 禁用eth0网卡 |
ifconfig eth0 up | 启用eth0网卡 |
dhclient eth0 | 通过dhcp协议配置eth0网络接口 |
进程
ps -ef|grep sshd |
ps命令将某个进程显示出来,grep命令是查找 中间的|是管道命令指ps和grep命令同时执行 sshd是基于SSH协议开发的一款远程管理服务程序 |
kill -9 PID | 强制关闭识别号为PID的进程 |
service sshd stop | 停止sshd服务 |
service sshd start | 启动sshd服务 |
service sshd restart | 重启sshd服务 |
目录
cd / | 切换至根目录 |
cd .. | 切换至上级目录 |
cd 路径 | 切换至指定目录(/test:绝对路径;test:相对路径) |
pwd | 查看当前目录路径 |
ls (-a) | 显示当前目录下的非隐藏(所有)文件目录名 |
ls -l(a) | 列表形式显示当前目录下的非隐藏(所有)文件目录详细信息 |
whereis 关键字 | 查找包含关键字的文件目录路径 |
mkdir (-p) 路径 | 建立一个(多层)目录,p表示级联 |
rmdir (-p) 路径 | 删除一个(多层)目录 |
文件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 将/dev/cdrom下的文件挂载到/mnt/cdrom下 |
umount /mnt/cdrom | 取消/mnt/cdrom下的文件挂载 |
touch 路径 | 创建一个文件 |
rm -rf 路径 |
删除路径下所有内容,包含目录和文件 r表示递归,f表示强制(没有删除提示) |
cat 路径 | 输出文件内容,一般用于小文件 |
more 路径 |
按页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Enter下一行,Space下一页,B上一页,Q退出 |
head (-n) 路径 | 显示文件(前n行)内容,默认是前10行 |
tail (-n) 路径 | 显示文件(后n行)内容,默认是后10行 |
tail +n 路径 | 显示文件第n行至文件末尾内容 |
tail -f 路径 | 显示文件最新增加的内容,一般用于查看正在改变的log日志文件 |
mv 源文件或目录路径 目标文件或目录路径 |
对文件或目录重新命名 或者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动到另一个目录中 |
cp (-rf) 源文件路径 目标文件路径 | 将一个文件复制到目标文件(目标文件路径中的目录不存在将被创建) |
vi纯文本编辑器
a | 在当前字符后添加文本 |
A | 在行末添加文本 |
i | 在当前字符前插入文本 |
I | 在行首插入文本 |
o | 在当前行后面插入一空行 |
O | 在当前行前面插入一空行 |
ESC | 从编辑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
:wq | 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存盘并退出vi操作 |
:wq! | 在命令模式下,强制执行存盘并退出vi操作 |
:w | 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存盘操作 |
:w! | 在命令模式下,强制执行存盘操作 |
:q | 在命令模式下,执行退出vi操作 |
:q! | 在命令模式下,强制执行退出vi操作 |
:set nu |
在命令模式下,用于在最左端显示行号 打开/etc/virc,vi的配置文件,加上:set nu,以后vi都会显示行号 |
:set nonu | 在命令模式下,用于在最左端不显示行号 |
Ctrl+f | 向文件尾翻一屏 |
Ctrl+b | 向文件首翻一屏 |
Ctrl+d | 向文件尾翻半屏 |
Ctrl+u | 向文件首翻半屏 |
ZZ | 命令模式下保存当前文件所做的修改后退出vi |
:行号 | 光标跳转到指定行的行首 |
:$ | 光标跳转到最后一行的行首 |
x | 删除光标前的一个字符 |
X | 删除光标后的一个字符 |
D | 删除从当前光标到光标所在行行尾的全部字符 |
dd | 删除光标行整行内容 |
ndd | 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
?nyy | 将当前行及其下n行的内容保存在寄存器?中 |
p | 将缓存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方 |
P | 将缓存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上方 |
/字符串 | 从当前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向文件尾部查找指定字符串的内容 |
?字符串 | 从当前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向文件头部查找指定字符串的内容 |
a,bs/F/T | 在第a行到第b行之间,将F字符串替换成T字符串 |
用户和组
u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 创建用户的同时指定分配到那个组下 |
passwd 用户名 | 创建更改该用户密码 |
userdel (-r) 用户名 | 删除该用户(同时删除该用户的工作目录) |
usermod -l 新用户名 原用户名 | 修改用户名 |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 将该用户加入到指定组中 |
chown 用户名 文件路径 | 改变文件的所有者 |
groupadd 组名 | 在Linux中添加组 |
groupdel 组名 | 只能删除没有用户的组 |
groupmod -n 原组名 新组名 | 修改组名 |
gpasswd -a 用户名 组名 | 将该用户加入到指定组中 |
gpasswd -d 用户名 组名 | 将该用户退出指定组 |
文件权限
-rwxrw-r--1 root root 1213 Feb 2 09:39 abc
第一个字符代表:文件(-)、目录(d)、链接(l)
后面字符每3个一组共三组:读(r)、写(w)、执行(x)
第一组rwx:用户的权限,是读、写和执行=7
第二组rw-:用户组的权限,是读、写但不能执行=6
第三组r--:其他组的权限,是读不能写和执行=4
上面权限也可用数字表示为764(r=4、w=2、x=1)
1:表示连接的文件数
root:表示用户
root:表示用户组
1213:表示文件大小(字节)
Feb 2 09:39:表示最后修改日期
abc:表示文件目录名
chmod 755 abc | 赋予文件目录abc权限为rwxr-xr-x |
chmod u=rwx,g=r-x,o=r-x abc | 同上 |
chmod u-x,g+w abc | 给文件目录abc去除用户执行的权限,增加组写的权限 |
chmod a+r abc | 给所有用户添加对文件目录abc读的权限 |
其他命令
su (-) root | 切换至root用户(使用该用户下的环境变量) |
exit | 退出root用户 |
man 命令 |
查看该命令的帮助说明 Enter下一行、Space下一页、B上一页、Q退出 |
clear | 清屏 |
shutdown -r now | 立即重启系统 |
↑ | 拷贝上一个命令 |
Ctrl+C | 返回命令行输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