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实验
C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数组
姓名:贺煜林 实验地点:一教520 实验时间:6月9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
2、了解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初始化方法。
3、学习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基本算法。
4、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方法及其元素的引用方法。
5、掌握C语言提供的对字符串进行处理的基本库函数。
二、实验内容
1、实验7-3-1-1
(1)问题描述:写一个函数,对用随机函数产生的10个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升序,用冒泡排序实现)。
(2)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void sort1(int s[], int n)
{
int i,j;
int temp;
for(i=0;i<n-1;i++)
for(j=9;j>=i+1;j--)
{
if(s[j]<s[j-1])
{
temp=s[j];
s[j]=s[j-1];
s[j-1]=temp;
}
}
}
void main()
{
int i,a[10];
srand((unsigned)time(NULL));
printf("随机产生10个整数:\n");
for(i=0;i<10;i++)
{
a[i]=rand()%100;
printf("%d ",a[i]);
}
printf("\n");
sort1(a,10);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n");
for(i=0;i<10;i++)
printf("%d ",a[i]);
}
(3)问题分析:
- 随机产生10个整数需要设置一个随机种子srand((unsigned)time(NULL));
- a[i]=rand()%100是用来获得0到100以内的数;
- 冒泡排序法原理: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2、实验7-3-1-2
(1)问题描述:写一个函数,对随机产生的10个整数按从小到大的排序顺序(升序,用选择排序实现)。
(2)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void sort2(int s[], int n)
{
int i,j,k;
int temp;
for(i=0;i<n-1;i++)
{
k=i;
for(j=i+1;j<=n-1;j++)
{
if(s[j]<s[k])
k=j;
}
if(k!=i)
{
temp=s[k];
s[k]=s[i];
s[i]=temp;
}
}
}
void main()
{
int i,a[10];
srand((unsigned)time(NULL));
printf("随机产生10个整数:\n");
for(i=0;i<10;i++)
{
a[i]=rand()%100;
printf("%d ",a[i]);
}
printf("\n");
sort2(a,10);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n");
for(i=0;i<10;i++)
printf("%d ",a[i]);
}
(3)问题分析:
- 选择排序法原理:选择排序法的第一层循环从起始元素开始选到倒数第二个元素,主要是在每次进入的第二层循环之前,将外层循环的下标赋值给临时变量,接下来的第二层循环中,如果发现有比这个最小位置处的元素更小的元素,则将那个更小的元素的下标赋给临时变量,最后,在二层循环退出后,如果临时变量改变,则说明,有比当前外层循环位置更小的元素,需要将这两个元素交换。
3、实验7-3-2-1
(1)问题描述:输出指定行数的杨辉三角形。
(2)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50][50],i,j,n;
printf("请输入杨辉三角形的行数:");
scanf("%d",&n);
for(i=1;i<=n;i++)
{
a[i][i]=1;
a[i][1]=1;
}
for(i=3;i<=n;i++)
for(j=2;j<=i-1;j++)
{
a[i][j]=a[i-1][j-1]+a[i-1][j];
}
for(i=1;i<=n;i++)
{
for(j=1;j<=i;j++)
{
printf("%d\t",a[i][j]);
}
printf("\n");
}
}
(3)问题分析:
- 注意for循环的嵌套;刚开始for循环嵌套时外层for循环(i循环)没有加大括号,导致printf("\n")没有在循环内部,导致不能换行,不能达到最终效果。
4、实验7-3-2-2
(1)问题描述:编写程序,从键盘分别输入年、月、日,计算出该天是这年中的第几天。
(2)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day_tab[2][13]={
{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0,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int day_year(int y,int m,int d)
{
int i,j,s=0;
if(y%400==0||(y%100!=0&&y%4==0))
i=1;
i=0;
for(j=1;j<m;j++)
{
s=s+day_tab[i][j];
}
s=s+d;
return s;
}
void main()
{
int y,m,d;
printf("Input year_month_day:\n");
scanf("%d %d %d",&y,&m,&d);
printf("是这年的第%d天\n",day_year(y,m,d));
}
(3)问题分析:难度不大,按照流程图的流程就能够完成代码。
5、实验7-3-3
(1)问题描述:编写程序,判断某一字符是不是“回文数”。(“回文数”是从左至右和从右至左读起来都是一样的字符串。)
(2)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N 40
void main()
{
char str[N],ch='Y';
int i,len;
printf("Input a string:");
scanf("%s",&str);
len=strlen(str);
for(i=0;i<=len/2;i++)
{
if(str[i]!=str[len-1-i])
{
ch='N';
break;
}
}
if(ch=='Y')
printf("%s是一个回文数",&str);
else
printf("%s不是一个回文数",&str);
}
(3)问题分析:
- for(i=0;i<=len/2;i++)中跳出循环的条件为i<=len/2;
- %s的应用不是很常见,应当注意
- 一开始不明白(str[i]!=str[len-1-i])的含义,用了一定时间去理解缘由。
三、实验小结
1、收获:
- 对于数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相关实验也能够独立完成。
- 此次实验出现了一些新函数的应用,如随机种子函数,取0到100的数值方法,以及%s的应用等。
- 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不足:
- 经常犯一些小错误,导致代码不能运行。
- 虽然一般代码可以呈现出最终结果,但因为不是十分熟练,导致一个代码花费的时间过长,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