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管网络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 当主机 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 B 发送 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 AR 阅读全文
摘要:
网际层的 IP 协议及配套协议 : 互连在一起的网络要进行通信,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 不同的寻址方案 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 阅读全文
摘要:
集线器 : 是使用电子器件来模拟实际电缆线的工作,因此整个系统仍然像一个传统的以太网那样运行。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工作站使用的还是 CSMA/CD 协议,并共享逻辑上的总线。 集线器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优点 使原来属于不同碰撞域的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 阅读全文
摘要: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 MAC 地址。 802 标准所说的“地址”严格地讲应当是每一个站的“名字”或标识符。 将48位的“名字”称为“地址”仅仅是一种习惯。 IEEE 的注册管理机构 RA 负责向厂家分配地址字段的前三个字节(高位 24 位)。 地址字段中的后三个字节(低位 24 位 阅读全文
摘要:
最初的以太网是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当初认为这样的连接方法既简单又可靠,因为总线上没有有源器件。 为了通信的简便以太网采取了两种重要的措施: 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即不必先建立连接就可以直接发送数据。以太网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这样做的理由是局域网信道的 阅读全文
摘要:
1992 年制订了 PPP 协议。经过 1993 年和1994 年的修订,现在的 PPP 协议已成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RFC 1661]。 现在全世界使用得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点对点协议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时,一般都是使用 PP 阅读全文
摘要:
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控制 封装成帧 : 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 用控制字符进行帧定界的方法举例 : SOH(Start Of Head):0x01EOT(End Of Transmission):0x04 透明传输 : 解 阅读全文
摘要:
通信: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baseband)信号和带通(band pass)信号: 基 阅读全文
摘要: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 WDM码分复用 CDM 频分复用 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 阅读全文
摘要:
信噪比就是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即:S/N。 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即:信噪比(dB)= 10 * log10(S/N) (dB) 例如:当S/N=10时,信噪比为10dB;当S/N=1000时,信噪比为30dB。 香农公式: 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