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是不理性的动物,特别之处在于我们有能力去相信自己大脑构思出来的稀奇古怪的东西。 ——罗伯特 ▪ 富格林《行走于理性的钢丝上》
心智双过程理论:
虽然还没有读过《思考,快与慢》,但从大致围绕两种思考进行展开。
(1)一种是系统1
它处理信息速度快,不需要认知的参与,是无意识的、自动控制的,消耗能量少,是大脑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如走路,骑车,说话,遇到危险的动物会害怕等,它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产自基因里的,人类进化得来的,属于先天性的,还有就是后天刻意练习,形成了这个自主控制的系统,属于后天性的,如果它出现问题,往往意味某些认知模块受到严重损坏,或许会产生自闭症、失认症、失读症等非连续性认知紊乱现象。
(2)一种是系统2
也是我们常说的智力,它处理信息速度慢,需要认知的参与,有意识,需要计算分析,它是自我控制的,例如做题,写文章。
大多时候系统1能很好的完成它的工作,它在熟悉的场景中采取的应对是精确的,在短期的预测上大多是准确的,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特性,容易形成成见,造成系统性错误,你会发现我们无法关闭它,例如看到一个字你就会在心里念出来,它只能被系统2抑制,而无法消除。
三重心智理论:
在双过程理论的基础上,斯坦诺维奇做了发展,在《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一书里,提出了人类认知的三重心智模型。
(1)自主心智
即是上面的系统1.
(2)算法心智
即是上面的系统2,不过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的CHC理论中,又对算法心智进行了分类: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a.流体智力:
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它会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
b.晶体智力:
是指在实践中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人类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它并不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它与教育、文化有关,并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
(3)反省心智
是理性思维的核心,它在旁边冷静观察,适时对算法心智进行压制、警告、调整。理性是可以习得的。
因此聪明的人未必理性,聪明和理性是两个独立的能力。
理性的提升:
避免认知吝啬鬼、安装好的心智程序。
(1)认知吝啬鬼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大脑不可能每一样事物都分配认知资源,进化过程中,通过自动化和处理信息的非精确性,降低大脑能耗。进化的目的是不断增长基因繁殖的适应性(生存和繁殖),而非增强理性。进化使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基本遵循的原则是“不该动不动,该动也不动,能不动就不动”。
认知吝啬鬼的特征:
a.属性替换:
用简单的取代复杂的,当评估问题A时,发现评估问题B更容易,转而用评估问题B代替问题A(A包含B).
b.鲜活性:
大脑倾向于生动的、新鲜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具有代表性,如A疾病致死率20%,10000人中患B疾病其中1250人死去,如果你认为B疾病更危险,那你就着了认知吝啬鬼的道了,因为疾病B的说法更容易产生画面感。
c.默认启发加工:
能不改变就不改变,在一项器官捐献统计中,在询问意愿的表格上,瑞士的默认选项是愿意,最后瑞士民众的捐赠器官意愿度达到85.9%,英国的默认选项是不愿意,最后英国只有17.2%。
d.过度自信:
相信自己总是对的,如对工作完成预测的时间往往小于实际完成花费的时间,认为自己想的也是别人想的。
f.框架效应
相同意义的信息由于表达形式的不同对人们的思考方向造成影响.
如目标框架,指的是一个行动或行为的目标被框架。正向框架为采取某行为可以有什么样的好处,而负向框架为不采取某行为会有怎样的损失。
脱脂95%的牛奶和含脂5%的牛奶,让正在减肥的你选,你会选择哪个?
别人给什么,你就要什么,完全顺着对方给定的思路框架思考,例如砍价时,再找不到参考价时,便找一个最容易找的,往往是根据商家标的价格进行参考。
(2)心智程序的问题
心智程序是指个体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得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以辅助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过程。 ——大卫帕金斯
心智程序的问题大致分两种:心智程序缺陷和污化的心智程序
a.心智程序缺陷
它通常是由教育和经验导致的,心智程序的缺陷是由知识、规则、策略的欠缺引起的。
斯坦诺维奇认为拥有晶体知识并提高理性需要提高5类知识:
概率推理知识
决策科学知识
科学推理知识
逻辑推理知识
经济学思维
b.被污化的心智程序
心智程序受到污染的人开始认为他们每天都在身边见到的是正确的,从而否定他们一辈子都在经历着的规律。例如传销,庞氏骗局
斯坦诺维奇认为避免安装坏的心智程序的四大规则:
以下摘自《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1、避免安装可能对你产生生理伤害的心智程序,比如自残。
2、关注影响你目标的心智程序,确保它不妨碍目标选择的多样性,比如让你只相信它的思想。
3、关注同认识世界相关的信念和模型,努力只安装正确的心智程序,也就是真实反映世界的心智程序,不选择过激的价值观。
4、避免拒绝对自身进行评估的心智程序,比如神秘主义色彩思想。
1和2是相似的,因为它们都旨在保留灵活性,以应对宿主的目标发生变化。我们应该避免对宿主有害的心智程序,因为若是宿主受伤或者死亡,他追求任何目标的能力都会受到削弱。同样地,将未来潜在的有益目标提前排除的心智程序也是问题重重的。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年轻人采取了威胁到实现远大目标的心智程序时,我们难免为此感到沮丧(比如早孕,或是年轻人加入了异教团体,中断了求学道路,并与朋友和家庭断绝了关系等)。
规则3发挥着检验心智程序好坏的作用。由于准确地认识世界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因此正确的信念对我们是有益的。不管一个人未来的目标是什么,若是他关于世界的信念是正确的话,会提高目标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当然在有些情况中,不追求事实也能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但这通常只是暂时的),但是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渴望拥有真实的信念对推动许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长远影响。
寄生心智程序致力于寻找增加自己生存时限的法子,而不是帮助宿主 。破坏宿主的评估计划,是寄生心智程序安装在我们认知结构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因此,规则4(避免拒绝评估的心智程序)非常重要。此在科学中,一个理论在告诉我们应该发生什么事的同时,还必须提示不会发生什么事。如果理论认为不会发生的事真的发生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明确地说:这个理论出错了。相反,一个不可证伪的理论没有具体说明哪些观点可以用来作为反驳的依据,因此排除了改变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说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是无法被评估的。通过拒绝评估,它们防止科学家用新的理论取代自己,但这是以科学发展的停滞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