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Code(计算机术语)
技术上,code(编码)是用另一个词、数字或标志来置换一个词或短语,达到隐藏原来的词或短语的目的,它主要起到置换的作用。工业上,有时用一个code(代号)来代替正在开发中的产品,以隐藏它在行销中采用的名字。历史上,处于准备阶段的军事行动通常有一个code(代号)。
- 中文名
- 编码
- 外文名
- CODE
密码学
code有一种具体的技术含意和一种普通的含意。技术上,code(编码)是用另一个词、数字或标志来置换一个词或短语,达到隐藏原来的词或短语的目的,它主要起到置换的作用。工业上,有时用一个code(代号)来代替正在开发中的产品,以隐藏它在行销中采用的名字。历史上,处于准备阶段的军事行动通常有一个code(代号),如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入侵苏联就有一个巴巴罗萨的代号。信件水平的置换标志容易混淆代码与编码之间的区别,因此现代密码学更关系与暗号的联系,而不是与有限的编码技术间的联系。
编码常被用来指任何隐蔽的书写方法,包括暗号。“破解编码”通常意味着在没有给出相应的解码方法时,发现了解读一系列加密信息的途径。
CODE最常见于诺基亚手机:CODE码是诺基亚的手机识别码,位于手机电池仓下方的小标签上!..诺基亚不同型号不同版本(欧版、亚太、港行、国行 等)的CODE码都不相同.用NSU在线升级时,此软件会自动识别你手机内的CODE码,会根据不同的CODE码升级到相对的地区版本语言.有些欧版、亚太版手机会出现升级后,没有中文,只有其它国家语言的情况..NSS软件就是改CODE码的软件!!修改到需要的CODE码.升级以后.就是中文系统!
Geass
Code的不死性会作用于宿主的内体,但这仅仅是副产物。Code的本质,在于使人类和世界固定化。人类诞生于根源,最终又回到根源。但是,Code不允许人回到根源。它切断轮回之环,将人、以及人所创造的世界留在他们自身所期望的那一瞬间。这才是从真正意义上‘使用’Code。
Geass能力者由一个小小愿望开始的Geass使人彼此溶合,不久便会产生使用Code的可能性。然而要令Code也发挥自身的本质却非常困难。这是由于每个人所继承的Code,在那一瞬间也不是完美的。要固定世界,彻底脱离重复轮回的根源之涡,Code本身也必须经过某种成长。但没有一个拥有者成功做到这一点。没人能做到。
Code正常的接替形式:见《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R2》官方小说第三卷
Microsoft Excel 中CODE函数返回文本字符串中第一个字符的数字代码。返回的代码对应于计算机当前使用的字符集。
CODE(text)
Text必需。需要得到其第一个字符代码的文本。
在手机上,CODE码代表销售产地。code码一般印在手机电池仓里的银色标签上,7位数字,05开头, [1] Code码不能用任何指令输入获得,而且code码也可以自己用NSS软件修改,所以对于升级问题,并不用太纠结,很方便的。但是,像一些著名手机制造商(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的产量很大,code码更新也快,因此code码仅供参考。
在单片机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的时候,经常使用到code。code是keil C51里面的关键字,一般用于定义常量数组,意思是告诉编译说把这个数组放在ROM存储。使用ROM(程序存储器)的好处是加快读取速度,不占用系统资源 [2] 。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 表示分配一个指向code区的指针,指针本身在默认存储区。
定义和用法
<code> 标签用于表示计算机源代码或者其他机器可以阅读的文本内容。
软件代码的编写者已经习惯了编写源代码时文本表示的特殊样式。<code> 标签就是为他们设计的。包含在该标签内的文本将用等宽、类似电传打字机样式的字体(Courier)显示出来,对于大多数程序员和 W3School 的用户来说,这应该是十分熟悉的。
只应该在表示计算机程序源代码或者其他机器可以阅读的文本内容上使用 <code> 标签。虽然 <code> 标签通常只是把文本变成等宽字体,但它暗示着这段文本是源程序代码。将来的浏览器有可能会加入其他显示效果。例如,程序员的浏览器可能会寻找 <code> 片段,并执行某些额外的文本格式化处理,如循环和条件判断语句的特殊缩进等
全局属性
<code>标签支持HTML的全局属性,如下列表所示(带#的为HTML5中的新属性):
属性 | 描述 |
---|---|
accesskey | 设置访问元素的键盘快捷键。 |
class | 规定元素的类名(classname) |
contenteditable(#) | 规定是否可编辑元素的内容。 |
contextmenu(#) | 指定一个元素的上下文菜单。当用户右击该元素,出现上下文菜单 |
data-*(#) | 用于存储页面的自定义数据 |
dir | 设置元素中内容的文本方向。 |
draggable(#) | 指定某个元素是否可以拖动 |
dropzone(#) | 指定是否将数据复制,移动,或链接,或删除 |
hidden(#) | hidden 属性规定对元素进行隐藏。 |
id | 规定元素的特定 id |
lang | 设置元素中内容的语言代码。 |
spellcheck(#) | 检测元素是否拼写错误 |
style | 规定元素的行内样式(inline style) |
tabindex | 设置元素的 Tab 键控制次序。 |
title | 规定元素的额外信息(可在工具提示中显示) |
translate(#) | 指定是否一个元素的值在页面载入时是否需要翻译 |
- 参考资料
-
- 1. 津★歹势的评论
- 2. O’Toole G. Sustainable Web Ecosystem Design[M]. Springer New York, 2013:67-72. .code.2013[引用日期2014-11-23]
- 3. ROM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2-08-28]
- 4. HTML 标签 .w3c[引用日期2012-10-22]
- 5. HTML 标签 .W3Cschool[引用日期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