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笔记

自己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明日复明日,这坏习惯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保守预计已达六位数大哭

为此买了这本名为《自控力》的心理学课程,读后感到帮助非常大,起码对自己一些行为的来源可以理解了。

把笔记和大家分享一下。原来上传共享的文件被删了,直接发这里吧。

《自控力》笔记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01.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什么是意志力?为什么意志力至关重要?

“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两种表现,但它们不是意志力的所有。想要做到自控,你就得在关键时刻明白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

 

有些神经学家甚至觉得,我们仅仅有一个大脑。但我们有两个想法。或者说,我们的脑袋里有两个自我。两个自我发生分歧的时候,总会有一方击败还有一方。决定放弃的一方并没有做错。仅仅是两方觉得重要的东西不同而已。

自注:要与自我和解,认可自我。不要由于一时的失控而否定自我。大脑是多种思维方式并行,没有不论什么一种思维方式是错的。仅仅是不同方式觉得重要的东西不同而已。

没有紧急情况,不正确已经做出的决策反复思考,自己真正要做的是用笔提前写出列在计划中的事情。

 

意志力第一法则:认识你自己。(自注:自觉)

假设没有自我意识。自控系统将毫无用武之地。在做决定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自己此刻须要意志力。

我们有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做了决定。注意力分散的人更easy向诱惑屈服。假设你心里在想其它事,那么冲动就会主宰你的选择。

 

意志力实验:选一天,把你作的决定都记下来。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回忆你作的决定,分析哪些有利于你实现目标,哪些会消磨你的意志。坚持一周记录自己的决定,观察一下。你到底是如何屈服于冲动的。

 

冥想训练:放松安静地坐好。集中注意力,当你发现自己有点走神的时候。又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刚開始的时候。每天锻炼5分钟即可。

习惯成自然之后,请试着每天做10-15分钟。

假设认为有负担,就降低到5分钟。每天都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冥想。比方早上洗漱之前。

冥想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而是让你不要太分心,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标。

假设在冥想时没法集中注意力,别操心,你仅仅需多做练习。将注意力又一次集中到呼吸上。

 

02.意志力的本能: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蛋糕的诱惑

什么是威胁?

我们总认为诱惑和麻烦来自外部世界。但自控力告诉我们,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是我们的思想、欲望、情绪和冲动出了问题。

对你的意志力挑战来说。最重要的是认清什么是须要节制的内在冲动。哪些想法或感觉迫使你在不情愿的时候做出决定?假设你不能确定,能够作一些实地观察,下一次你受到诱惑的时候,试着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论什么给你的身心带来压力的东西都会影响自控力的生理基础,甚至会摧毁你的意志力。焦虑、愤慨、抑郁都与较差的自控力有关。

慢性疼痛和慢性疾病则会消耗身体和大脑的意志力储备。

上一章中的冥想练习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训练大脑,还能提升自控力的生理基础。另一些减轻压力、保持健康的方法,比方锻炼、保证良好睡眠、保证健康饮食、和朋友家人共度美好时光,都能增强身体的意志力储备。

 

意志力实验:通过呼吸实现自控

一种高速提高意志力的方法:将呼吸频率减少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时间。

放慢呼吸能激活大脑前额皮质。有助于你的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这样训练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可以克服冲动、迎接挑战。

研究表明。坚持这个练习能添加你的抗压性。帮助你做好意志力储备。仅仅要做1~2分钟的呼吸训练,就能提高你的意志力储备。

 

锻炼身体像冥想一样,能让你的大脑更充实、运转更迅速。假设你对下面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它就是一项运动。一、你是坐着、站着不动或是躺着吗?二、你会边做边吃垃圾食品吗?不论什么能让你离开椅子的活动。都能提高你的意志力储备。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和大脑吸收葡萄糖。当你疲惫时。即使你食用了糖类或咖啡。你的身体和大脑也没办法获得能量。由于它们无法对其有效利用。这对自控力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由于自控会消耗你有限的脑力。研究表明,睡眠短缺对大脑的影响和轻度醉酒是一样的。

在一项研究中。每天5分钟的冥想训练帮助患者恢复了睡眠。让他们每天的有效睡眠时间添加了1小时。

 

对于难以做到早睡的人来说。真正的问题并非强迫自己去睡觉,而是远离那些让自己没法睡觉的事。假设你明知道自己应该获得很多其它的睡眠,却没法早点去睡觉,那就不要想睡觉这件事,想一想你究竟对什么说了“我想要”。这个意志力法则相同适用于你想逃避或迟延的事——当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你也许须要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

 

自控力太强的代价

自控力是有代价的。集中注意力、权衡目标、缓解压力、节制欲望等全部这些脑力工作都须要能量,真正的身体能量。

大家都知道压力过大会影响身体健康。假设你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下,身体就会不停地把能量转移到应对突发状况上。

自控须要大量能量,我们须要时间来恢复自控消耗的体力,有时也须要把脑力和体力消耗在别的方面。为了可以保持健康、维持幸福生活,你须要放弃对意志力的完美控制。即使你增强了自己的意志力,你也不可能全然控制自己想什么、感觉什么、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你须要明智地使用意志力的能量。

 

意志力实验:放松能让你恢复意志力储备

研究表明。每天拿出时间来放松一下,能保护你的身体,同一时候增强你的意志力储备。

这里的“放松”不是指对着电视机呆坐,或者喝着红酒饱餐一顿。

可以提高意志力的“放松”是真正意义上的身心休整。

哈佛医学院心脏病专家赫伯特·本森(HerbertBenson)称之为“生理学放松反应”。你的心律和呼吸速度会放缓,血压会减少。肌肉会放松。你的大脑不回去规划未来,也不会去分析过去。

想要激发这样的放松反应,你须要躺下来。用枕头垫着膝盖,腿稍稍抬起。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感觉你的腹部有起伏。

假设你认为身体某处非常紧张,你能够有意识地挤压或收缩肌肉,然后就不要再去管他了。比方,假设你发现手掌和手指非常紧张。那么就攥一下拳头,然后张开手掌,假设你发现前额和下巴非常紧张,那么就挤挤眼,皱皱眉,然后张大嘴巴。放松整个面部。保持这样的状态5~10分钟。试着享受这样的除了呼吸什么都不用想的状态。

假设你操心会睡着。那就先设好闹钟。

你能够把这当成一项日常练习。尤其是当你处于高压环境或者须要意志力的时候,都能够做这个练习。

放松会让你的生理机能得以恢复,同一时候消除慢性压力和自控带来的影响。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意志力是一种不断进化的能力,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本能。压力是意志力的死敌。但非常多时候,我们都误以为压力是解决自控问题的唯一途径。有时,我们甚至想方设法添加自己的压力。比方拖到最后一分钟、批评自己太懒、说自己没有自控力。以此来激励自己。或者,我们会通过对别人施加压力来敦促他人。比方调高办公室的温度。或在家绷着一张脸。这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没有什么比压力更消耗意志力了。

压力和自控的生理学基础是互相排斥的。压力让你关注即时的、短期的目标和结果,自控力则须要你的大脑有更广阔的视野。

学会怎样更好地管理压力,是提高意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通过研究发现,与1960年相比。美国成年人每晚平均少睡2小时。研究人员还发现,睡眠过少会导致无法控制冲动和无法集中注意力。这和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症非常类似。儿童多动症的概率急剧攀升非常可能和这样的睡眠习惯有关。由于儿童往往受成人睡眠习惯的影响,并且儿童须要很多其它的睡眠。

 

疲惫不堪、处于高压之中的人会有明显的自控劣势。坏习惯(比方过度饮食和睡眠不足)不仅消耗了我们的体力。还带来了很多其它压力。偷走了我们的自控力。

 

当我们面对的意志力挑战过于强大时,我们非常easy给自己下这种结论——我是个软弱、懒惰、毫无意志力的废物。

但通常的情况是。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并未处于自控状态。当我们处在慢性压力中时,迎接意志力挑战的是最冲动、短时的自己。想要赢得意志力挑战,我们须要调整到正确的身心状态。用能量去自控,而不是对抗。这就意味着。我们须要从压力中恢复过来。保证有能量做最好的自己。

 

03.累到无力抵抗:为什么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有极限?

 

深入剖析意志力:意志力波动自制力从早上到晚上会逐渐减弱。

这一周试着观察自己在什么时候意志力最强,在什么时候最easy放弃。

你是不是起床的时候意志力十足。但这样的意志力慢慢会消耗殆尽?或者,你有没有在其它时候认为自己恢复了意志力,认为神清气爽?你能够通过了解自己来更明智地规划日程。以便在意志力耗尽的时候节制住自己。

 

一个重要的意志力规则:假设你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我想要”做的事,那就把它安排在你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

 

意志力实验:意志力饮食方案

突然添加的糖分会让你在短期内对紧急情况时有更强的意志力。但从长远来说过分依赖糖分并非自控的好方法。更好的方法是保证你的身体有足够的食物供应,这样能给你更持久的能量。大多数心理学家和营养学家推荐低血糖饮食。由于它能让你的血糖稳定。低血糖食品包含瘦肉蛋白,坚果和豆类、粗纤维谷类和麦片、大多数的水果和蔬菜。

 

训练“意志力肌肉”

比如。自己设定一个期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毕任务。

在一些小事上持续自控会提高总体的意志力。这些小事包含改变身体姿态、锻炼握力、戒掉甜食、记录支出情况。

这些研究中训练的“肌肉”是让你养成习惯、关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选择更难的而不是最简单的事。通过每一次意志力练习,大脑開始习惯于三思而后行。这些任务重的微小细节也会影响整个过程。

这些任务具有挑战性,但不是不可战胜的。自我约束须要集中注意力。所以不太会产生严重的疲劳感。因此被试者能通过看似不重要的意志力挑战来训练“自控力肌肉”,同一时候不用操心自己无法坚持究竟。

 

意志力实验:锻炼意志力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不随便发誓(或者不说某些口头禅)、坐下的时候不跷脚、用不经常使用的手进行日常活动,比方吃饭和开门。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都做一些事(但不是你已经在做的事),用来养成习惯或不再找借口。能够给家人打电话、冥想5分钟。或是每天在家里找出一件须要扔掉或再利用的东西。

*增强自我监控你能力:认真记录一件你寻常不关注的事,能够是你的支出、饮食,也能够是你花在上网和看电视上的时间。

 

假设你想彻底改变旧习惯,最好先找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训练自控、提高意志力。而不是设定一个过高的目标。

 

深入剖析:你的疲惫感是真的吗?

我们总是一感到疲劳就放弃锻炼,对还有一半厉言相加、把事情拖到下一秒、选择点披萨而不是做一顿健康的饭菜。能够肯定地说,生存的须要确实会耗尽我们的意志力,但比起第一次感觉疲劳就放弃。你事实上有很多其它的意志力。下一次你认为自己“疲惫”得没法自控的时候。试着挑战一下自己,挺过第一波疲惫感。只是。要注意不要训练过度。假设你不断感到能量枯竭。你就须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筋疲力尽了。

 

仅仅要你愿意,你就有意志

事实证明。“意志力肌肉”也能够在正确的激励下坚持更长的时间。这样的激励并非一个显而易见的动力,它仅仅能帮助人们在重要的转折点处坚持下来。比如,假设戒烟期间能想象有朝一日“拒绝诱惑”会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就会更愿意挺过临时的痛苦。

 

意志力实验:你的“我想要”的力量是什么?

当你的意志力告急时。你能够挖掘你的“我想要”的力量,让自己恢复能量。面对你最大的意志力挑战时,你能够考虑下面动机。

1.假设挑战成功,你会收获什么?你个人会有什么回报?你会更健康、更幸福、更自由、更富有,还是会更成功。

2.假设挑战成功。还有谁会受益?肯定有人依赖于你,你的选择会影响到他们。你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雇主或雇员、街坊邻居?你的成功会如何帮助到他们?

3、假设你如今愿意做困难的事情,那么一段时间后。这个挑战将会变easy。你能想象出,假设你在这个挑战中取得进步,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你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吗?假设你知道你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如今的不适是不是变得值得了呢?

 

当你发现了自己最重要的“我想要”的力量,发现了你脆弱时给你力量的东西之后,仅仅要你认为自己就要在诱惑前放弃了,就想想这个动力。

 

有时候,我们最强的动力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也不是我们认为“应该是”的那样。假设你正在通过改变行为来取悦别人。或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看看是否还有其它“我想要”的力量能让你坚持下去。

 

日常消耗

日常所需的自控会消耗意志力。而我们须要这些意志力来抵抗日常的诱惑。“选择架构”能让人们依据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更加轻松地做出决定。

 

04.容忍罪恶: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不是每一次自控力失效都是由于真的失去了控制。有时,我们是有意识地选择了在诱惑面前屈服。

当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

这就意味着,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

而冲动经常会同意你做坏事。

所以。假设你告诉自己,锻炼、存钱或戒烟是件正确的事,而不是件能让你达成目标的事,你就不太可能持之以恒了。

 

深入剖析:善与恶

这一周,试着观察你意志力挑战成功和失败的时候,你是怎么对自己和他人解释的。

*当你意志力挑战成功的时候,你会不会告诉自己你已经非常“好”了?当你屈服于迟延或某种诱惑的时候。你会不会告诉自己你太“坏”了?

*你会不会以自己的善行为借口,同意自己去做些坏事?这是无害的奖励。还是阻碍了你实现更长远的意志力目标?

 

不要把支持目标实现的行为误觉得是目标本身。

不是说你做了一件和你目标一致的事情,你就不会再面临危急了。

注意观察一下,你是否由于觉得某些积极的行为值得称赞,就忘了自己实际的目标是什么。

 

关于进步的问题

大部分人觉得,取得进步会刺激我们获得更大的成功。但心理学家知道。我们总是把进步当做放松的借口。研究者已经证明,在完毕某个目标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会刺激人们做出妨碍完毕目标的行为。

进步可能让我们放弃以前为之奋斗的东西。当你取得进步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停止了思维过程,而这个思维过程正是推动你追求长远目标的关键。然后。那个放纵自我的声音就会响起来,你就会转而关注那些还没有得到满足的目标。

心理学家称之为“目标释放”。你曾努力节制的目标会变得更加强大,诱惑也会变得更加难以抵挡。

这不是说进步本身是个问题,问题在于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更进一步说,问题是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而会听从自己的感觉。

进步能够激励人。甚至能够提高未来的自控力,但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行动当做努力完毕目标的证据。

换句话说,你要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并盯紧自己的目标。

假设人们在完毕目标的过程中做了积极的事,比方锻炼、学习或者存钱,有人问他们“你认为你取得了多大的进步”,他们就会做出一些和自己的目标冲突的事。

相反,那些被问到“你的目标有多坚定”的人则不会收到诱惑。

你不应该想“我做到了。好了,如今我能够做点我真正想做的事了!

”应该想着“我做这件事情是由于我想要……”

 

意志力实验:取消许可,牢记理由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提高自控力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作出与自身目标相符的决定。记住我们为什么会拒绝诱惑。当你面对自我放纵的诱惑时,记住这件事会改变我们的感觉。所谓的奖励看起来更像是对目标的威胁,屈服于诱惑的感觉并不好。

记住理由还有助于你发现并抓住机遇,以便完毕目标。

下一回,当你发现自己在用以前的善行给如今的放纵作辩护时,停下来想一想,你当时为什么能拒绝诱惑。

 

向明天赊账

有时候,大脑会对能完毕目标的可能性感到兴奋。它错把可能性当成真正完毕了目标,从而“奖励”自己。越是觉得自己有非常强自控力的被试者,越确信自己下次不会做出相同的选择。从而越easy在本次决策中失控,而仅仅有36%的測试者会在第二次决策中如自己最初设想般地作出更好地选择。

 

深入剖析:你是在向明天赊账吗?

当你要作与意志力挑战有关的决定时。注意一下。你脑海中是否闪过了“未来再好好表现”的承诺。你是不是告诉自己,明天会弥补今天的过错?这对你当下的自控有什么影响?一直保持关注,从今天一直关注到明天。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你所说的?或者,“今天放纵。明天改变”的循环是不是又開始了?

 

为什么说,明天总会有时间做

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不仅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决定,还会影响我们到底会不会按自己所说的去做。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我们错误地认为自己会比今天有很多其它的空暇时间。

人们把预估看得非常重。所以安排未来的自己多做事情,弥补自己之前的糟糕表现。人们不认为过去的计划未完毕就是真实情况,不认为最初的预估是不切实际的理想,相反,他们会认为过去的失败是特殊情况。

假设我们预料到自己无法完毕设定的目标,那么还不如在開始之前就认输。假设我们如今表现糟糕,却用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来掩饰它,那么还不如一開始就不要设定这个目标。

 

意志力实验:明天和今天毫无差别

一个有趣的技巧。当你想改变某种行为的时候,试着降低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降低行为。把你今天作的每一个决定都看成是对今后每天的承诺。因此,不要问自己“我如今想不想上一会儿网?”。而要问自己“我想不想在一年里每天这时候都上一会儿网?”或者,你明知道应该做一件事情却迟延不做时,不要问自己“我是想今天做还是明天做?”,而要问自己“我是不是想承担永远迟延下去的恶果?”

 

制定在一天里特定时间约束自己的行为规则。把特定时间外能够随意行动作为规则的一部分。并严格运行,能够帮助你结束内心的挣扎。

 

光环效应:当我们想获得放纵许可的时候,我们会寻找不论什么一个美德的暗示。为自己放弃抵抗作辩护。

仅仅要使你放纵的东西和使你认为品德高尚的东西同一时候出现,就会产生光环效应。

 

深入剖析:你正在被光环笼罩吗?

你会不会由于关注一个事物最故意的品质,而同意自己沉溺于它?有没有什么“奇妙词语”会给你放纵的许可?比方“买一送一”、“全天然”、“新奇”、“公平贸易”、“有机”或“为了慈善”。这一周,看看你是否被那些破环长远目标的光环所笼罩。

 

省钱的念头诱惑了购物者

玛格丽特意识到,当她踏入折扣店的那一瞬间,她就被笼罩在商店的“光环效应”之下了。这让她在购物时毫无负罪感,在放纵自己时认为快乐无比。为了找到脱离圈套的办法,她又一次定义了什么叫“省钱”。省钱不再是买到廉价的东西,而是在支出限额内买到廉价的东西。她在省钱时依旧感觉良好,但省钱的光环不再让她每周都去疯狂购物了。

 

当“光环效应”影响到你的意志力挑战时,你须要找到最详细的測量标准(比方卡路里、花费、消耗或浪费的时间)。以此推断这个选择是否和你的目标相符。

 

环保的危害

研究发现,选择购买环保商品的人更easy在之后的測试中撒谎,以便从每一个回答正确的问题上拿到酬劳。他们也更easy从装酬劳的信封里面偷钱。

总之。绿色消费的美德为说谎和盗窃找到了合理解释。

小的“绿色”行为会减少消费者和商家的罪恶感。同意他们做出伤害性更大的事。

假设我们想促进别人的环保行为,更明智的做法是强化他们“环保人士”的身份认同,而不是让他们花钱购买融化两极冰盖的权利。

这适用于全部积极的改变,包含我们对自己的激励。

我们之所以会奖励自己的良好行为,是由于我们内心深处觉得,真正的自己想做坏事。

从这点来看,每次自控都是一次惩处。仅仅有放纵自我才是奖励。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看待自己呢?想要走出“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那个想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核心价值观生活的自己。

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觉得那个冲动、懒散、easy受诱惑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了。

我们就不会再表现得像个被强迫完毕目标、然后为作出的努力索要奖励的人了。

 

深入剖析:你认为自己是谁?

当你思考自己的意志力考验时,你认为那部分的你像“真实”的你?是那个想追求目标的你。还是那个须要被控制的你?你是更认同自己的冲动和欲望,还是更认同自己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当你想到你的意志力挑战时,你认为自己是能成功的人吗?还是说,你认为自己须要被彻底压抑、完好或改变?

 

在追求自控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全部的意志力挑战都放在道德标准的框架中。假设仅仅依照“正确”和“错误”来推断做过的事。而不是牢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就会带来与目标相抵触的冲动。并同意我们做出妨碍自己的行为。想要做到始终如一,我们就须要认同目标本身,而不是我们做善事时的光环。

 

05.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2001年,斯坦福神经科学家布莱恩(Brian Knutson)发表了一份实验报告,证实了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但不能感觉到获得奖励时的快乐。

由于我们知道自己可能会收到新消息。或者下一个更新的YouTube视频有可能让我们捧腹大笑,我们就不停地点击刷新button,点击下一个链接。像得了强迫症一样查看自己的设备。我们追寻着难于琢磨的奖励,直到终于认为惬意。

 

深入剖析:是什么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不停燃烧?

你知道什么会刺激你的多巴胺分泌?食物?酒精?购物?Facebook?还是其它东西?这一周。试着观察是什么吸引了你的注意力。

是什么给了你奖励的承诺,强迫你去寻求满足感?是什么让你像实验室中的动物一样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更重要的是。假设奖励迟迟没有到来的话。奖励的承诺(和一想到要停下来就不断增长的焦虑)足以让我们一直上瘾。

假设你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你就会一次次地去按杠杆。直到力竭而亡或被饿死。假设你是人类。你就会掏空钱包、填满肚子——这还是好的。

假设严重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换上了强迫症。

 

深入剖析:谁在控制你的多巴胺神经元?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零售商和营销人员究竟是怎样刺激奖励承诺的。

把逛商店或看广告当做一种游戏。你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当你知道这些暗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专门要诱惑你上钩的时候,你就能看清它们究竟是什么,也就能成功抵御它们了。

 

和有保证的小奖励相比,我们的奖励系统面对可能获得的大奖会更加兴奋。

他会促使我们去做不论什么可能获奖的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宁愿买乐透彩票,也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里。赚取有保障的2%的利息。

 

意志力实验:问了你的“我愿意”挑战分泌多巴胺

我的学生通过使用音乐、时尚杂志和电视,让自己在做一般会推迟的任务时。产生很多其它多巴胺,帮助他们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比方带上可怕的文书工作走进自己喜欢的咖啡厅,边喝热巧克力边完毕工作。或是极富创意地买一堆刮刮乐彩票。把它们放在你想迟延的项目周围。

另一些人想象自己努力工作后取得的最佳结果,让未来的奖励显得更加真实。假设有什么事让你认为非常不愉快,所以你总是迟延着不去做,你能不能把它和能让多巴胺神经元燃烧的事联系在一起。从而促使自己去做呢?

 

多巴胺的阴暗面

多巴胺相同也刺激了压力荷尔蒙的释放。结果是,当你期待目标时,你也感到了焦虑。

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渴望的东西即是快乐的源泉,也是压力的源泉。

 

深入剖析:欲望的压力

大部分人会更关注对快乐的承诺。而不关注多巴胺刺激欲望时感觉到的不快乐。这一周,看看你是否能发现渴望会引发压力和焦虑。假设你屈服于诱惑的话,你认为这是自己对奖励承诺的反应?还是在缓解焦虑?

 

当你理解了所谓的“奖励”究竟给自己什么感觉时,你就能做出最明智的决定,知道该如何“奖励”自己了。

 

误把奖励的承诺当幸福

奖励的承诺有非常大的力量。它会让我们继续追求那些不会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会让我们消费那些不会带来满足感。仅仅会带来很多其它痛苦的东西。当我们把自己从错误的奖励承诺中解放出来时,我们经常发现。我们误以为的快乐源泉,事实上正是痛苦的根源。

 

意志力实验:測试奖励的承诺

找一个经常让你放纵自己的诱惑因素。測试一下奖励的承诺。请关注你放纵的过程。不要急着去体验。注意这样的奖励的承诺给你什么感觉。

期待、希望、兴奋、焦虑、流口水……你的大脑和身体感觉到了什么。然后同意自己接受诱惑。和你的期望比起来。这样的体验怎么样?奖励的承诺有没有消失?它是否依旧促使你吃得很多其它、花得很多其它、待得更久?什么时候你会感到满足?你是否达到了一种没法继续的程度,由于你太饱了、太累了、太沮丧了、没时间了,或是无法得到奖励了?

进行这项练习的人一般会有两种结果。一些人会发现,当他们真的关注放纵的感觉时,他们实际上并不须要自己想象中那么多的东西。另外一些人发现,这样的体验全然无法让他们满足。这就暴露了奖励的承诺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区别。

这两种观察都会让你对以前无法控制的事有更强的自控力。

 

欲望的重要性

当我们错把欲望当快乐的时候。我们就遇到麻烦了。这时候。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消除欲望。当我们的奖励系统平静下来时。我们并不会感到满足。而更可能表现得冷漠。抑郁症患者即使是面临唾手可得的奖励。这些人的奖励系统也不会变的活跃起来。

他们的奖励系统并不是全然不活动,仅仅是不能创造出完整的“我想要”或“我想得到它”的感觉。这就是非常多有抑郁倾向的人失去了渴望,没有了动力。

 

奖励的悖论

有了奖励的承诺。我们就会屈服于诱惑。没有奖励的承诺。我们则会失去动力。

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解决这个困境。假设我们想拥有自控力,就须要区分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和让我们分散精力、上瘾的虚假奖励。学会区分这两种奖励。或许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事了。

欲望是大脑的行动战略。

正如我们看到的,它可能对自控构成威胁,也可能是意志力的来源。

最后,欲望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重要的是欲望将我们引向那个方向。以及我们是否足够明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从欲望的声音。

 

06.“那又怎样”: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你会怎么让自己高兴起来呢?假设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就会选择奖励的承诺。正如我们所知奖励的承诺并不总意味着我们会得到快乐。通常,我们缓解压力的办法反而会让我们更有压力。

在研究压力、焦虑、罪恶感对自控力的影响时,我们发现,情绪低落会使人屈服,并且常常是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屈服。假设我们想避免压力导致的意志力失效,我们就须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既快乐又不屈服于诱惑。

我们也须要放弃一些自控策略,比方罪恶感和自我批评,由于这些东西仅仅会让我们情绪更低落。

 

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

当你感到压力时。你的大脑就会指引着你,让你去做它觉得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

神经科学家证明了,压力包含愤慨、悲伤、自我怀疑、焦虑等消极情绪,会使你的大脑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

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会导致各种各样不合逻辑的行为。

比方。一项经济学研究发现,那些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担忧的女性。会通过购物来排解内心的焦虑和压抑。当迟延者想到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进度的时候,他们会万分焦虑,这反而让他们继续迟延下去,不去面对落后于进度的事实。在每一个案例中,“想要更快乐这个目标总是战胜了自控力的目标。

 

深入剖析:缓解压力的承诺

当你感到压力、焦虑或心情低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你生气时会不会更easy受到诱惑?你是不是会更难集中注意力。或仍easy迟延呢?情绪低落是怎样影响你的意志力挑战的?

 

意志力实验:尝试一种有效的解压方法

尽管非常多流行的解压方法没什么用。但有些策略的确管用。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含:锻炼或參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參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含: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当我们面对压力时,大脑一再做出错误的预測,不知道什么才干让我们快乐,也就是说。我们常常阻止自己去做真正能带来快乐的事。

下一回,当你面对压力。即将作出缓解压力的承诺时,能够考虑尝试一下更有效的解压方法。

 

记住有效方法的一点小帮助

丹尼斯几年前喜欢下班后去做个瑜伽,做瑜伽既能让她放松身体,又能让她精神焕发。

但这几年。每当她想到要去上课的时候,她总是认为非常麻烦,回家喝杯酒来缓解压力的欲望也变得更强烈了。当她真正去上课之后。认为那比记忆中的感觉还好。

她知道,自己非常可能会再次忘记这样的感觉。回到原来的作息规律。因此,她在课后用手机存了一个语音备忘,描写叙述自己做完瑜伽后的美妙感觉。当她受到诱惑想逃课时。她就会听听这个语音备忘。提醒自己,不能在压力面前相信自己的冲动。

 

有没有什么东西能提醒面对压力的你,究竟什么才干让你感到更快乐?在你感到压力之前,你能不能先相处一些鼓舞自己的方法?

 

“恐惧管理”

每当我们想起自己不可能永生时,大脑就会产生恐惧的反应。我们并不是总能意识到这一点,由于焦虑可能还没有浮出水面,还没有产生强烈的不适感,或者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即使我们意识不到这样的恐惧。它还是会让我们马上作出回应,对抗自己的无力感。

我们回去寻找保护伞,寻找不论什么能让自己认为安全、有力量、得到安慰的东西。

研究发现,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会永生时。我们会更easy屈服于各种诱惑,就像是在奖励和减压的承诺里寻找希望和安全感一样。

 

深入剖析:是什么吓到了你?

这一周,请注意观察什么事情会引发你大脑里的“恐惧管理”。是你在媒体或网络上听到或看到的东西吗?(假设你想再多学点东西的话,还能够看看商家怎么利用你的恐惧宣传他们的商品。它们和你的意志力挑战有关系吗?)别人还可能怎么利用你的恐惧,让你产生对安慰的渴望?

有时候“恐惧管理”带来的不是诱惑。而是迟延。假设你总想推迟或总是“忘记”去做某些事情的话。这是不是由于你无法面对自己的脆弱?假设是这种话。正视恐惧会帮助你做出理性的选择。由于,改变我们能理解的动机,总是比改变我们看不到的影响要easy。

 

“那又怎样”效应:为什么罪恶感不起作用?

世界范围内意志力的最大威胁之中的一个:“那又怎样”效应。这样的效应描写叙述了从放纵、懊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

不管是什么样的意志力挑战。模式都是一样的。屈服会让你对自己非常失望,会让你想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

那么。最便宜、最快捷的改善心情的方法是什么?往往是导致你情绪低落的事。当你一次重新责怪自己屈服于诱惑的时候,往往会带来很多其它意志力的失效,造成很多其它的痛苦。可是,你寻求安慰的东西并不能中断这个循环。它仅仅会给你带来更深切的罪恶感。

 

深入剖析:遇到挫折时

这一周。请特别留意你是怎样应对意志力是小的。你会责怪自己。告诉自己你永远不会改变吗?你会认为这种挫折暴露了你的问题——懒惰、愚蠢、贪婪或无能吗?你会感到绝望、罪恶、惭愧、愤慨或不知所措吗?你会以挫折为借口,更加放纵自己吗?

 

打破“那又怎样”的循环

实验表明,通过“自我谅解”摆脱罪恶感反而会让人们不去放纵自己。

我们可能会想。罪恶感会促使我们改正错误,但事实上这正是“情绪低落让我们屈服于诱惑”的还有一个表现方式。

 

自我谅解

对非常多人来说,自我谅解挺起来更像是为自己找借口,仅仅会引起更严重的自我放纵。毕竟,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是父母的要求和惩处让我们学会了自控。

这样的方式在孩童时期是必要的,由于老实说,小孩就像动物一样。须要人管教。人要到成年之后。大脑的自控系统才会发育成熟。小孩在前额皮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须要得到一些外部的支持。

可是,非常多人成年后仍然把自己当作孩子。

坦白地说,他们表现得更像是虐待子女的父母,而不是提供支持的监护人。

可是,众多研究显示,自我批评会减少积极性和自控力,并且也是最easy导致抑郁的因素。

它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力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

增强责任感的不是罪恶感,而是自我谅解。研究人员发现。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更可能从这样的经历中学到东西。

自我谅解能帮助人们从错误中恢复过来,由于它能消除人们想到失败时的惭愧和痛苦。这就是说,思考为什么会失败就变easy了,而你也非常难再一次走向失败了。

 

意志力实验:失败的时候,请原谅自己

下面是心理学家提供的一些方法,能让我们在面对失败时同情自己。

研究发现,从这些角度思考问题能降低罪恶感,并添加自身的责任感。这正是让你重归正途的完美途径。想象一个你屈服于诱惑或迟延的情况,试验从下面三个角度思考这次失败。当你遭遇挫折时,你也能够用相同的角度思考。使自己避免再次陷入罪恶感、惭愧感和屈服的泥淖。

1.你感觉怎样?当你想到挫折时,花一点时间关注并描写叙述你此刻的感觉。你如今情绪怎样?你有什么感觉?你是否记得自己失败后的第一感觉?你会怎样描写叙述那种感觉?注意一下那种感觉是不是自我责怪。假设是的话。你对自己说了什么?自知的视角让你看清自己的感受,并且不会急于逃避。

2.你仅仅是个凡人。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意志力挑战。每一个人都有失去自控的时候。这仅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挫折并不意味着你本身有问题。

想一想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你能想象你尊敬、关心的其它人也经历过相同的抗争和挫折吗?这个视角会让批评和自我怀疑的声音变得不那么尖锐。

3.你会跟朋友说什么?想一想。假设你的好朋友经历了相同的挫折。你会怎么安慰他?你会说哪些鼓舞的话?你会怎样鼓舞他继续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个视角会为你指明重归正途之路。

 

我们都倾向于相信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但这并不会让我们离目标更近。实际上,我们能够尝试从良师益友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们都信任你、想要你变得更好、愿意在你失意的时候鼓舞你。你也能够对自己这么做。

 

虚假希望综合症

有些时候。情绪低落会把我们引向不同的方向。当我们面对罪恶感、焦虑和压力感备受打击时,我们会想到一件能让自己快乐的事——决定作出改变。下定决心会让我们立马有了放松感和控制感。我们不再认为自己是个犯错的人。仅仅认为自己能变成一个全然不同的人。

不幸的是,就像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一样,改变的承诺也非常少能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做出改变的决定是最典型的即时满足感——在什么都没做之前,你就感觉良好了。但真正做出行动时面临的挑战却会给你当头一棒,奖励并不像我们作决定时想象的那么easy获得。当我们第一次面对挫折时,失望就会代替最初决定改变时的良好感觉。

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会再度引发以前的罪恶感、抑郁和自我怀疑,而承诺改变的情绪慰藉作用也消失了。

这时。大多数人会彻底放弃努力。仅仅有当我们感觉失控,须要再次拥有希望的时候,我们才会再次发誓作出改变。于是,这个循环有開始了。

从快感的角度来说。真正作出改变和付出努力感觉,当然不能和想象的感觉相提并论。所以,仅仅是承诺改变。要比真正坚持承诺和做出改变更easy。也更有乐趣。

这就是为什么非常多人乐于一次次放弃又又一次開始,而不是真的想找到改变的方法。

“虚假希望综合”总是偷偷出现。它会伪装成自控的样子。

其实。它真的糊弄了我们。我们须要相信,改变是可能做到的。假设失去了希望,我们就会听天由命了。

可是,我们必须避免常见的意志力陷阱,即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改变”来改善我们的心情。

否则。这样的看似意志力的东西就会把我们变成按压杠杆的小白鼠。认为这个东西能让我们获得奖励。

 

深入剖析:决定改善心情

请花一点时间。细致想一想你改变自己的动力和期望,你仅仅有在情绪低落时才会有动力改变吗?想象成功改变生活时的快乐,是不是你做出改变的唯一动力?你会通过幻想未来的自己来改善如今的心情,而不是採取实际行动改善自己的行为吗?

 

意志力实验: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更可能成功

乐观给我们动力,但少许的悲观能帮我们走向成功。研究发现。假设能预測自己什么时候,会怎样收到诱惑和违背承诺。你就更有可能拥有坚定的决心。

想一想你自己的意志力挑战,请扪心自问,我什么时候最可能受到诱惑并放弃抗争?什么东西最可能分散我的注意力?当我同意自己迟延的时候,我会如何劝说自己?当你头脑中出现这种情景时。想想自己真的处在这种情境中。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让你自己看一看典型的意志力失效是怎么发生的。

然后,把想象中的意志力失效变成现实中的意志力成功,想一想你要採取哪些详细行动来坚定自己的决心。

你须要回顾一下自己的动力吗?须要远离诱惑吗?须要找朋友帮忙吗?须要用你学过的其它意志力策略吗?当你头脑中有了一个详细策略后,想像一下你正在这样做。再想像一下这会有什么感觉。想象自己成功了,让这样的想象给你自信,相信自己为了完毕目标会不惜一切。

用这样的方法预见失败事实上是一种自我同情的方式,而不是自我怀疑的方式。当你真的受到诱惑的时候。你就能有所准备,能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

 

07.出售未来:及时享乐的经济学

深入剖析:你给未来的奖励打了几折?

对你的意志力挑战来说,当你屈服于诱惑或迟延的时候。你是把哪些未来的奖励出售了?放弃抗争的即时回报是什么?长期的代价是什么?这是公平交易吗?假设理性的你说“不,那是个叫人讨厌的买卖?,那么。请你试着去捕捉自己改变选择的时刻。是什么想法和感觉让你出售了未来?

 

当你知道什么会引起欲望的时候。将它放到视线之外,它就不会再吸引你了。

 

意志力实验:等待10分钟

10分钟能在非常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

假设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之前必须等待10分钟,大脑就会把它看成是未来的奖励。

假设没有了选择“即时满足感”的强烈生理冲动,奖励承诺系统就不会如此活跃。

想获得一个冷静明智的头脑,我们就须要在全部诱惑面前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假设10分钟后你依然想要。你就能够拥有它。但在10分钟之内,你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以此抵抗诱惑。假设能够的话,你也能够创造一些物理上(或视觉上)的距离。

假设你的意志力挑战须要“我要做”的力量。你依然能够使用这个“10分钟法则”,以此来克服诱惑和迟延。你能够把法则改成“坚持做10分钟,然后就能够放弃”。

当10分钟结束后,你就能够同意自己停下来只是你会发现,仅仅要一開始,你就会想继续做下去。

 

你的折扣率是多少?

给“未来的回报”打折是人的天性。但每一个人打的折有所不同。

有些人打的折非常低,这些人心里牢记更大的奖励,并会等待它的到来。还有一些人打的折非常高。你打的折是多少,非常大程度上决定了你长期的健康状况和你获得的成功。

 

意志力实验:减少你的折扣率

幸运的是。一个人的折扣率不是始终不变的物理法则。通过改变自己对选择的看法。我们就能减少折扣率。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诱惑,你都能够利用下面方式抵抗即时的满足感。

1.当你受到诱惑要做与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时,请想像一下,这个选择就意味着,你为了即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

2.想象你已经得到了长期的奖励。想象未来的你正在享受自控的成果。

3.然后扪心自问:你愿意放弃它,来换取正在诱惑你的短暂快感吗?

 

梦想比不论什么站点都值钱

阿米娜是斯坦福大学的大二学生。专业是人体生物学。她目标远大,梦想进入医学院。可是,她对Facebook上瘾了。上课的时候,她没法不去看这个站点。本该学习的时候。她在Facebook上花了很多时间。

为了抵抗Facebook带来的即时快感。阿米娜把这个站点视为对自己成为一名医生这一最大目标的威胁。当她受到诱惑。在站点上浪费时间的时候,她就会问自己:“为了它,我可能成不了医生,这值得吗?”这样一想,她就再也不是否能认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

 

没有出路:预先承诺的价值

踏上征程的时候,我们可能感到无所畏惧。精力充沛。但在未来,我们非常可能在恐惧和疲惫的影响下偏离正轨。

有些行为经济学家觉得破釜沉舟才是最佳的自控方法。学者谢林觉得,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就必须限制自己的选择,他把这称为“预先承诺”。

 

遇见未来的自己

我们会把未来的自己想象成全然不同的一个人——这是个令人费解但却不难预測的错误。我们把未来的自己理想化了,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做到如今的自己做不了的事。我们有时会虐待他们。让他们承担如今的自己犯下的错误。

有时候,我们仅仅是误解了他们。没有意识到未来和如今的自己有同样的想法和感觉,可是。不管我们怎么看待未来的自己,我们都不会认为他们和如今的自己是一样的人。

我们会给未来的自己添加负担。就好像那时的自己是个陌生人一样。

假设我们真的指望未来的自己能这么崇高。我们确实能够相信,未来的自己能做好全部的事。但更典型的情况是。当我们到了未来,理想中“未来的自己”也不见了。最后作决定的还是毫无改变的以前的自己。

即使我们如今已经失去了自控力,我们仍然愚蠢地希望未来的自己不会面临冲突。“未来的自己”会被你一直推向未来,就像“天降救星(deus exmachina)”一样,在最后的时刻出现,解救那时的自己。

 

深入剖析:你在等待未来的自己吗?

你是否在推迟重要的变化或任务。等待自控力更强的未来的自己出现?你是不是乐观地让自己承担过多的责任,最后却被不可能的任务打到了?你今天有没有不去做什么事,由于明天你会更想去做那件事?

 

为什么未来看起来不一样?

为什么我们会把未来的自己视为还有一个人呢?原因在于,我们不知道未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我们想到未来的自己时。我们的欲望不会像如今一样紧迫。情绪不会像如今一样真切。直到我们真的须要选择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当下的想法和感受。

脑成像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在没意识到这一点时,会把未来的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的习惯对自控力影响极大。

研究发现。当你想到未来的自己时。大脑中越是想不到自己。你就越可能对未来的自己说“去你的”,也就越可能对即使得满足感说“好”。

 

资金筹集人巧妙利用未来自己的乐观精神

亚利桑那大学的经济学家安娜·布雷曼(AnnaBreman)与一家瑞典的慈善机构“迪亚索尼”(Diakonia)一起研究了两种不同的资金筹集策略。

在“今天多捐点”实验中,捐助者从下一次捐款開始。自己主动提高每月的捐助额。在“明天多捐点”实验中,捐助者相同要提高每月的捐助额,但两个月内临时不变。

和“今天多捐点”实验比起来,“明天多捐点”实验中的捐助额提高了32%。

 

未来的自己成了陌生人

和陌生人的幸福比起来,我们都会更关心自己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天性。但不是全部人都会把未来的自己看成彻底的陌生人,有些人会觉得和未来的自己非常亲近,联系非常紧密。

研究者发现。那些“未来自我的连续性”(你在多大程度上觉得,未来的自己在本质上和如今的自己是一样的)比較高的人,存款很多其它。信用卡负债更少,未来也会更加宽裕。

此外,研究者注意到,“未来自我的连续性”较强的人更可能按时參加測试。而连续性较弱的人更easy失约。

受这个意外发现启示而进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自我连续性较弱的人,在商业活动中更可能有不道德行为。

他们更可能把在办公室捡到的钱塞进自己的腰包,在泄露可能毁掉别人事业的信息时认为更舒服。在奖励骗子的游戏中。他们说的谎很多其它。看起来,假设我们感觉和未来的自己毫无关联,就会忽略自己行为的后果。

相反。假设我们认为和未来的自己联系紧密,就会保护自己不被最糟糕的冲动所伤。

 

意志力实验:遇见未来的自己

以下三种方法能让未来变得真实可信,让你认识未来的自己。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方法,在这一周尝试一下。

1.创造一个未来的记忆。

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想象未来能够让人延迟满足感,你甚至不须要去想延迟满足感带给未来的回报。仅仅要设想一下未来即可。比方,假设你正面临一个抉择。是如今就開始一个项目,还是推迟一下再開始,那么。想像一下你下周在杂货店里购物,或者想象一下你正在开预订的会议。当你想象未来的图景时。大脑就会更详细、更直接地思考你如今选择的结果。你想象的未来图景约真实,越生动,你做的决定就越不会让你在未来懊悔。

2.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想一想未来的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会怎样看待自己如今做出的选择呢?向未来的自己描写叙述一下自己如今将要做什么,有助于你实现长期目标。你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希望?你认为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你也能够想象未来的自己回头看如今的自己。未来的自己会由于如今的自己做了什么而表示感激?即使你仅仅是想一想要在这封邮件里写点什么,你就会认为和未来的自己联系更紧了。

3.想像一下未来的自己。

研究发现。想象未来的自己能增强你如今的意志力。你能想象一个你希望成为的自己,一个能承诺改变并取得成果的自己吗?或者,你能想象一个背负不改变带来的恶果的自己吗?让你的白日梦做的更生动、更有细节,想像一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看上去会是什么样的,你会对过去的选择有什么感觉,你是会感到自豪、心怀感激。还是会懊悔不迭。

 

08.传染: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

在非常大程度上,那些我们通常觉得受自控力影响的行为。也会受社会控制力的影响。

我们愿意相信。我们的决定不会受他人的影响,我们为自己的独立和自由意志感到自豪。但从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和医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来看,我们个人的选择在非常大程度上会受他人想法、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甚至,我们觉得他们想要我们做什么。这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这样的社会影响常常给我们带来麻烦。

但这也有助于我们实现意志力目标,意志力薄弱可能会传染。但你仍然能够获得自控力。

相关研究中有一点非常明白::坏习惯和积极的改变都能像细菌一样在人群中传播。并且没有人能全然不受其影响。

 

深入剖析:你的社交

针对你自己的意志力挑战。请考虑下面问题:

在你的社交圈中,有没有其它人有和你一样的意志力挑战?

回忆一下,你有没有从朋友或家人身上学到过某种习惯?

和某些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不会更easy放纵自己?

在你的社交圈中。近期有没有其它人也在尝试应对这个意志力问题?

 

社会中的个人

人生来就要和其它人产生联系。我们的大脑已经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法。确保我们能产生这种联系。

我们有专门的脑细胞管这件事,它名叫“镜像神经元”。它唯一的任务就是注意观察其它人在想什么,感觉怎样,在做什么。镜像神经元分布在整个大脑中。帮助我们理解其它人全部的经历。这就是移情的本能,它让我们理解他人,并对他们的感觉做出回应。

 

镜像意志力失效

我们发现了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都会使我们的社会脑(socialbrain)出现意志力失效。

第一种形式是无意识的模仿。

我们有模仿的本能。当镜像神经元探測到其它人的行动时,它会让你的身体也准备做相同的动作。这就意味着。当你看到别人去拿零食、饮料或信用卡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们的行为。

同一时候,你也会失去自己的意志力。

大脑让我们误入迷途的另外一种形式是传染情绪。

我们发现,自己的镜像神经元会对别人的疼痛产生反应。也会对别人的情绪产生反应。正由于如此,快乐和孤独的情绪会在朋友和家庭中传播。当我们因此感觉不好的时候,我们会用惯用的方法来改善心情。

这可能意味着,非常快你就会去疯狂购物或者吃下一块蛋糕了。

最后。当我们看到别人屈服于诱惑时,我们的大脑也可能受到诱惑。

假设你发现别人和你有相同的意志力挑战,你就会非常想增加他们。当我们想象别人想要什么的时候。他们的欲望就会引发我们的欲望,他们的食欲也会引发我们的食欲。

 

深入剖析:你在模仿谁?

这一周,细致观察你是否在模仿别人的行为,尤其是和你的意志力挑战有关的行为。相同放纵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维持关系的社会粘合剂?当你看到周围的人在做相同的事时。你会不会变本加厉地去做这件事?

 

目标也能传染

人类天生就能洞察别人的思想。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动时,我们会用社会脑去推測他们的目的。这种推測能够让我们预測别人的行为,避免社会灾难。

可是。这样的自己主动读心术也有一种自控的副作用:它会激活我们心中的共同目标。心理学家称之为“目标传染病”。研究发现。我们非常easy感染别人的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目标传染在两个方向上都会起作用——你既能够感染自控,也可能感染自我放纵。

可是,我们好像更easy感染上诱惑。

 

意志力实验:增强你的免疫系统

我们不是总感染别人的目标。有时,看着别人屈服于诱惑。反而能增强我们的自控力。当你坚定了一个目标时。还要意识到你有一个与之冲突的目标。

当你看到别人的行为和自己最大的目标发生冲突时。你的大脑就会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它会让你的主要目标更坚定,它还会寻找策略帮你坚守目标,心理学家把这叫做“反抗控制”。

当你的自控力受威胁时,你能够把它看做一种免疫反应。

当你面对别人的目标时。增情免疫系统的最佳途径就是:在每天刚開始的时候花几分钟想想自己的目标,想想你会怎么收到诱惑,想要改变自己的目标。这就像疫苗一样。能保护你不受别人感染。回忆自己的目标能强化这个目标,避免你感染他人的目标。

 

感染别人的目标。失去自己的控制

当我们看到别人忽视规则、受欲望支配的时候,我们更可能在不论什么冲动面前选择屈服。这就意味着,当我们看到别人举止不良的时候,我们的自控力也会减少。即使我们仅仅看到了其它人屈服于诱惑的证据,我们也会感染上相同的目标。

 

意志力实验:感染自控力

研究发现。想到自控力强的人能够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对你的挑战来说,谁能成为你的意志力模范呢?是那些经历过相同的挑战并终于成功的人。还是那些自控力的典范?当你须要多一点意志力的时候,想想你的模范。问问自己,那个意志力强人会怎么做?

 

事实证明。当我们想到我们喜爱、尊重的人和感觉相似的人时,我们的大脑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们,而不会把他们视为“别人”。我们的自我意识取决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我们的自我意识中包括了其它人。他们的选择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深入剖析:你最可能被谁感染?

花一点时间去想一想,谁是和你关系密切的人。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你最尊重谁?你认为谁和自己最像?谁的意见对你来说最重要?你最信任谁,最关心谁?你能不能想到哪些行为(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有害的)是你从他们身上学来的,或是他们从你身上学到的?

 

深入剖析:可别人都这么做!

假设我们觉得别人还在做我们试图改掉的不良行为,那么“社会认同”就会妨碍我们作出改变。你有没有告诉过自己。你的意志力挑战不是什么大事,由于它是社会规范?你是否意识到。自己认识的全部人都有相同的习惯?假设是这样,你可能会质疑这样的看法。质疑它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到一群人。他们正在做你渴望做到的事。

找到一个新的“群体”并增加进去。这个“群体”可能是一个支援小组、一个班级、一个本地俱乐部、一个网络社区,甚至是一份支持你实现目标的杂志。置身于和你共享承诺与目标的人们其中,会让你觉得自己的目标才是社会规范。

 

“我应该”的力量

在考虑怎样作出选择时,我们常常想象自己是别人评估的对象。研究发现,这为人们自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预想自己实现目标后会非常自豪的人。更有可能坚持究竟并获得成功,预想自己的行为会受到谴责也会非常有效。心理学家觉得。自豪。惭愧等社会情感能更迅速、更直接地影响我们的选择。通常。我们把自控想做是冷静的理性战胜了感性的冲动。可是,自豪、惭愧依赖大脑皮层的情绪区,而不是用来做逻辑分析的前额皮层。社会情绪感可能进一步帮助我们做出选择,让我们在自己的群体里站稳脚跟。相同。恐惧有助于我们保护自己,愤慨有助于我们自我防卫,接纳社会或抗拒社会的想象会促使我们去做正确的事。

 

惭愧的限度

想象惭愧等消极社会情感实现的自控。与真的感到惭愧并耗光意志力,还是存在微妙区别的。

我们三番五次地看到,糟糕的感觉会让人放弃抵抗。当这样的糟糕的感觉以罪恶感和羞耻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时。这样的情况尤为明显。惭愧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也许能起作用,但事情一旦结束。惭愧就会更可能引起自我伤害。而非自我控制。

能够预期的惭愧也许能让你自我控制。但当诱惑出如今你面前时,惭愧面对承诺的奖励就失去作用了。

一旦你大脑里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受了刺激。糟糕的感觉就会加剧你的渴望。让你更easy放弃抵抗。

 

自豪感的力量

从还有一个方面看,即使面对诱惑,自豪的力量也会让你安然度过。

“自豪”能起作用的原因之中的一个是,它把人们的思维从诱惑上转移开了。相反,惭愧则会触发那些能够预期的快感。

实验研究发现。表现出内疚感会降低心率的变化,降低意志力的生理储备。

反之。自豪感会保持甚至添加这样的储备。

为了让自豪感发挥作用,我们必须觉得别人都在监视自己,或我们有机会向别人报告自己的成功。让自己坚定决心的有效策略是——公开你的意志力挑战。假设你相信别人会支持你走向成功并观察你的行为,你就会更有动力去做正确的事。

 

意志力实验:自豪的力量

想象一下你在意志力挑战中取得成功后会多么自豪。这样,你就能充分利用“被认可”这个人类的基本需求。

想一想你所在“群体”中的某个人,能够是一个家庭成员、一个朋友、一个同事、一个老师。想象他们的观点与你相符。或者他们会为了你的成功感到高兴。当你作出一个让自己感到自豪的选择时,你能够更新微博的个人状态。你也能够和人们面对面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与其让意志力受挫的人感到惭愧,倒不如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

意志力实验:把它变成集体项目

你无须单独面对你的意志力挑战。

有没有朋友、家人或同事能够和你一起实现意志力目标?你们不必有同样的目标,仅仅须要相互记录和鼓舞。

这就能让你们在自控时感到来自社会的支持。假设你愿意把这样的支持变成一种良性竞争,你也能够在意志力竞争中赢过别人。看看谁会最先完毕被延误的任务,看看谁在一个月里节省的钱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大脑会把别人的目标、信念和行为整合到自己的决策中。当我们跟别人在一起时,或者仅仅是简单地想到他们时,在我们的脑海里,别人就会成为还有一个“自我”,而且和“自我”比赛自控。

反之亦然:我们的行为也影响了其它无数人。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或诱惑。

 

09.别读这章:“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

对焦虑、沮丧、节食、上瘾的最新调查证实,把“我不要”的力量用在设计思想、情感的内心世界。它就会失效。当深入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发现,我们须要给自控一个全新的定义。给放弃自控留出一点空间来。

研究显示,越是压抑消极情绪。人越可能变得抑郁。抑郁的人越是想摆脱痛苦的想法。就越会变得沮丧。

还有一个实验表明。人们试图摆脱自我批评的想法(“我真失败”、“大家都觉得我非常蠢”)时。与坦率面对这样的想法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easy受挫。情绪更easy变坏。即使当人们自觉得已经摆脱了负面想法时,情况仍旧如此。

假设想让自己远离精神痛苦。人们就须要与这些想法和平相处,而不是把它们推到一边。

 

意志力实验: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全部的想法

遇到烦恼的时候。最好还是尝试一下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试着转移注意力。通常情况下,最让人心烦的事都非常相似——相同的担忧、相同的自我批评、相同的不堪回首。看看这些想法是不是非常熟悉?它们都不是你须要相信的重要信息!接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身体感受上,看看你是否会感觉紧张。心率或呼吸是否有变化,看看你的肠胃、胸腔、咽喉或其它身体部位是否有感觉。

一旦观察到这些想法和感觉,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感觉一下你是怎么吸气、呼气的。有时候,这些烦心的想法和感觉会随着呼吸自然消散。其它时候,它们将不停打断你对呼吸的关注。假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把这些想法和感觉想象成飘过脑海和身体的浮云。不要停下呼吸,想象这些浮云不断消散或飘过。

把呼吸想象成一阵风。它毫不费力地将这些浮云吹散、吹走。

你无须让这些想法离开,仅仅需保持呼吸的感觉。

注意,这样的方法和相信或思考某个想法是不同的。不要抑制想法,接受它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你要接受的想法是:这些想法总是来来去去,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它的内容。

换言之。你能够对自己说:“好吧,我想这是真的。我真是个糟糕的人。糟糕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想我要接受这一点。”

相同的方法也能够用于应对使人分心或心烦意乱的各种情绪,比方愤慨、妒忌、焦虑或惭愧。

在多次尝试这样的方法后。比較一下这么做的结果和努力摆脱心烦想法和情绪得到的结果,看看哪种方法更能给你带来内心的平静?

 

意志力实验: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

1.承认自己脑海中的欲望。以及渴望某种事物的感觉。

2.不要立即试着转移注意力或与之争论。接受这样的想法或感觉,提醒自己压抑会导致反弹。

3.退一步考虑,意识到这样的想法和感觉并不受你控制,但你能够选择是否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

4.记住你的目标,提醒自己预先作出的承诺。

 

意志力实验: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

当你面对“我不要”的巨大意志力挑战时,能够试着採取一下策略。

除了“我不要”,你还能做什么来满足相同的需求?很多坏习惯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而形成的,这些需求可能是降低压力、获得愉悦,也可能是寻求认同。你能够关注这些需求,用有相同效果的健康的新习惯来戒掉坏习惯。我的一位学生想戒咖啡,所以就用喝茶来取代喝咖啡。

假设没有了坏习惯,你还能做些什么?你能够做其它有趣的事来取代坏习惯。大多数的癖好和消遣须要从生活的其它部分抽调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关注错失的机会比试着戒掉坏习惯更有激励作用。

我的一位学生是电视真人秀的发烧友。但当她为自己设定了“提高厨艺”的目标时。她就成功关掉了电视,并把很多其它时间放在琢磨厨艺上。

能够通过又一次定义“我不要”的挑战,把它变成“我想要”的挑战吗?有时,相同的行为会被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支配。举个样例来说,我的一位学生把“不要迟到”又一次定义为“做第一个到的人”或“提前5分钟到”。

这也许听起来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他发现,自己变得更有动力了,也没那么easy迟到了。由于,他把“按时到达”变成了一场他能获胜的比赛。假设你关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自己不想做什么,你就能够避免“反弹”效应带来的危害。

假设你想做这个实验,请先花一周时间来关注你想做什么,而不是你不想做什么。

在这周的最后。想一想你在旧的“我不要”挑战和新的“我想要”挑战中分别表现怎样。

 

意志力实验:驾驭冲动

不管你对什么上瘾。“驾驭冲动”的 都能帮你抵抗诱惑,而不是屈服于它。当冲动占领你的头脑时,花至少一分钟去感觉自己的身体。

你的冲动是什么样的?是热的还是冷的?身体有没有感到不舒服?心率、呼吸或内脏有什么变化?保持这个状态至少一分钟。看看这些感觉在强度或特性上有什么变化。

就像小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一样。拒绝依照自己的冲动行事,有时会添加一个人的紧张程度。

试着接受这些感觉,而不是试图否认它们。

当你使用“驾驭冲动”的技巧时。呼吸是非常有帮助的。你能够去感觉呼吸,体验吸入和呼出每一口气时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冲动。

当你第一次採用这个策略时,你可能一时驾驭住了冲动,但后来又故态复萌。假设你在最初几次尝试中失败了,别灰心,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方法是无效的。

“驾驭冲动”和其它自控的新方法一样,都须要时间。你是否想在冲动来临之前就使用这项技巧?你能够正襟危坐,看看自己什么时候产生了冲动,想要抓鼻子、翘个腿或动一下。用相同的方法来驾驭这时的冲动,去感受它。但不要随冲动行事。

 

驾驭抱怨的冲动

泰瑞莎知道,她长期以来习惯于责怪丈夫。这让他们的夫妻关系变得非常紧张。泰瑞莎发现,自己谁情不自禁地想到,丈夫似乎是特意“做错事”来激怒她。还有一方面,她丈夫已经被千篇一律的责怪和批评弄得筋疲力尽了。尽管泰瑞莎非常想让丈夫改变做法,但理智让她意识到,自己似乎才是影响婚姻关系的主要原因。

她决定驾驭自己想责怪丈夫的冲动。她观察了自己的愤慨和挫折感。

它们就像是由热量和压力构成的,就像是即将喷发的火山。过去,她一直认为有话必须说出来。如今,泰瑞莎验证了这个想法——冲动就像渴望一样。仅仅要你不按照其行事。它就会自行消亡。她把愤慨想象成海浪。让这样的感觉随浪而逝。她发现,假设她调整呼吸。和身体中的冲动和平共处,它们就会平息下来。

 

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

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的全部成功案例都告诉我们。不要试图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而要依赖观察和了解自我的能力,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让我们从中找到克服困难的动力。很多实例都证实了。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这三种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10.结语

人是多个自我的混合体。人类的天性不仅包含了想即时满足的自我,也包含了目标远大的自我。

我们生来就会受到诱惑。也能抵制诱惑。人类生来就能感觉到压力、恐惧或失控,但同一时候也能让自己平静下来,能掌控自己的选择。

自控力的关键就是理解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自己。在追求自控的过程中,罪恶感、压力和惭愧是我们通经常使用来对付自己的武器。但都不起作用。自控力最强的人不是从与自我的较量中获得自控,而是学会了怎样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这些自我融为一体。

假设说真的有自控力秘诀,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确实有一个,那就是集中注意力。当你作出决定的时候。你须要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它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是让它自行其是。

当你的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或者你即将向诱惑投降的时候。你须要静下心来,弄清自己的欲望。你须要记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干真的让你更快乐。

“自我意识”能帮你克服困难,实现最重要的目标。

 

写在最后的话

谈及科学的书最合适的结语莫过于——得出你自己的结论。

*你对意志力和自控力的想法是否有所改变?

*你觉得哪个意志力实验对你最有帮助?

*你看到哪里的时候最惊讶?

*你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请保持科学家的心态。尝试新奇事物,收集自己的数据,依据证据作出推断。对出人意料的想法保持开放的心态。从失败和成功中汲取经验教训。

坚持有效的方法,和他人分享你了解的知识。

面对复杂的人性和现代社会的诱惑,我们最好能做到这几点。可是。假设我们能保持好奇心和自我同情,那对付它们就绰绰有余了。

 


posted @ 2017-06-15 10:19  wzzkaifa  阅读(68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