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第4章、第17章阅读笔记
阅读了《构建之法》第4章、第17章后,感触良多,下面是我阅读课本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第四章 两人合作
在第四章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代码规范的知识,明白了写代码时需要特别注意代码规范,就拿以前说,写代码时就只是知道代码首行要缩进,但是不知道具体的要缩进几个空格,通过这一章的阅读让我以后再敲代码的时候更加注意到代码规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也了解到了结对编程的魅力,应如何更好的与我的搭档进行交流。但在阅读第四章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问题一:在结对编程时,应如何正确的给我搭档给予反馈?
引用:“人是复杂的,动画片《怪物史瑞克》的怪物都知道这一点,它说过人都像洋葱一样,有很多层次。”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跟我一起合作的搭档,有一些跟我意见不合的地方或者有一些小错误,那么我应该如何巧妙地给我搭档提出他的一些问题,又不会让他心里感到难受,还心甘情愿的去改正,这就需要学习说话的艺术,应对不一样的人,应该用不一样的方法,书上也给了具体例子,用三明治来代表如何说话,第一个阶段应该鼓励搭档,第二个阶段再指出搭档的错误与缺点,第三个阶段在呼应第一个阶段再鼓励一下队友。我觉得这种方法还是很实际可行的,但是也还是要根据搭档的实际情况而定。
问题二:为什么为了代码规范程序里面就可以写goto语句?如果一定要写那在什么条件下写?
思考:以前上课时,老师都会建议我们不要使用goto语句,但是在这本书中说为了代码规范可以使用,这就让我产生了疑惑,我去百度上搜寻了goto语句,“goto语句的语义是改变程序流向,转去执行语句标号所标识的语句,其通常与条件语句配合使用,可用来实现条件转移, 构成循环,跳出循环体等功能。但是,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一般不主张使用goto语句,以免造成程序流程的混乱,使理解和调试程序都产生困难。”正如百度上所说,不加限制地使用goto破坏了清晰的程序结构,使程序的可读性变差,而且经常带来错误或隐患。那我们为了代码规范到底应该怎样使用goto语句,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使用比较好。
第十七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我们都知道,一个团队中领导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团队中的领导好不好决定了一个团队是否能成功,通过第十七章的阅读,我更加明确了一个领导在团队中的作用,应该如何平衡团队内的人员,了解到作为软件工程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在阅读第十七章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问题三:领导应该如何带领团队成长?
引用:“团队合作也有跟两人合作类似的阶段,平时大家似乎都相安无事,但是一但出现催化剂,团队合作的状态就会出现剧烈变化。变好或者变坏,还要看团队的成员,特别是领导者的智慧了。”
思考:我认为一个团队能否发展好,其中领导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作为一个好的领导首先要带领团队弄清五个奠定团队基础的问题1.目的,2.原则,3.优先级,4.计划,5.人员。其次在平时工作中领导还需信任他人,其中信任他人不仅包括对他人工作上的信任,还包括情绪上的了解和包容,而且有明确的团队目标,并且在团队出现问题时,有良好的解决冲突的能力,在重大事情面前有良好的决策力,还要对员工和工作有责任感,作为一个领导只有具备了这几个能力,才能更好的领导一个团队走向成熟。
问题四:一个团队如何进行绩效管理?
思考:很多公司把日常考核与严格的奖惩制度结合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势必导致管理工作的短期化和员工行为利益化,更破坏了组织与团队的和谐关系,我也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绩效管理的相关资料,索尼公司曾经因“绩效主义”而一度走向衰败就是典型例证。为了实行绩效管理,索尼公司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这种一切以工作绩效为导向的管理,使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公司失去活力。面对当年索尼公司的衰败趋势,索尼的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说:“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所以他认为“是绩效主义害了索尼”。现在,许多企业,甚至是政府机关都在实行绩效管理。但对于考核,很多管理者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考核出绩效。他们的通常认为,因为员工有懒惰、讨巧、逃避工作的思想,所以必须举起考核这个"大旗",出台一些严厉的考核政策,员工做不好就动用惩罚措施,这样员工就有了畏惧感,就会努力工作,员工的绩效就能提高,但事实正好相反,所以作为一个团队应该如何进行绩效考核呢?真的要一切看指标,用评审的眼光来审视部下么?还是应该更加偏向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