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计算机网络基础

OSI7层协议和TCP/IP4层网络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定义各种物理设备的规范,如通信距离,接口大小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基于mac地址通信是,数据报文封装和相应方式。

  第三层:网络层,基于IP地址通信过程的实现。定义IP地址,定义计算机之间的链接建立,终止维护等,数据包的传输路径选择等。相关协议:IP、ICMP、ARP、RARP。

  第四层:传输层,基于端口等进程之间的通信。定义发送端与接收端的链接技术(TCP,UDP),同时包括该技术的数据包格式,数据包的发送,流程的控制等,以确保各个资料数据可以正确无误的到达目的端。相关协议:TCP、UDP。

  第五层:会话层,建立会话完成通信。确定网络服务建立链接的确认。

  第六层:表示层,定义数据的表示格式,使数据格式标准化。如数据是否压缩,加密。

  第七层:应用层,如何实现真正的资源交换。将数据发送给应用程序,并最终展示给用户。相关协议:HTTP、FTP、SMIP等

FQDN:fully qyalified domain name,完全限定域名,即主机名

ARP通告:每一个新添加主机,均需一广播方式向本地主机通告自己的IP,mac信息。

TTL:time to live.缓存生存时间。作用,A主机挂掉后,B使用其IP,B会发通告是其他主机更新cache。

总结:本地通信全靠吼(广播),ARP(address resolve protocal)通过IP地址解析获得mac地址,通信是mac地址会被一次一次的重新封装,而IP地址始终不变。

   互联网通信是由多次本地通信实现。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即媒体访问控制,或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

  MAC地址有48bits。

IP:

  ip地址格式:有32位,分4段,每段由8位2进制组成。

  IP地址取值范围:0.0.0.0 ~255.255.255.255

  IP地址分类:A,B,C,D,E五类

    A类:第一段为网络号,后三段为主机号

      网络号:0 0000000~0 11111111。1~127

        第一位0不变,后七位取任意值。

      主机号:每个网络中的主机数量

           2^24-2 个

      默认子网掩码:网络号全为1,主机号全为0。

        255.0.0.0

        作用:用于与IP地址按位“与”,求IP地址的网络地址。

      私网地址:10.0.0.0/255.0.0.0

    B类:前两段为网络号,后两段为主机号  

      网络号:10 000000~10 111111 ,128~191

        前两位10不变,后六位取任意值

      网络数:2^14

      每个网络的主机数:2^16 - 2

      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私网地址:172.16.0.0~172.31.0.0

    C类:前三段为网络号,最后一段为主机号

      网络号:110 00000~110 11111,192-223

        网络数:2^21

        每个网络中的主机数:2^8-2

        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D类:组播  

      1110 0000-1110 1111,224-239

    E类:科研

      240-255  

      

网桥:用来分隔冲突域,自动识别通信类型。内有MAC地址表。

交换机:switch

路由器:router

  路由表:

    静态指定

    动态学习:rip2,ospf

  路由条目:

    目标地址:下一条

    目标地址的类别:

      主机路由、网络路由、默认路由。0.0.0.0/0.0.0.0

总结:

  MAC:本地通信;范围:本地局域网

  IP:界定通信主机;范围:互联网

  PORT:界定进程;范围:主机

 

 

 

    

    

 

posted on 2018-07-17 11:29  HowOldAreYou  阅读(17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