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参考模

 

目录

1.分层思想

2.OSI七层参考模型

3.TCP/IP协议族

4.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总结


1.分层思想

1.1享用牛奶的人未必了解其生产过程

原料采购部 选购优质奶源、与农场签订合同、保质保量运输奶源

奶源加工车间 原料验收、杀菌处理、储藏

奶粉包装车间 奶粉包装、奶粉装箱、质检

销售部门 联系各大销售渠道、联系物流运输

 

1.2使用网络的人未必知道数据的传输过程
网络—(可能有路由—防火墙—路由器—(交换器)—主机

 

 

 

1.3将复杂的流程分解成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
整个流程更加清晰,复杂问题简单化
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OSI七层参考模型

第七层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用户操作)人机交互窗口,把人的语言输入到计算机当中。例如,在qq的对话窗口输入字符

第六层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人的语言翻译成计算机)将接收到的数据翻译成二进制数组成的计算机语言,并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数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

第五层 会话层 建立 管理 中止会话(通信软件建立会话,比如qq)管理是否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连接关系(进程与进程连接)

第四层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 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防火墙 端到端)将上层数据分片并加上端口号封装成数据段 或通过对报文头中的端口识别,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

第三层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 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路由器)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逻辑(IP)地址封装成数据包,实现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 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交换机 网卡)
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物理(MAC)地址封装成数据帧,MAc地址是用来标识网卡的物理地址 建立数据链路当发现数据错误时 可以重传数据帧

第一层物理层  建立 维护 断开 物理连接(网卡 网线 光纤 集线器 中继器 调制解调器)报文头部和上层数据信息都是由二进制数组成的 物理层将这些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比特流转换成电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3.TCP/IP协议族

3.1OSI模型vsTCP/IP模型

 

 

3.2TCP/IP协议族的组成

应用层 HTTP(80端口)HTTPS(443端口) FTP(21端口远程 20传送端口) TFTP SMTP SNMP DNS
53端口)SSH22端口

传输层 TCP(安全通道) UDP(效率通道)(53端口)

网络层ICMP IP ARP(解析MAC地址) RARP(逆向解析MAC解析IP地址)

数据链路层  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 IEEE802.3有线局域网(以太网)

物理层      标准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4.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4.1数据封装过程

 

 

 

 

4.2数据解封装过程

 

 

 

4.3PDU

 

 

 

 

4.4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应用层       计算机

传输层       防护墙(web)

网络层       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

物理层       网卡

 

 

 

4.5各层间通信2-1

应用层    应用层协议

传输层    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    网络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    物理层协议

 

 

各层间通信2-2

 

 

 总结

1.OSI模型的分层结构: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TCP/IP4层模型、TCP/IP5层模型和OSI7层模型,就是把数据链路层合并为网络接口层。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合并成应用层。网络中用的最多的就是TCP/IP5层模型。 

3.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1)数据封装过程:应用层提供数据到达传输层进行分片、封装成TCP头部(源端口和目标端口),

 最后封装成数据段接着传到网络层在原有基础上再去包装一个IP头部(原地址和目的地址)封装成数据包继续传送到数据链路层再加个MAC头部(源MAC和目的MAC)封装成数据帧接着到物理层二进制转化比特流传输。

(2)解封装过程:传输到对方主机首先开始要解封装,先到数据链路层把MAC头部先摘掉,核对是不是到我方MAC地址如果不是直接丢弃,是 继续传输到网络层把IP头部摘掉,核对是不是到我方IP地址,是继续传送到传输层拆开TCP头部传送到目的端口最终到了应用层。

 

posted @ 2021-11-20 18:02  请叫喵总  阅读(8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