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逆袭世界

中国新能源汽车逆袭世界

掌握主动权,中国新能源汽车跃上时代潮头

◆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了百年,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1万辆,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一季度这一趋势延续,出口超过99万辆,同比增长70.6%

◆ 在传感器、软件、芯片等领域,国产化替代正在加快步伐,将与全球行业巨头共创全新的技术格局和未来的出行生态

◆ 在新能源浪潮中,中国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规模化、体系化、代际化的换道先发优势

2023年4月18日至27日,在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全面向“新”、全“智”武装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是车展焦点。
强大的产品竞争力让中国品牌开始手握新能源汽车定义权和定价权。从入门级高性价比纯电跑车到百万元豪华纯电SUV;从东南亚、拉美市场到欧洲市场;从汽车整车到零部件供应和技术服务,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进入世界舞台中央,站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潮头。
掌握定价权
本届上海车展共吸引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公司参展,展出整车约1500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中,除了耳熟能详的“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多家传统车企的新能源高端品牌也悉数亮相。
“豪车是本次车展的亮点,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新能源车型在技术研发能力上显著进步,不再只讨论外观、内饰设计,而是直接与外资豪华品牌比拼技术硬实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各大展区中,在比亚迪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仰望汽车展区,一度需要排队半小时才能进入。展区展示了U8、U9车型,其中仰望U8官方预售价格为109.8万元,能够实现横向移动、原地掉头等功能。如此定价源于比亚迪多年研发投入打造出的尖端技术。技术加持下,汽车在一侧车轮高速爆胎时仍能平稳减速行驶至安全地带。
广汽埃安展示了旗下高端品牌昊铂的首款豪华超跑Hyper SSR,零百加速时间为2.3秒,预售价为128.6万元,成为本届车展自主品牌电动车的价格天花板。
中国汽车品牌能以技术突破实现高定价,也可以通过科技把高价“打”下来。哪吒汽车发布的首款纯电跑车哪吒GT定位“新一代GT科技电跑”,官方指导售价17.88万元起。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对记者说:“哪吒以不到20万元的价格,为用户圆百万跑车梦,除了具备传统跑车的操控性,还具备好玩的智能座舱和好用的智能驾驶功能。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了百年,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新能源车赛道上,外资品牌不再是市场领导者。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安波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告诉记者,中国汽车已经从追随者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创新的引领者。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有看得见的变化,如市场渗透率、市场占有率等,也有更多看不见的提升。”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团队主管巩旻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核心地。
数据显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完成了份额和价格两个指标的向上突破。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52.2%,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电动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在2022年已超过80%。
价格方面,蔚来汽车47.5万元的均价已经和奔驰相当;理想汽车均价37.8万元,超过奥迪,和宝马接近;比亚迪均价17.6万元,比本田的17.5万元略高,接近丰田的18.5万元。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说,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一直是汽车产业现代化的追赶者。在新能源浪潮中,中国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规模化、体系化、代际化的换道先发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专利申请占全球总量的41.2%。
中国品牌全球发力
如今,新能源汽车让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开启了对传统汽车重镇的全面冲击。
在东南亚、拉美市场之外,中国车企把目光投向了欧洲发达国家市场。极氪汽车、哪吒汽车、长城魏牌、高合汽车都在本届车展上表示即将带着高标准、高技术、高含金量的产品走向欧洲。
极氪汽车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将全球战略的第一步放在欧洲,今年会在瑞典和荷兰完成首次交付,之后迅速扩大覆盖范围,预计在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
张勇表示:“哪吒已在欧洲成立子公司,明年一季度开始正式向欧洲市场销售产品。以我们产品的竞争力,能够在欧洲市场把握住机遇。”
“现在很多中国品牌电动车比外资品牌更有吸引力,这些品牌电动车出海欧洲,相信会获得部分消费者喜爱。”艾睿铂咨询大中华区联席负责人、亚太地区汽车行业负责人戴加辉说。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提前三年实现渗透率达到30%的目标,也在全球市场取得了突破。去年,中国汽车出口311.1万辆,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一季度这一趋势延续,出口超过99万辆,同比增长70.6%。
巩旻告诉记者,从2021年开始,中国汽车出口每年增加100万辆,预计今年出口有望接近400万辆,有可能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应加快走出去的速度。”安聪慧认为,首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已具备强大竞争力,目前全球市场是真正的蓝海;其次,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出海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创新和增长的活力;最后还要意识到,当下全球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正加速转型,时间窗口期或许稍纵即逝。
国产供应链颠覆传统格局
本届车展不仅是汽车产品的盛宴,也是一场新技术的盛宴。
车展上,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发布的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可实现电池高比能与高安全兼得,即使把凝聚态电池切开,也不会起火爆炸,满足民航安全标准,有望开启载人航空电动化的全新场景。
以宁德时代为代表,越来越多汽车供应商和技术服务企业来到聚光灯下,在电池技术、芯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构筑起产业进阶的底气。
一段时间以来,追求高级别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是汽车行业的愿景。近两年,受到成本、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瞄准L4级甚至L5级自动驾驶的“独角兽”企业遇到挑战。
本届车展上,不依赖高精地图、更易实现的城区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成为很多企业的发力点。车展前夕首发的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2.0,其最大亮点在于,可以在没有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实现智能驾驶。这意味着,伴随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缺口的补齐,自动驾驶找到发展突破口。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与供应链的完善密不可分。”巩旻表示,从数据看,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全球60%的份额,中国动力电池、电池材料更是占据全球70%至80%的份额。从实践看,在智能化方面中国已培育出一批供应链企业,如中国的激光雷达公司,以极快的速度实现激光雷达的量产,进而降低成本,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一方面,国内优质的供应商凭借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获得更多配套机会;另一方面,国内优质的供应商攻关卡脖子技术,实现0到1的突破,打破外资垄断格局。”华西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崛起势不可挡。
“我们在车展上看到了新的技术盛宴。”罗兰贝格研究报告称,从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和新一代传感器,到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和基础软件平台等,国内产业玩家们正展开新一轮以技术驱动的创新竞赛,在传感器、软件、芯片等领域,国产化替代正在加快步伐,将与全球行业巨头共创全新的技术格局和未来的出行生态。

从出口3辆到全球第一,赶日超德已实现!揭秘中国车企出海之路

 中国汽车已完成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Juice中国首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个人公众号显示,国内前三个月共出口了106.9万辆新车,而此前稳坐全球汽车出口龙头位置的日本第一季度汽车出口量为104.7万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公众号截图

这意味着,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了。这也反映了目前国内汽车出口的火热,在过去两年间,国内汽车的出口量已经超越韩国和德国。2021年,国内汽车出口超过200万辆,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三汽车出口国;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达到332万辆,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乘联会预测今年国内汽车出口量将达到400万辆。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有望在今年实现对日本的超越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值得注意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都在合资企业的阴影下缓慢行进,在国内抢占市场已经非常困难了,更不提出口了。那么为何国内汽车产业能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实现出口的逆袭呢?本文经过梳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出口量世界第一 三月增长创新高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106.9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3月份中国汽车出口突破38.7万辆,出口增长超过89%,创历史新高。

 ▲2012~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

据不完全统计,从海外70个国家月度的当地销量统计数据来看,2023年1~3月份中国自主品牌车出口在当地市场销售达到33万台,同比增长45%,3月自主车出口的海外零售达到13.2万台,同比增长53%。另据上海海关统计,2023年一季度,上海口岸出口电动汽车16.7万辆,货值38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63.9%。此外,一季度从外港海通码头出口的汽车超过23万辆。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年汽车出口排行榜上,排名前十的品牌出口量几乎都在10万辆以上,其中上汽出口量接近100万,奇瑞出口量接近50万,长安、东风、吉利和长城等车企紧随其后。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前十品牌

公开数据显示,上汽2022年出口销量达到了90.6万辆,具体到车型上,上汽出口最多的是名爵ZS这一车型,2022年出口了12.35万辆,第二多的是名爵MG5,2022年出口了9.7万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墨西哥、智利等国家,名爵都是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值得一提的是,上汽还在印度建立了名爵生产基地,2022年在印度销量达到4.84万辆,卖得最好的是换标的宝骏530,在印度叫Hector,起售价折合人民币约12.59万元。此外,奇瑞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45万辆,达到了45.13万辆,同比大涨67.7%,刷新了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的新纪录,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有意思的是,奇瑞不仅出口整车,而且还出口核心零部件。其鲲鹏发动机已经卖到了全世界的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过150万台,就连一向以掌握优质发动机技术而自傲的日本,也在进口奇瑞的发动机。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汽车商品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俄罗斯联邦、墨西哥、比利时、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阿联酋和西班牙,中国还未在此列。从金额看,汽车出口总额为1474.7亿元,增长幅度达96.6%,电动汽车出口647.5亿元,增长了122.3%。另外,2023年汽车出口均价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8万元),同比2022年的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4万元),均价大幅提升。虽然汽车出口总额还没有突破全球前十,但从总额增长幅度和出口均价来看,中国汽车出口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足以在中国汽车工业近七十年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先合资再自主 学会“走路”再出海

从工业落后到汽车出口第一,中国是如何做到华丽转身呢?我们不妨探究一下中国汽车出口的艰辛历程。不过,要谈中国汽车的出口,首先得谈中国汽车的制造,如果车都造不出来,还谈何出口呢?而造车的第一步便是引进来。1950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建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也就是中国一汽的前身),考虑到工业建设发展时期对卡车的需求大,双方最终决定将斯大林汽车厂生产的Gis150卡车引进国内生产,新车命名为解放CA10。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CA10成功驶出工厂,结束了中国无法生产汽车的时代。

 ▲解放CA10

而在1957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解放CA10亮相一汽展台,到10月17日交易会举行时,约旦海外贸易董事长比塔先生订购了3辆解放CA10汽车,这是中国制造的汽车首次出口。然而,因为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又陷入停滞。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又派人去西方国家寻求合作,曾担任一汽、二汽厂长的“中国汽车之父”饶斌便是其中一位。1978年,饶斌准备去西方发达国家洽谈汽车生产技术引进。去之前,饶斌一行人做足了功课,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在他们看来,彼时的发达国家国内汽车市场几乎已经饱和,而在80年代的中国,汽车的普及率还很低,市场潜力巨大。经过一番交流,福特、通用、丰田、大众等一众车企便来华考察,可一听说要它们提供技术,美国、日本和韩国都表示不愿意,他们只想卖车给中国,并不愿意为中国造车提供技术。好在德国大众是个例外,它成了当时唯一一家既愿意给中国提供技术又愿意投资的西方车企。所以,国家决定和大众合资造车,第一辆车就是众所周知的桑塔纳。

  ▲桑塔纳

而彼时的中国,即使是合资,造一台桑塔纳也面临着工人、硬件、技术等诸多难题,不过,中国最终还是迈出了这艰难的一步。1998年,第100万辆桑塔纳从上海车场驶入,标志着中国造车迈进了新的征程。同时,因为上海大众的成功,以及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其他外资品牌也蜂拥而至,中国汽车进入了合资时代。然而,真正的国产品牌却在夹缝中生存,本来中国搞合资是为了用市场换技术,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合资车成功打入了中国市场,而燃油车核心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相关技术却是未做突破。最终,中国汽车大部分市场都被合资车所占据,而国产汽车的名头依旧黯淡,更不必说中国汽车的出口能有什么进展。即使到了20世纪初,中国汽车年总产量也只有207万辆,出口量仅1.7万辆,仅占汽车总产量的0.8%,而且几乎都是出口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而当时日本一年的汽车出口总量高达472万辆,是中国汽车出口量的277倍,日本汽车品牌本田、丰田、日产、铃木等已经全球闻名。好在国内市场足够大,增速足够快,给到了民族品牌足够多的试错机会。2006年,吉利研发成功了CVVT发动机JL4G18。2009年,搭载JL4G18的吉利帝豪上市,彼时正是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福特福克斯、标致307以及丰田卡罗拉等合资车型受到追捧,市场上鲜有能够与之竞争的自主品牌轿车。然而,帝豪EC7刚一推出,就成功吸引了200多家符合准入门槛的经销商加盟,上市半年单月销量便突破5000辆,上市3年半累计销量突破35万辆,并首登自主品牌轿车销冠,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民轿车”。2013年,帝豪继续进击,强势跃入国内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十,也是唯一长期位居销量前十的中国自主品牌轿车。

 ▲吉利帝豪

有了吉利的破局,国产车开始集体爆发,长城哈弗系列、长安CS系列、比亚迪王朝系列,上手就超过了曾经畅销全国的韩系车。至此,中国品牌终于做大做强,在全球汽车圈内也算是名声在外。
两条腿走路 中国汽车集体出海

有了一定的名气,中国汽车决定集体出海,加速出口,征战全球。而中国汽车的出海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合资品牌以中国为根据地向外输出,五菱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另一条则是国内品牌厚积薄发,先在国内站稳脚跟,然后向外输出,如吉利、长安、比亚迪、奇瑞等。不过,各大品牌的出海之路并不顺利。首先是合资品牌五菱在南美销量惨淡,早在2004年,上汽通用五菱凭借着借船出海的海外销售模式将整车产品出口到了南美,但销量却不尽如意。

 ▲上汽五菱宏光

于是,五菱便转移阵地。2009年,通用与上汽成立了通用上海汽车香港投资公司,并收购了原通用印度公司的工厂及设备用于五菱宏光等车型的生产,五菱便开启了以印度为起点的亚洲新兴市场拓展。2012年,上汽通用五菱的海外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其在埃及的市场份额提高到了近40%,五菱宏光也开始在当地市场采用零件采购、本地组装的CDK方式进行生产。也是在2012年,中国汽车的出口量成功突破了100万辆。2018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27.7万辆,同比增长62.5%。2019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已达到24万辆,同比增长15.5%——可供对比的是,同期行业整体出口量下降了8%。至此,每3台销往海外的中国汽车里,就有一台由上汽生产。另外一条路线上,国产品牌吉利也在东盟撕开了一条口子。2017年,吉利收购了马来西路民族品牌宝腾49.9%的股份,以及宝腾旗下豪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而宝腾被吉利收购前,一年才卖7.2万辆,只占马来市场的12%,子公司路特斯汽车,年亏损2.5亿。吉利看准这个时机,一举拿下宝腾。吉利为什么要收购宝腾呢?很简单,那便是学习此前的国内合资造车模式,反向输送到东盟。要知道,中国车企出海一般只有三条路可走——直接输出、和代理商合作、合资办厂,但是由于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大,加之东盟本土保护,直接输出太困难。另外,和代理商合作开发分销市场这种模式通常做不大,一般到十万辆就会卡住,而且容易扯皮。一番摸索,只有合资收购这条路走得通。接手宝腾后,吉利直接把自己在国内最畅销的两款SUV车型,改造成宝腾X70和X50系列SUV。

 ▲宝腾X50

2021年2月,宝腾X50拿下马来西亚SUV月度销量冠军,宝腾Exora、宝腾Saga也常年霸占榜首。宝腾品牌成功实现涅槃重生,成为马来西亚出口量第一的汽车品牌。除此之外,长城汽车从2021年开始在泰国布局,推出GWM品牌,并带来第三代哈弗H6和欧拉好猫两款车型。到去年7月底,哈弗H6 HEV在泰国已累计10个月位居C级SUV市场销量第一。去年9月,长城在泰国罗勇新能源工厂的第一万辆新能源汽车哈弗JOLION HEV下线。另外,继登陆泰国之后,长城汽车又先后进入了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加速东盟地区汽车出口。

产业布局完整 新能源汽车发力

从1到100万,中国车企用了55年,而从100万到311万,中国车企只用了两年。事实上,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转机出现在2021年,因为全球供应链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汽车工业才迎来快速发展。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一下子暴增到201.5万辆,出口量一跃冲到了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德国,并且出口区域也不再是原先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而变成了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上,最关键的因素便是中国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名头已经在国外打响,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已经领先大多数外企。2018年,蔚来汽车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两年后,理想和小鹏相继在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186.35万辆,成功卫冕全球新能源销冠,超越曾蝉联三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的特斯拉,比亚迪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唯一有能力和特斯拉比销量的车企。就在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CEO康林松体验腾势D9、宝马董事长齐普策参观长城欧拉,丰田副社长中岛裕树坐进红旗L5后排,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俨然成为了全球焦点。

 ▲梅赛德斯-奔驰CEO康林松体验腾势D9(图源网络)

电动化方面,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技术之一,动力电池的研发一直以来都是大家重点关注的技术,国内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主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智能化方面,国内百度、滴滴等L4级智能驾驶头部玩家都在持续发力,无人出租运营成效显著。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电动化还是智能化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已经独挡一面。另一方面,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从收益来讲,内销比出口收益更高,因此汽车出口量始终难以得到大幅增长。此外,当时中国车企还面临着一些国家的关税压力,导致中国车企走出去的积极性不高。另外,从部分已出口的车企销量情况来看,海外已经成为这些车企的重要市场。2021年10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汽车88342辆,其中,海外出口25049辆,同比增长92.7%,在总销量中的占比超过28%;2022年,奇瑞品牌全年销量908553辆,出口451337辆,海外市场占比接近一半。截至目前,奇瑞集团全球汽车用户累计超过1120万,其中海外用户240万,占比21.4%。也即是说,部分中国车企已经吃到了海外市场的红利,而这也吸引了更多车企向海外拓展市场。外因方面,由于国外许多知名车企的供应商分布在全球各地,疫情导致汽车零部件供应短缺、物流运输不畅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整车生产和销售工作。而对中国车企来说,国内整个的汽车供应链在全球是最完整的,因此在2021年,中国车企率先全面恢复了生产,并填补了这一时期的市场空白。彼时,中国的汽车产能已经达到3000多万辆,疫情三年,中国车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因此出海也成为了中国车企的必经之路。

中国从汽车制造步入汽车智造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在苏联的帮助下才造出了第一辆卡车,随后的五十多年时间内,中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虽然成效甚微,但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汽车的发展。而在今天,中国汽车已经逐渐步入了智造阶段,无论是新造车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纷纷开始向国外输出新能源汽车,即使份额相对较少,但长此以往将会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另一重大出口增长点。

 

 

参考文献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TmGqlT6Mxc82NllLJIM-Q

https://mp.weixin.qq.com/s/9sX_5iFw3M-FCWR4tZMZiw

posted @ 2023-05-07 05:36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15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