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美国建厂问题突出
台积电美国建厂问题突出
纽约时报:台积电400亿美元美国建厂是糟糕的经营决定!
2月23日消息,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一期项目正在稳步建设中,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4nm。近日,《纽约时报》采访了11名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晶圆厂的员工,报道称,许多员工担心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可能会使台积电偏离研发重心,特别是中国台湾与美国潜在的文化冲突令部分员工不太愿意外派美国。
内部疑虑颇多
台积电2020年5月就宣布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量产5nm的计划,最初承诺投资120亿美元。去年12月,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晶圆厂一期项目召开首批机台进厂典礼,宣布将一期项目量产的制程升级为4nm,同时宣布启动二期工程,将2026年开始生产3nm制程技术。两期工程总投资金额激增至400亿美元。
《纽约时报》称,这项投资案充满考验。虽然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新厂有望协助美国迈向更自给自足的科技未来,但在部分内部人士眼中,这项400亿美元投资案是糟糕的经营决定。
台积电高层今年1月在法人说明会提到,受人工成本、许可证、遵守法规及物价高涨影响,赴美设厂成本比在中国台湾高出至少4倍。
接受《纽约时报》采访部分工程师说,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新厂会怎么整合中国台湾及美国员工令他们忧心。在中国台湾,工程师们不仅工作时间长、周末还要轮班,很多人笑称自己为公司“卖肝”。但这种牺牲对美国员工来说是不太可能接受的。
去年离开台积电的工程师Wayne Chiu表示,他曾想过加入台积电的海外扩张计划,但在意识到自己可能不得不弥补美国员工的空缺后,他失去了兴趣。
“晶圆制造最困难的不是技术,”他说。“最困难的是人事管理。美国人在这方面最糟糕,因为美国人最难管理。”
三星名负责培训美国工程师的台积电台湾员工说,很难将他们的做法标准化。他们说,台湾员工通常可以不带疑问遵循上级指示,但美国员工则会挑战上级,质疑是否可能有更好的做法。
一名在亚利桑那州的台积电工程师表示,有些美国员工被分派多项任务时做不好,有时甚至拒绝任务分派,而不是更努力完成交办事项。
接受采访的11名员工当中,有8名员工表示,台湾同事认为,被外派到亚利桑那州新厂后将比美国同事承担更多责任。
外部供应商同样压力很大
此外,台积电还需要附近的供应商为其亚利桑那州工厂提供原材料、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然而,一些试图加入其中的供应商表示,他们面临着劳动力挑战和高昂的成本。
亚利桑那州长春化工公司(Chang Chun Arizona)的总裁卡尔文·苏(Calvin Su)表示,该公司的工厂建设成本是台湾成本的10倍。他表示,由于不熟悉美国法规和建筑许可证,以及生产材料供应不足,导致成本上升。
这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晶圆厂的工程和施工承包商CTCI公司的董事长迈克尔·杨(Michael Yang)表示,亚利桑那州工厂的施工成本“远远超出”客户的预期。他说,除了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之外,这家芯片制造商还在与英特尔竞争熟练劳动力和建筑设备,英特尔也在亚利桑那州扩张。
“当我们一开始报告报价时,客户回答说:‘你疯了吗?’但事实就是这样,”杨先生说。
报道称,这些问题都凸显了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处境微妙。
美国设厂更多是政治考量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晶圆制造商,掌握着业界领先的晶圆制造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重要性。但台积电夹在中美争夺科技领导地位的激烈竞争中,虽然台积电想办法避险,却发现自身行动也将带来不一样的紧张局面。
台积电在北凤凰城的进一步扩产,意在让先进芯片生产更接近美国,远离可能陷入的中美对峙局面。但台积电公司内部仍对此忧心,加上美国建厂及运营成本高昂、管理挑战重重,显示将复杂无比的制程从台湾移植到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有多困难。
曾任科技分析师的私募基金柯克兰资本(KirklandCapital)董事长杨应超说,就经营角度来看,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完全不合理,可能主要是因政治考量而被迫在美国设厂。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科技战持续升级,特别是美国持续在半导体领域加强对于中国大陆的限制,再加上近几年的“缺芯”问题,使得台积电不得不考虑在海外布局。
以往台积电几乎所有晶圆厂都设在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但是现在不仅在美国设厂,也开始在日本设厂。此外,欧盟也希望台积电赴欧洲设厂,并计划提供诱人的补贴。此前有报导引述两名未具名知情人士话表示,台积电决定是否赴欧洲设厂已进入最后阶段。
针对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投资案引发内部疑虑,台积电发言人高孟华在答覆《纽约时报》的电邮中表示,赴美设厂决定基于多种因素,包括客户需求、市场商机与吸引国际人才的机会。她表示,台积电清楚台湾与海外晶圆厂存有成本差异,公司仍预期长远毛利率可观。
台积电再度回应
随着《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发布,引发业界关注之后,今天,台积电再度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台积电今天指出,规划晶圆厂选址时有许多考量,包含客户需求、市场机会、成本效益以及营运效率等各项条件,而亚利桑那州晶圆厂计划也是提供台积电招募全球人才很好的机会。
随著全球业务扩展,台积电积极强化内部培训,以促进全球人才共融,并珍视其多元的观点及背景为台积电带来的价值。
台积电表示,在设立每个晶圆厂时,当地都会有著不同的特性与氛围,包括台湾在内,台积电协助新进员工顺利融入公司企业文化,来台受训或是海外外派的项目皆持续进行中。
据了解,台积电目前已有600多名外籍员工来台受训并返回美国,同时员工申请外派情况踊跃。
台积电强调,致力创造开放、多元和包容的工作环境,为海内外员工安排许多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培训及管理课程。台积电也设立多种沟通管道,以利员工分享关于工作环境的任何想法或疑虑,台积电重视员工的意见并带来改变。
台积电指出,了解海内外晶圆厂之间存在成本差异,这也都在规划考量当中,预测长期毛利率可达53%或更高。
台积电出事了
12月6日,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新工厂举行“机台移入”典礼,拜登亲自到场祝贺,并在现场激动地宣布,“美国制造业回来了!”
据媒体报道,台积电美国建厂的投资金额将超过400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投资案。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对媒体透露,亚利桑那州厂一期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4纳米芯片,二期工程预计2026年可生产3纳米,他估计如果两个工厂如期开工,芯片年产量可达60万片,年收入有望达到100亿美元,预计将为美国创造1万三千个工作机会。
拜登身旁,站着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苹果CEO库克、美光科技CEO梅赫罗特拉、英伟达CEO黄仁勋以及光刻机龙头荷兰ASML的CEO彼得·文宁。
拜登红光满面,几位CEO也双眼放光,纷纷表示自己的芯片订单将交给凤凰城工厂,库克似乎已经看到该工厂为iPhone造出每秒17万亿次运算芯片的景象,他说,“台积电在美国设厂,苹果期待未来几年扩大与台积电的芯片合作。”黄仁勋说,“把台积电引入美国这招太高了,对行业来说,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一步。”
作为主角,张忠谋在讲话里回顾了自己的“美国梦”,他说,“1987年创立台积电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在美国建立一座晶圆工厂。1995年,台积电在华盛顿州的卡玛斯建了一个半导体工厂,即晶圆十一厂,当时接连遇到了文化和成本的问题,所以我决定晚点实现这个梦。27年过去了,梦想终于有了进展,今天举行的机台移入典礼,代表的是‘开始的结束’。”
说到“开始的结束”,不禁让人想起二战时丘吉尔在阿拉曼战役获胜后的那句名言,“这场战役不是战争的结束,甚至不是战争结束的开始,而可能是战争开始的结束。”
对于芯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说,台积电美国设厂的结果代表了竞争进入了新的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日益衰微的今天,了解台积电是如何走到美国的,是预见芯片战场未来走向的关键。
01
为什么是凤凰城
台积电建厂的凤凰城是亚利桑那州首府,人口大约160万,厂址在市郊,由于该州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而芯片制造用水量极大,所以还需建造一个工业用水回收厂。
建设中的台积电凤凰城工厂
台积电美国工厂的选址工作始于2019年,当时还是特朗普当政,向台积电推荐凤凰城的是时任国务卿蓬佩奥和商务部长罗斯,凤凰城的官员也在那年访问台北,极力推销凤凰城的投资环境,还跟台北结成了姐妹城市。
凤凰城官员允诺,如果台积电前来建厂,市政府将拨款2亿美元用于台积电美国项目的基础设施,包括街道路灯、景观美化和废水处理系统。
凤凰城多次入选美国最适合外资投资的地点之一,同时也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的发源地。1949年,摩托罗拉在该地设立第一座芯片工厂,1979年,英特尔也来到此地设厂。
除了历史,亚利桑那州的大学也培养了大量半导体技术人才,上世纪九十年代,芯片产业逐步向亚洲转移,虽然很多企业远走高飞,但数十年积累的半导体产业链余威仍存,这才是台积电选择凤凰城的重要原因。
对芯片制造业来说,需要上下游多家企业环绕的生态体系,因此台积电凤凰城工厂产能的保证,是10-15家芯片相关企业的紧随其后,难怪该州州长在机台移入典礼上说,“如果台积电不来,州立大学的毕业生就要背井离乡地找工作,现在,他们可以在家乡就业了。”
02
台积电工程师的选择
目前,台积电拥有工程师5万人左右,此次赴美设厂,将外派500名工程师,岛内媒体称之为“史上最大半导体人才迁移”。那么,这些高科技人才为何会甘愿“降薪”,举家搬到美国呢?
据台媒介绍,去美国的工程师要经过两轮面试,英文能力和抗压性都是重点考核的因素,在获得两位副经理级主管的推荐后,才有资格赴美,外派员工底薪为岛内的一倍,分红则大致相同。
据台积电赴美工程师介绍,他们在凤凰城的住处距离工厂很近,开车也就15分钟,公司为每个人都配备了用车,每位工程师家庭将分到两室两卫的公寓,房租两千美金,部分由公司补贴。
虽然外派工资涨了一倍,但美国的消费水平比是岛内的三倍,也就是说按物价来算,去美国是降薪的,而且升职的机会也是留在岛内更多,美国工厂的重要岗位肯定是优先美国人。
因此,这些工程师的考虑因素很多在经济之外。一位在台南晶圆十八厂工作了7年的工程师对媒体说,他一直负责5纳米芯片的生产,明年初将和未婚妻乘坐公司包机直飞凤凰城。
说到赴美的原因,这位工程师坦承自己是被未婚妻说服的,虽然对他本人来说,外派三年不会拿到绿卡,但美国法律规定在其领土出生的就是美国公民,所以他和未婚妻考虑在美期间生孩子,让下一代在美国接受教育。
另外一位在台积电工作6年的工程师也有类似的想法,他对媒体说,“大部分没小孩的夫妻都计划去生”,当主管询问他赴美的想法时,他马上就答应了。
还有一部分人是卷怕了,想去美国为跳槽做准备。在台积电,加班、轮班、夜班是常态,很多人每天的工作时长都有13、4个小时,年轻人拼到中年,渐渐到了卷不动的时候。
因此,这部分人到美国的理由就有积攒工作经验拿绿卡,三年后跳槽到苹果、英特尔的打算,“待遇更好,也有时间多陪陪家人、孩子。”
最后,也有部分工程师表示“不想当美国人,不想申请绿卡,去美国是拓宽视野,未来绝对会回流。”
无论理由如何,搭载台积电工程师的飞机已从11月1日陆续起航,一共六班包机,每班包含家属在内约300人,未来几年内,台积电凤凰城工厂的员工人数将增加到四千人,这500人也担负着培训当地工程师的重任。
03
对手的反击
就在台积电举行典礼当天,它的竞争对手英特尔的CEO格尔辛格接连飞到台北和首尔,意图巩固自己在亚洲的大客户,另一大对手三星也摩拳擦掌,加大投入更先进芯片制程的研发,张忠谋在典礼上坦言,“由于地缘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
张忠谋的发言揭示了全年芯片大战全面开打,无论是台积电、英特尔,还是三星、索尼,大家不再遮遮掩掩,都赌上企运,亮出了各自的杀招。
今年1月,为了应对台积电赴美设厂的挑战,英特尔拿出200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兴建工厂,扩大芯片制造业务,CEO格尔辛格表示,“英特尔将在新厂生产最先进的处理器,未来10年的投资将达到1000亿美元。”
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全称为“为美国生产半导体创造有益激励法”的芯片法案,该法案包括52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以鼓励美国公司在美国建立新的芯片制造厂,正是预估此法案会通过,英特尔等芯片公司才会大举投资,开建新厂。
9月,英特尔俄亥俄州工厂破土动工,拜登也前去祝贺,他说,“美国将创造芯片行业的未来,工业化的中西部又回来了。”
说完美国,我们将目光拉回到亚洲,看看台积电最大的对手三星。在半导体代工领域,三星正在被台积电甩开脚步,他们5纳米芯片量产的良品率存在问题,为此丢掉了自己的最大客户美国高通,而抢走高通订单的正是台积电。
今年10月,三星副会长李在镕就任会长,成为三星名副其实的掌门人。李在镕接手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三星,唯一保持业绩增长的是存储器部门,半导体、手机、家电等业务都遇到了发展停滞的状况。
面对半导体业务的颓势,李在镕喊出了“夺取世界第一”的口号,他把三星电机的社长调回半导体部门,还撤换了代工制造中心的十几个高管,同时宣布领先台积电一步,开始量产3纳米线程的芯片。
11月,三星发布重磅消息,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将在韩国设立技术基地,该基地将负责提高半导体尖端设备的性能。
据媒体报道,ASML将在首尔郊外的华城市投资2400亿韩元,投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的技术基地,目标在2024年下半年投产。
ASML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光刻机是生产高性能芯片不可或缺的设备,三星和SK海力士是占ASML销售额三成的大客户,而他的第一大客户则是台积电。
与此同时,三星投资170亿美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的半导体工厂已经开工,将紧紧追赶台积电的脚步,量产3纳米制程的芯片。
最后,再聊聊容易被遗忘但从未失去野心的对手——日本。
据日本多位资深半导体行业专家判断,由于未能赶上2010年前后的芯片投资机遇期,日本如今在尖端芯片制造领域停留在40纳米左右的水平,落后台积电和三星10-20年的时间。
但是,日本并不打算在如此关键的领域躺平,以索尼、丰田、NTT为首的八家日本巨头已经成立名为Rapidus的新公司,他们想要弥补上这十几年失去的时光,目标在2020年代末建成一条划时代的生产线,研发用于下一代计算逻辑的半导体制造技术,他们称为“超越2纳米”。
为此,日本国会通过了2022年度财政补充预算案,拿出3500亿日元同美国一起开展新一代半导体领域的研发。近日,日美签署了“半导体合作基本原则”,他们计划引入包括IBM在内的美国技术公司,重点突破2纳米研发的关键难题,比如“漏电”引发高效电流控制问题,
IBM曾在2021成功试制了2纳米芯片产品,如果曾在基础技术取得突破,就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Rapidus发布会
在Rapidus的成立发布会上,社长小池淳义说,“日本半导体落后太多,挽回劣势绝非易事。尖端半导体研发的投资规模已经到了以万亿日元为单位的时代,我们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并且坚信日本具备能造出先进半导体的技术。这一回,是我们的最后机会。”
在日本前面,台积电和三星正在对2纳米制程发起冲刺,在2025年实现量产是他们的目标,战至此刻,谁都无路可退。
04
芯片,还是芯片
从2020年起,因为疫情、天灾、战争等原因,全球芯片行业遭遇危机,导致芯片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影响了与之相关的169个行业。
比如汽车,一台汽车需要近三千个芯片,该产业占全球芯片生产量的15%,再加上芯片产商把有限产能优先转移到个人消费产品,造成多家汽车企业被迫停工,2021年芯片短缺造成汽车产业2100亿的损失,美国的福特、通用都有大量工人失业。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把芯片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她说,“在美国,我们不能真正造出全球最尖端先进的芯片,这是国家安全的问题,是国家安全的弱点。”
这轮危机让世界各国更加认识到芯片的重要,作为曾经的芯片大国,如今看别人脸色的美国急切地想要夺回芯片的主导权,正是白宫明里暗里地胁迫和诱惑,台积电和三星只能加快赴美建厂的步伐,这场芯片大战才不得不打。
对于我们而言,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和信息应用国产化是突围的关键。2018年,我们都学到了一个词叫“缺芯少屏”,也知道众多国内芯片企业埋头苦干,已经补上差了20年的技术课,我们也有了性能接近市场主流的芯片产品,但前路依然崎岖。
此时此刻,占地4.5平方公里的台积电美国新工厂正在建设当中,凤凰城市郊的荒野之上,厂房已见轮廓,运输建材的卡车来来往往,一场芯片刮起的风暴将从此处集结。
参考文献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5pUslSMZVBO20r-RA6BErA
https://mp.weixin.qq.com/s/BjyqWyG5bt8KI4SWMHWBMw